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新时代育人战略的“破”与“立”
    发布时间:2020-01-16 10:59          作者:记者 韩世文          来源:中国教师报         阅读: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基础教育界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特别是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核心素养落实的现实追求,在破与立的辩证发展中,无论是国家建设层面的宏观政策,还是区域、学校实践层面的改革行动,都为新时代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与素质教育的未来发展筑牢了基础、提供了保障、创新了路径,呈现出许多顺应时代需求的新热点与新经验。

    课程集中体现国家意志,承载国家教育理想、教育目标与内容,决定民族的未来。因此,课程改革既涉及教材的编制、机制的建设,也涉及教学的改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但更重要的是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明确指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毫无疑问成为2019年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教材的国家行动:破思想差异化,立教材育人新价值

    2019年9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新教材率先在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山东、海南6个省市高中起始年级投入使用,其他省份将陆续全面推开。与此同时,义务教育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统编教材实现义务教育所有年级全覆盖,

    可以说,统编教材的使用成为2019年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统编教材打破了之前国家与地方不同版本教材之间质量参差不齐,在体现国家意志和意识形态方面不明确、不统一的现实问题,再次明确了国家在教材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了教材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国家意志。

    教材是国家事权。作为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遵循,必须体现国家意志,明确主流价值导向,发挥应有的正本清源作用和在人才培养各环节中的统领作用。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为了落实这项国家事权,2017年7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教育部组建成立了教材局,成立了课程教材研究所,并于当年启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的统编工作。而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教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后,2017年9月开始在全国各地中小学起始年级统一使用。

    围绕三科统编教材的使用,教育部教材局、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开展了“统编三科教材西部巡讲”系列活动,全国各地也相应开展了各种培训和研讨活动。

    与教材相对应,课程标准同步修订。2019年6月20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此次修订了语文等17个学科课程标准,新研制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3个课程标准。在文本结构上,主要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两部分内容,同时也研制了各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业质量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状况,同时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因材施教。

    2019年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深化课程改革,努力建设体现时代要求、富有生机活力的新课程,卓有成效地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也开始启动,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的目标做最后冲刺。为应对新高考改革,高中学校的组织结构、走班模式、教师培训与学生评价等工作开始了相应的变革,涌现出一批高中课改新成果。陕西省大荔县城郊中学通过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双重变革,成就了“五维一体”育人方式转型的新经验。

    这些改革举措联系起来,形成了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的系统改革图景,为新时代育人方式改革和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确立了新价值、新方向。

    课程的思政主张:破思政浅表化,立课程育人新标准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阐明了开好思政课的长远意义,使学校思政教育工作方向更加明晰,有所遵循。

    长期以来,思政课在学校常常得不到真正的重视,学生或因理论知识枯燥而远离,或呈现出功利化学习倾向。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意见》的印发,极大鼓舞了思政课教师,也真正确立了思政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小学和初中“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统编教材的投入使用,更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地生根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打通大中小学思政课“任督二脉”,推动不同学段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势在必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

    为了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2019年9月27日,教育部、中组部、中宣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配备管理、全面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不断创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完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改革激励机制,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

    由此,2019年可以称之为“思政教育年”,学术界、大中小学对思想政治教育均予以高度重视,不同层面、不同平台、不同群体先后展开大讨论、大行动,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到学校思政课的创新实践;从思政课教师的培养提升,到思政课的建设发展,都进行了多维解读和系统探讨。《中国教师报》不仅组织相关专家和一线教育工作者探讨思政课的有效实施和思政课教师的培养,还于教师节“致敬”10位思政课教师人物典型,多方位展示优秀思政课教师风采。

    在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成为不少学校的“一把手工程”,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课程思政”理念逐渐达成共识,不同学科教师开始注意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思政要素;思政课注重趣味性、实践性、生活性,互动体验、主题探究、展示交流等教学方式成为主流……让更多学生喜欢上思政课,让思政课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灵,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劳动的实践延伸:破劳动轻视化,立全面育人新系统

    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如此强调。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指出:立德树人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于是,2019年劳动教育同样成为高频词,“狠抓劳动教育”成为年度工作重点之一,坚持“五育”并举,当务之急就是补齐劳动教育的短板。

    其实,在我国当代教育中劳动教育一直不曾缺席。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小学教学计划中劳动课单独设立,并且对各学段学生劳动时间作出明确规定。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劳动课与实践活动并列设置的情况。本世纪初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将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等整合为“综合实践活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近年来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受到较大程度的削弱和虚化,青少年普遍存在鄙视劳动的思想观念,而且缺少基本的劳动技能,这直接影响到现在和将来的生活质量。

    2019年重提劳动教育,强调“五育”并举,可谓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启了政策支持与实践探索联动的新局面、新征程。

    为此,2019年11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目前,劳动教育基本上已覆盖北京市中小学全部学生,北京市设立了4个市级学工学农基地,每年有3万初中生走进市级劳动基地参与劳动实践体验,其他学生在区、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层面参与劳动实践。此外,北京市将家庭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中考和高考的重要参考。

    在江苏省常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变身劳动实践基地,每年能够接纳3万余名学生集中参加劳动实践。2019年6月,该市率先以政府名义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至2020年,全市将建立100个市级以上示范基地、创建100所示范学校,形成100门精品课程……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计划,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在校生活,将劳动教育与学科学习紧密结合;越来越多的劳动实践基地建立起来,越来越多的劳动方式涌现出来——2019年高考试题也通过创设联系劳动的情境,弘扬劳动精神,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

    正是一系列有意义、有意思的劳动,将抽象的“硬道理”化为可感可知的生活逻辑、生活技能,帮助少年儿童茁壮成长;这样的劳动实现了知行合一,又成就了“人的全面发展”。

    未来,如何更好地组建大中小幼劳动教育的贯通机制,搭建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的运营机制,构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与评价的运行机制,还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

    学科的整合拓展:破学科壁垒化,立项目学习新方式

    在知识重新定义,职业变化无穷的今天,不确定性成为时代的常态;在解决实际问题无法单纯依靠某一学科知识时,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带有“不确定性”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未来型”学习方式,这便是近两年非常热门的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学习是基于情境的教学,以多学科、跨学科、直至超学科的形式展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课程与教学研究室主任夏雪梅认为,高质量的项目化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课程的结构方式,指向知识观的变革与人的心智的自由迁移。她总结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有五大特征:一是指向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二是指向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和思维的迁移;三是指向真实而有挑战性的问题,用高阶学习驱动低阶学习;四是有持续的探究和实践;五是有凝结核心知识的指向驱动性问题解决的公开成果。

    世界是多变的,现实生活的技能运用往往是多元学科的交叉。正是基于未来生活的需要,项目化学习让当下分学科学习受到了“挑战”,而基于真实问题的探究学习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于是就有了语文学科中“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倡导,数学学科中“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的安排。

    可以说,跨界、破壁已经成为学科教学的一种教育理念。上海、北京、山西等地正在探索项目化学习。基于项目化学习的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进一步深化了互联网+时代跨界、融通的价值。跨学科、跨学时、跨地域的课程设计,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课程开发、课程跨界实施能力;项目化学习的深度推进,需要多元的平台、良好的沟通机制,更需要相应的理论创新与顶层设计、相关科研人员在学科和跨学科领域的知识共建,以及学校团队在项目和学校课程结构上的持续探索。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更是面向未来的学习方式,伴随着STEAM、创客教育在各级学校推广,伴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以项目化学习为代表的新兴学习方式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和应用,也将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管理模式的持续变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学域的重构探索:破教室固定化,立空间育人新概念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什么和怎么学一直是学界聚焦的核心问题。然而,在怎样的场域或者环境中学,似乎在2019年呈现出更多变革的可能。

    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学习环境——教室、实验室,甚至学校场馆,这些以硬件配备为主的建设理念和标准化、固定式的建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多元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制约了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因此,学校的学习环境亟须“变革”与“重构”。

    上海市自2004年起在全国率先启动创新实验室建设的一系列实践探索和研究工作。创新实验室是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创新实践的场所,是融合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技术装备于一体的新型学习环境,它打破了学科界限、注重跨学科融合,创生了一大批不同于传统实验室的新型实验室形态。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数字化加工中心”,由设计讨论区、零件加工区、组装调试区等部分组成,各区域的功能划分体现了工程活动的一般流程,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然地接受工程教育的全方位熏陶。而上海市曹杨中学的“水环境实验室”,通过建设水分析实验室、人工湿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等,构建了“环境素养培育”校本特色课程,形成了一大批共建共享的课程资源,将校园打造成一个大型的环境素养培育基地。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未来小镇”,随处可见的博物馆,精心设计的教学实验室……通过重构学习空间、打通学习方式,让空间成为教育“合伙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三小则以“班组群”的方式重构教育空间,教室+走廊的一体化空间,教室间的墙壁可以打开、闭合的弹性空间设计,使多样的学习方式成为一种常态。

    在广东,深圳红岭实验小学被定义为“微型城市”,整个校园设计犹如大型游乐园,利用山体高差建成的半地下室庭园操场,通过活动折叠门自由组合出多种学习空间形态的“细胞”教室,将课程理念深深埋植于校园整个空间设计之中,创造了未来学习的新生态。

    当然,不同的学习空间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并且满足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的课程教学和学习需求。新建学校可以深度参与空间设计,原有学校空间也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改造,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及创造性,构建多样化、自主性的学习生态。

    打通,室内和室外没有了清晰的边界;连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了更多创造性可能。这些关于学校空间环境的研究和建设实践,贯通了建筑学与教育学之间的联系,在设计、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学习空间的主体性、科学性和教育性得以彰显,逐渐走向师生学习的高频场景,对接未来学校的发展样态。

    这样的破与立,也再一次提醒我们:学校的物理边界、组织边界、资源边界等学校教育的边界在各个维度都不断被打破与重构。重新定义学校边界,重新构化学习空间,重新聚焦教育价值,才能重新建构学习生态,更好地赋能于成长中的生命。

    未来已来,走向2020年的新纪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将继续深化,不断探索。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