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名校名师 > 名师风采 > 齐鲁名师 >
  • 齐鲁名师——李妮妮
    发布时间:2018-04-23 15:13          作者:admin          来源:齐鲁名师网         阅读:

    blob.png

    李妮妮 济南市济微中学语文教师,齐鲁名师工程建设人选。2006年到2008年,3年时间李妮妮完成了县、市、省三级优质课的评比,并取得了省优质课一等奖的成绩。2011年,获得山东省教师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师生征文大赛优秀组织奖和优秀辅导奖;同年10月,李妮妮的济南市教师专项课题《初中语文有效家庭作业策略研究》立项成功,现在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并进入结题阶段;12月,获得山东省教学能手称号。2012年,获得槐荫区教师素质大赛一等奖和槐荫区班主任素质大赛一等奖。2013年,李妮妮所带班级获得济南市先进班集体,她被评为槐荫区名师。2014年,李妮妮获得济南市教科研先进个人、槐荫区初中教学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7月,在济南市2015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展评活动中李妮妮获得初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和市级“优课”称号;2015年11月,被评为济南市“青年岗位操作能手”。2016年4月,入选第三届“齐鲁名师”人选;2016年4月,获得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2010年8月,在国家级核心级刊物《语文教学通讯》上发表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架起学生与孟子之间的桥梁》两篇文章;2014年2月她又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发表了《<老王>教学实录》。2009年5月和2013年5月,李妮妮两次参加济南市语文学科中考命题,为济南市学考工作做出突出贡献。

     

    让语文课堂在学生的质疑中变得灵动

    反思我们的日常教学,综观各级优质课评选,翻看有关的教育报纸杂志,不难发现,很多教学案例的程序是雷同的:首先由教师登场,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出示目标,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进行感知,接着再提供几个问题(或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局部探究,最后仍是由教师划定一个框框拓展延伸。

    虽然这种思路符合阅读教学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规律,但是如果长此以往使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结果是不容乐观的。因为课堂的问题由教师设计,往往不符合学生的阅读实际,难以捕捉到学生的兴奋点和动情点,此外,对不同的学生来说,教师的问题有时过于简单,有时特别枯燥,有时又深奥难以回答,有时含糊不清而捉摸不定。这样,压抑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创造性,造成了学生阅读对教师的依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成了一句空话。《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综上所述,让学生学会质疑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势在必行。

    一、爱上质疑,需要意识的唤醒和氛围的创设

    笔者曾针对这一问题做过问卷调查,结果有19.45%的学生认为课堂上老师问、学生答是天经地义的,学生只需思考如何回答问题,而无需考虑自己有什么问题,这一类学生无质疑意识,无问题可提。43.81%的学生虽然愿意提出问题,但顾虑重重: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老师批评指责;二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让老师同学鄙视,成为笑柄。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已经无从问起,难以生疑,如同在笼子里束缚了太久的鸟儿,即使给它自由,他也失去了自由翱翔的欲望和能力。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

    1.唤醒学生质疑意识

    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受意识支配,人的行为和活动的目的越明确,行为的效率就越高。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亦是如此,因此尝试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明白提出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此,我专门开展了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学会质疑,我们也能一鸣惊人》,让学生搜集善于质疑并卓有建树的典型事例和与之相关的名人名言,并谈谈自己的感想。学生对此热情高涨,试看一教学片断 :

    学生甲:这次的实践活动给我的触动很大。以前我总觉得上课认真听讲,课下完成作业就行了,从没反思自己还有那些问题不明白,即使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也不好意思讲出来,最后不了了之。听了这些名人的故事,我决心用多问来弥补不足,和似懂非懂、不懂装懂说再见,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乙:任何时代的进步,任何创造的开始,几乎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物理学家李政道曾说:“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些话让我受益匪浅:学生做学问就是要边学边问,只学怎样回答老师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学习。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知识面广、有主见、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所以,我们在读书中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将提问进行到底!

    学生丙:这些天,我在读高尔基的《童年》。我有一个疑问:小说开篇就写阿廖沙父亲的死和母亲的哭,这样安排有什么目的呢?(该生故意卖关子,颇为得意地应对同学们疑惑的目光。)我在认真思考后与几位同学探讨,得出结论:小说开篇就笼罩了一种沉重、压抑、凄苦的氛围,父亲的去世也是阿廖沙悲惨童年的开始,不禁让读者为他的命运担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众生啧啧称赞,并给予掌声。)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要求在原来的预习要求中再加一个项目: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并且说他们还要难倒老师呢。听到这些,我心里窃喜不已:孩子们,你们进了老师的“圈套”了!

    采用这种形式,少了枯燥空洞的说教,多了生动活泼的表达;少了被动接受的无奈,多了主动探究的乐趣。学生心悦诚服的认识到质疑的重要性,这一做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也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2. 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问

    首先,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是人发挥创造力的最佳土壤,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走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同学习、一同探索,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他们明白: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师则不如无师。这样,他们就会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看法,并敢于向老师、向教材、向未知世界提出疑问、发出挑战。

    其次,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吝啬鼓励的语言。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经过他们的认真思考才发现的,尽管这些问题可能还是幼稚的、离奇的、琐碎的,甚至是荒诞可笑的,但是面对学生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坚持正面引导、表扬为主的原则。这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这种适时真诚的鼓励,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支撑点,是加快思维的兴奋剂,是开窍的电火花。”在这一点上,李镇西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好,好,你的这个问题有‘科研价值’!”

    “都有道理。重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善于提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哪些同学有什么问题呢?甚至不喜欢这篇文章的同学也可以大胆的提出自己质疑。我们这是一个自由论坛,不喜欢这篇文章的同学,也可以说说自己不喜欢的理由,或者有同学感到文中有不太懂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总之,什么问题都可以提!”

    二、方法指点,让学生疑出智慧 疑得精彩

    学生仅有质疑的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从“乐问”到“善问”必须有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引导。教师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学会提问,形成能力。

    1.从课题入手提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主要内容及中心的体现。有许多文题能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非常有趣或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从《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以前的仙湖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戈壁滩?作者为什么用“消逝”而不用“消失”呢?《伟大的悲剧》中悲剧“悲”在何处?为什么又是“伟大”的呢?《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课中学生问到诗人的手掌为什么是“残损”的?诗人用“残损的手掌”干什么?

    经常引导学生就课题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提高把握中心和结构的能力。

    2.从关键词入手提问

    理解关键词对揣摩人物心理、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关键词提问不容忽视。

    ①引导学生对准确、生动形象的字词进行提问。可以这样问:用这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其他的词?体现了人物当时什么心理?这就是比较揣摩法,用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如在《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体现了孔乙己当时什么心理?有什么表达效果?《安塞腰鼓》中“黄土高原上爆出了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呀!”一个“爆”字体现了安塞腰鼓什么特点?换成“演”行不行?

    ②引导学生对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字词进行提问。“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土地的誓言》)中“泛滥”一词贬义褒用,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藤野先生》)中“标致”一词褒义贬用,作者问什么要这样用?“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那树》)其中“咬、嚼碎、骨粉、呻吟”有什么表达效果?这些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集中体现,应引起足够重视。

    ③从用词的矛盾处提问。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是借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来表达思想感情、揭示文章中心的,貌似矛盾,实则统一。“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针对这两句话学生提出“似乎、大约”表示不确定,而“确凿、的确”又表示确定,这样是不是矛盾呢?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呢?这些问题的探究往往都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从重点语句入手质疑

    在初读课文阶段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语句,尤其是在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中心句、主旨句。可以问这些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如何理解?如《紫藤萝瀑布》中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以及《散步》的结尾句等,理解了这些语句,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书过程中还应关注精美的或感兴趣的语句,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学习作者的语言表现手法,不能浅尝辄止,而应多角度思考、多方位发问,“打破沙锅问到底”,探求隐含在文字背后的美。

    4.从标点入手提问

    标点虽小,但意味绵长,学习中切不可忽视标点符号的作用。如在学习《我爱这土地》时,就有学生提出“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句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能不能换成句号?在学习《邓稼先》时有学生提出邓稼先的“我不能走。”这句话中的句号换成叹号效果会更好。通过试读探究学生体会到,换成句号后就显得邓稼先有虚张声势之嫌,这不符合他朴实无华、毫不张扬的个性,用句号更能体现邓稼先的为人特点以及遇事时的沉着冷静。可谓小标点,大智慧。

    其实最重要的,是学生要对对文章主旨、结构特点、语言特色、等方面质疑,从这些方面发问,有的放矢,容易操作,此处不再赘述。

    总之,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地方法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坚持多引导、多训练。学生的提问能力就能渐渐去粗取精,走向成熟。

    三、未雨绸缪,让学生的问题和老师的预设相得益彰

    一个班内有四、五十名学生,假设每名学生提出两个问题,就会产生八,九十个问题,这些问题琐碎、杂乱、离奇,课堂上逐个解决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1.小组汇总

    课前当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的疑问后,先由小组长组织在小组内初步讨论,解决一部分问题,然后把不能解决的或认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由小组长作好记录交小组长汇总,最后由课代表交给老师。这样就实现了删繁就简、化零为整的过渡。

    2 .教师归纳,把学生的问题与自己的问题结合

    学生汇总的问题仍需老师做进一步的归纳、分类、整合、深化。如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时,就有学生提出:①综观全文,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②爸爸为什么不许小孩子乘车去上学?③文中有这样一句:“等到从最高台阶的正金银行出来,看着东交民巷街道中的花圃种满了蒲公英,我很高兴地想:闯过来了,快回家去,告诉爸爸,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了蒲公英。”英子为什么要让爸爸种上蒲公英?这里的蒲公英有什么用意呢?这三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可以作为课堂的主问题,而后两个问题都可以在这个主问题中进行解决,问题二写出了爸爸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生活俭朴,问题三提的很有意思,一方面突出了爸爸爱花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写出了爸爸希望“我”能自立自强,像蒲公英一样坚强的立足社会,这样三个问题就合二为一,并相得益彰,加深了学生理解。

    当然,教师在重视学生问题的基础上,也应不忘进行升华与补充,对学生没有提到的又非常重要的问题,教师要提出来,使学生的知识更系统、更全面。我们可以这样切入:“同学们,老师在读书的时候也有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你们愿意帮我解决吗?”这样学生自然愿意接受,当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解决问题时,教师故作恍然大悟状又何妨呢?这样一来既做到言传身教,又加深师生感情,还解决了重难点,可谓一石三鸟。

    四、直面挑战,在学生的质疑中走向深入,追求完美

    以学生的问题为教学起点,课堂的预设性就大大减弱了,不可预知的因素大大增加,学习成了师生共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到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不仅对教材本身有比较透彻的了解,还应该广泛涉猎、大量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其次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回避学生的质疑问难,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因势利导、点石成金,及时发现学生在对话中闪现的思想火花,迅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把讨论引向深入。如果课堂上出现教师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以宽广的胸怀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引导学生课下解决,决不能随意搪塞、错误引导。再次,对于学生提出的“非语文”的问题,教师不可过于纠缠,应引导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切不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田。”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