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名校名师 > 名师风采 > 齐鲁名师 >
  • 齐鲁名师——魏凤英
    发布时间:2018-04-20 14:34          作者:admin          来源:齐鲁名师网         阅读:

    blob.png

    魏凤英,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十一中学语文教师,连续四届中考语文成绩全市第一,全国优秀教师,省能手,2012年度省教育创新人物,省教书育人楷模。

     

    初中语文‘读的教学’亟待回归原点

    最近几年,随着初中语文教师对‘读’的认识与重视,平日上课也好,参加赛课也罢,都把‘读’放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课堂上‘读的教学’可谓异彩纷呈:师范读,生个读,自由读,齐读,比赛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多样;品读,悟读,精读,美读,情读等,专业精深,甚至出现了对读的要求更高的文学专题鉴赏课,初中语文课堂‘读’的教学生机勃勃、一派繁荣。

    既然这样,初中三年训练下来,我们的学生能力一定能达到课标要求了吧?可是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一篇1000字的现代文,班内能够一字不错地读下来的不到三分之一;一拿起课本就拉秧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师不讲不敢记,考试最怕阅读题;数理化列式运算做得好,一到应用题就挠头,别说科技作品了;历史政治等考试,就怕出材料分析题,可能是答案满满,得分很惨,因为回答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离题太远……

    语文课堂读的训练很丰满,学生的语文素养却很骨感,为什么?没有回到‘读’的原点。原点在哪里?

    回归原点一:读准是关键。

    语文读的教学,不仅承担着朗读训练的任务,更重要的提升素养,培养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当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 (不是马马虎虎 ,粗枝大叶) 看书读书的习惯。山师博导曹明海教授也曾强调语文不仅是陶养性情,还要冶炼习惯,熔铸人格。笔者曾对班级同学的读书做了调查,发现这样的现象:如果一个孩子读书时不丢字、不多字、不反复、不读破句、读准音,这个孩子在班内的成绩一定是上游。反之,如果一个学生课堂反应快,思维敏捷,回答问题积极,但读书不准,你会发现,他的错别字多,他的成绩很难前进,并且他做事也丢三落四,科目增多,因所谓的马虎失分会越来越多,与最优生的差距也越来越大。班级能做到读准的学生,不到20人。他们的成绩与读书准确率成正比例对应。

    加上现在我们的划片招生,班内学生差距很大,初中语文教学是小学与高中的中间环节,作用举足轻重,习惯培养的是重中之重,必要回归原点,读准的训练至关重要,所以,每节课,对学生读书的第一要求就是读准——不错字,不丢字,不多字,不回读,不读破句,并且要渗透于每节课的语文教学中,使之成为学生受益一生的习惯。

    回归原点二:情到深处读为说。

    我所说的读说,就是指像说话一样朗读。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学生完成阅读的起点和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而我们的学生是怎样朗读的呢,常见的现象是:读不出标点;一拿起课本,就是一个调子;认为投入感情就是延长或者重音;认为读书就是读书是一种表演形式;有的舌齿音很重,靠前;有的读起来很文艺腔,显得假声假调……为何如此,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小学时语文老师指导不够或者老师本身就不会读;初中时,缺少与小学对接,接下来的读书规范引领不够;授课任务重,担心速度慢,结果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或者初中老师根本就没有细致指导意识。

    笔者认为,朗读就是说话,不是话剧表演,不需要文艺腔,不需要拿腔拿调,而是根据字音,根据说话的习惯,把文章中的话自己说出来,带着情感说出来,带着自己的理解与表达习惯说出来即可。朗读不是阳春白雪式的艺术欣赏,而应该是生活化的语言表达,这样,语文才能接地气,才能 走进学生的心里,才能与生活、与生命接轨。这就要求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训练学生朗读时,要强调读时的姿势、声音,强调个人感受,不求一味齐读;同一个句子变换不同的读法,和孩子一起品味、比较情感与表效果的不同,才能让孩子们读书和说话一样自然。

    回归原点三:读中有思才有效。

    读思,即读书时,有大脑活动的参与,理解,比较,分析,总结归类等。各门功课都和思维的训练有关,特别是语文课是着重训练思维的。语言是和思维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固定形式,只有想清楚了才能说清楚。为什么学生做数理化题,读不懂应用题?为什么有的孩子对于讲授新知识,接收慢,老是不懂?还有的学生背课文,捂着耳朵,速度很快地把一句话读四五遍,反复读,只是嘴皮子上的熟,不仅背得慢,而且忘得快?为什么一说到语文阅读,就感觉难而又难,玄而又玄,不懂、不会?

    是因为读的时候不想,不思,不深入,不理解,只是读,不会读思。其实孩子如此,根由还在我们教师身上,我们平时指导不够,把文字神圣化,让学生对文字产生畏惧,加上平时教学中与生活衔接不够,致使文字与学生本身疏离,致使学生囫囵吞枣地读,一知半解地读,糊里糊涂地读,读是读了,心灵的天空未留下一丝云彩!怎么办?不难,教师要引着学生学会读说,消除学生畏难心理,更要指导背诵方法,比如慢读法,抓关键词法,分层背诵法,逐句慢慢理解法等,抓住一篇文章,让孩子自己读懂读透,知道了方法,再强调读思结合,加强习惯培养,自然水到渠成。

    回归原点四:品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

    夏丐尊先生说过:“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作为 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接近作者的旨趣呢?”这就是品读的重要了。问题的关键是怎么品。我们对品读的训练与叫法,是百花齐放:涵泳品味、含英咀华、咬文嚼字、赏析品味、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等,可是我们却缺少对初中学生品读的指导,以至于一到品读环节,就会出现个别学生独霸课堂,或者简单的一师一生对话的结果,为什么?曲高和寡,大家不知如何品读。

    怎么办?笔者认为品读的第一步是联想,联想就是建构,就是创造,没有联想就没有真正的阅读,这联想可以是生活经历,可以是读过的相似文字,或者是电影画面,或者是阅读文字的感悟等,总之就是发散思维,联系认知。品读的第二步应该是比较,把自己联想的与文本中的文字对比, 找出异同,分出侧重点,在比较中走进文本,走进自己的内心。第三步应该是回到原文中进行质疑、分析、辨意,完成对文字的深入理解,找到那一千个哈姆雷特中最接近的那一个。第四步就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读,琢磨深入,享受文字的情味了,这就是食髓知味的美妙享受了。如果老师们逐步引着学生发散联想,比较分析,反复琢磨,学生自然就会品读了。

    回归原点五:读的速度至关重要。

    笔者担任班主任12年,三年一轮,已经送走四届学生,每届中都会出现不少学生,对新知识领会慢,学习速度慢,晚上做作业慢,到了初三,随着学业增重,感觉到吃力、压力大,在初三后半个学期的提升中,显得脚步踉跄。家长老师再急也无济于事,因为作为学习的主体,他的时间就这么多,他的速度就这么快。为何出现现象?归根结底,还是读得慢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读的速度决定摄取信息的速度,摄取信息的速度决定学习的效率,学习效率决定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决定学生成绩、综合实力。只要读得慢,自然学得慢,在知识增多的情况下,慢慢地就掉队了。

    怎么办?回到原点,指导学生提升读的速度。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加强课堂默读、浏览、粗读等方面指导,不指读,不动唇,不出声,用眼睛扫,每分钟记数,明确标准,逐步训练,达到每分钟至少500字;不间断进行速读、默读训练小比赛,激发兴趣、提升能力;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在节假日多读书,读得多了自然速度就快了。

    回归原点六:读得多不如背得多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这不是指读得少,而是指背得少。很多文学史学大家,垫底的功夫就是 背的书多,像钱穆9岁能背《三国演义》,后来四书五经不在话下,甚至是《史记》 茅盾能背《红楼梦》,鲁迅能背《纲鉴易知录》,这正是他们在史学文学上有建树的根本原因。还有,大家常见的是背得快的人,记忆力好,就聪明,因为记忆力是智力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让学生在初中阶段背诵的黄金时期多背多记,不仅是开发智力,也能够训练学生的语感,无形中提升其语文素养,既可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认识,又能在写作时旁征博引、左右逢源,为学生一生奠基,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在学生的积累方面下功夫。

    至于怎样积累,关键在于每日坚持,每节课坚持,一首诗,一个语段,不一定非得是课后要求背诵的,只要感觉好,就可以背,只要学生学生背得多了,写作、说话就有了源头活水,语感就好了,表达就好了。当然系统地把《论语》、《道德经》等传统经典背下来更好,主要是语文老师要用这种意识,只要他记下来,不需赞扬与评驳,在他的生活中痛苦,或快乐临到时,他便能想起,文字就醒了,他就觉了。

    课标组核心专家温儒敏先生说:“语文教学除了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还有更重要的,是培养高尚的读书习惯,把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来培育。”要想培养好的读书习惯,就需要回到原点,指导学生读准、读说、读思、读品、读快、读背,初中语文教师不能只关注一课,只关注一时,要把眼光看远,关注学生能力,关注学生一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方能把握语文教学的根本。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