•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名校名师 > 名师风采 > 齐鲁名师 >
  • 齐鲁名师——张立新
    发布时间:2018-06-13 15:21          作者:admin          来源:山东省教师教育网         阅读:

    blob.png

    张立新(左)老师与专家共同研讨。

    张立新  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山东省家庭教育骨干教师、日照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日照市新农村、新生活培训优秀讲师、莒州英才;撰写的论文30多篇在国家、省、市级专业刊物发表;是义务教育国标教科书青岛版《科学》重点作者;著有《与爱同行》。

    为孩子终生幸福和发展奠基

    --------- 我读《爱弥尔》有感

    卢梭的《爱弥尔》这本书我很早就知道,只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去拜读。寒假里,我带着一颗渴求之心和仰望之情认真拜读了这部著作。

    《爱弥尔》是18世纪法国教育思想家卢梭所写的一部享誉世界的教育名著。此书形象生动地叙述了贵族子弟爱弥儿从出生到成年各个时期的生理心理特征,成长过程和教育方法。尽管历经三个世纪的岁月交替,风雨考验,但书内所倡导的自然教育、注重让受教育者身心自由发展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直到今天依然焕发出它迷人的光彩,仍然值得借鉴。特别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不可否认卢梭的一些思想或者理论是偏激或者片面的,比如对儿童的年龄分期,把体育、智育和德育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等,是不科学的;作者的儿童天性至上的观点也是有点偏激的。笔者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联系自己的教育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尊重儿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指出,“我们要真正研究的是人的地位。在我们中间,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我认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他对爱弥尔的研究从婴儿时代开始,直到恋爱结婚,这些正是我们的教育目前所无法企及的。卢梭对于教育的阐述非常细致,让教师们关注许多领域,诸如:如何教孩子选择穿宽大的衣服、怎样睡觉、怎样锻炼感官、如何教孩子说话唱歌、如何通过饮食对他们进行教育等,让孩子长大为成熟的儿童,过完了童年的生活,快乐的时光和完满成熟的境地齐头并进。这就是卢梭心中理想的教育。卢梭非常重视锻炼孩子的身体、器官、感觉和体力,但是尽可能让孩子的心闲着不用,能闲多久就闲多久。他认为所有这些延缓的做法都是有利的,使孩子大大地接近了最终目的而又不受什么损失。这和如今学校提倡和开展的“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不谋而合。看看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时代,一家四个老人,一对父母共爱一个孩子,孩子的确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少家长过度娇宠和过分溺爱孩子,于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该爬的时候舍不得孩子爬,该坐的时候舍不得孩子坐,吃饭要喂,睡觉要陪,走路要背,替孩子整理书包,解决一切问题,人为地给孩子营造一个温室,不让孩子遭受一点委屈和挫折,孩子的诸多锻炼机会在美其名曰“一切为了孩子”的过度介入下白白消褪掉。

    不少大街、少年宫及幼儿园的墙壁上挂起条幅,大张旗鼓地宣传“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试想倘若这个起跑线仅是百米冲刺,眼下抢跑几米或许见效,但对于儿童的一生犹如马拉松式的赛程来说,起跑线上那几秒的抢跑能有何用?

    “你急于达到目标,结果反而不如慎重前进的快。……在童年时期牺牲一些时间,到长大的时候会加倍地收回来的。”每每看到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我觉得与过早地参加各类特长班有一定关系,就像一个故事中所讲的,早早让千里马拉犁、做农活,最终他沦落为一匹驽马;少年科大班的学生发展程度都十分一般,就验证了卢梭的先见之明。卢梭希望培养的是有见识、有性格,身体和头脑都健康的人。这样的人,小时候虽没有谁称赞,长大后却是一定会受到人们尊敬的。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智慧母亲和家长会的故事”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后他问妈妈:“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道怎样回答。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妈妈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应该怎样回答儿子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千万个父母重复了上千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她指着海面对儿子说:“你看那些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也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去年他已经已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园。寒假归来时,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做一个报告。其中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这个报告使很多母亲留下了眼泪,其中包括他母亲自己。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人不在于走的多么快,而在于走的多么稳健持久。作为教育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用欣赏期待的眼光引领孩子不断成长。

    二、顺应天性,让孩子在轻松环境中成长。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有着惊人的超前意识和恒久内涵,他认为教育遵循自然,顺应孩子的天性,不要对孩子横加干涉,把成人的思维强加在孩子身上,应该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而社会对孩子任何的干涉,都会使孩子觉得不自由,不平等,甚至产生罪恶;任何违背自然的教育方式,都会导致孩子的畸形发展,产生严重的后果。他让人们爱护儿童,帮他们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要按照自然而生活,要有耐心。他认为:“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象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我宁愿让一个孩子到十岁的时候长得身高五尺而不愿他有什么判断的能力。事实上,在这种年龄,理性对他有什么用处?它阻碍着体力的发展,儿童是不需要这种阻碍的。”所有这些都提醒我们:教育儿童绝不能拔苗助长,应该顺其自然。

    当今的家长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少家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或是逼其很小就死啃厚厚的书本,或是替其报名全天候地学习钢琴、书法、舞蹈、外语等特长。从小就扼杀了孩子玩闹的天性,他们很少考虑孩子的想法。孩子大多都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在家长或老师的逼迫诱惑下进行的。他们从4、5岁开始便每天迎着朝霞、搓着朦胧的睡眼早早被父母送到学园,上完一整天满满的课程。直到下午才踏着落日回家,还要用连铅笔根本都握不住的稚嫩小手不停地写作业,算算孩子的时间,除去功课以及周末节假日里家长攀比下给报的“特长”以及“大补”,孩子还有玩的时间吗?在这些可怜的孩子耳旁总是聒噪着一些貌似苦口婆心的烦人教导,头顶上总是压着数座沉重的应试大山,他们的世界已经失去了童年的光彩。即使过早习得一技之长又谈何幸福快乐?

    卢梭认为,儿童并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不是白板,而是有其固定法则的“自然的存在” 。作为教育者要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轻松环境中成长。

    三、亲近自然,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成长。

    卢梭提倡孩子学习一门手艺,一种真正的手艺,纯粹的机械的技术。卢梭让爱弥儿从游戏、种植、木工劳动中学习,爱弥尔学会使铲子和铁锹,会使车床、锤子、刨子和锉刀,各种手艺的工具他都很熟悉。这使我联想到2008年汶川的“5·12”大地震,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那些求生本领强的孩子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最早脱离险情幸免于难的。卢梭让爱弥尔养成锻炼身体和手工劳动习惯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还培养了他反复思考的性情,让他必须像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家那样思想,才不至于像蒙昧人那样无所事事地过日子。他认为教育的最大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相互调剂。他的这些充满哲学意味的语言,闪现出智慧的灵光,值得我们好好揣摩、研究、学习。而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也在引导我们把学校的教育伸张到大自然中。让师生在生活实践中共同学习,让学生在走进社会做调查、参观、访问、测量、实验中获得感性认识,在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内化,从而逐步培养独立的人格和创新意识。

    我们的省教育厅张厅长也曾指出:今天,有的地方仍片面的认为:所谓教育就是课堂教学,即课堂中的书本知识的传授,开展实践性教育就是浪费学生的时间。所谓教育就是学校教育……。在这种片面认识下,许多学校教育包办增多,这就背离了真正的现代教育,对教育的危害颇大。寄宿制学校越办越多,不是中国教育之福,而是中国教育之祸。为什么要办寄宿制学校?无非是要解决那些交通不便地区少年儿童的就学问题。可是,今天为什么有那么多交通便利地区也在大办寄宿制学校?无非就是想把学生关在学校里、关在课堂里,可以进行集中统一的课堂教学和作业训练。这种做法,切断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剥夺了学生实践体验的机会!有一些寄宿制学校,甚至鼓吹提供保姆式服务,这真是彻头彻尾的对教育的无知!”笔者不得不振臂疾呼——放弃“圈养”,让学生回归家庭教育、回归自然,回归社会。

    只有让孩子的心贴近自然,让孩子到自然环境中去看、去听、去做,去自由地奔跑,去尽情地哭笑打闹,才能使孩子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才能培养出来有灵性有个性的孩子。

    四、创设氛围,让孩子在自主自悟中成长。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究竟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呢?

    卢梭提出要让学生养成观察自然、自己发现学问的习惯、养成事事留心的习惯、养成持久地注意同一个事物的习惯等,这些对我们都是很有启迪的。他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所有一切良好的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但由于急功近利心理做怪,我们往往没有耐心等孩子自主成长,总恨不得替他们长大。曾读过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一篇《种树郭槖驼传》,文章的大意是这样的:郭槖驼很会种树,所栽种的树木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高大茂盛,结的果子又大又多。别人向他请教经验,他说:“我只不过依照树木成长的自然规律而来,使它按自己的本性尽量发展罢了。种树的办法是:根要舒展,培土要平,种好后周围的土要砸结实,做到这些就不要再去动它了。所以,我只是不妨碍树木的成长罢了。别的种树人就不是这样做的,树根盘曲着,培土不是多了就是少了。栽好之后过于爱惜,过于担心,早晨看看,傍晚摸摸,更严重的是要用指甲抓破树皮查看它的死活,摇动树根来观察栽得是松动还是结实,这样就日益违背了树木的生长习性了,虽然表面上看是爱护它们,实际却是损害了它们。”

    种树如此,育人何曾不是这样呢?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剥夺了孩子自主成长的机会。偶见这样的课堂,数学课上,教师出示一副情境图,然后问学生:图上有什么?分别有几个?什么比什么多几?学生一一解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全员参与且回答声音洪亮,貌似面向全体,其实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思维又参与多少?如果老师放手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看能发现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学习情况就大不一样。语文写话训练初期,为了防止学生出错,有的老师写好范文或者将学生中的优秀作品写在黑板上,让孩子们抄下来。如此一来,孩子抄的筋疲力尽,语言表达想象思维却不见进展,老师气急败坏,苦不堪言,埋怨孩子太不开化。却不曾细想,其实是自己剥夺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还有的科学课,老师把各式各样的放大镜放在小组实验桌上,本来孩子的兴趣极高,想用放大镜玩身边的各种东西。可是老师三令五申不准用手摸,不准随便玩,这不准那不准,生怕秩序失控。一步一步指导着孩子观察放大镜有几部分组成,用手拿着镜柄把镜片对准物体由高到低调试之类的,这种牵着走的“探究”又有多大价值?其实,如若让学生在极其感兴趣的情况下自主探究,或许会遇到放大镜变大变小不变等各种情况,但只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相信一定能总结归纳出如何使用放大镜的方法。然而学生很多自主发现的机会就这样在老师的所谓精心指导下白白丧失。该给学生什么?该舍弃什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只有经常地反思,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解放孩子们的手脚,给孩子们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使素质教育真正得以落实。

    卢梭的《爱弥尔》也可以看作是一部对人性的教育,边读边思,我感受到与智者跨越时空的对话,实在其乐无穷。人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一直以来我坚信:人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但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幸福的“爱弥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