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物理教学的两种转化
    发布时间:2019-12-25 11:49          作者:郭宏成          来源:中国教师报         阅读:

    在此次西北地区首届高中高效课堂创新大赛中,我和几位评委看到,物理教师们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物理思维、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我听的课是高一年级力学部分,学生开始学习常见的三种不同性质的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教师带领学生从初中已有的力的概念出发,研究力的产生、大小、方向及作用点等,在讲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上,教师很用心,仅就他们的表现分享两点:

    一是把现实问题建模后转化为物理问题。学习物理的目的之一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自西安航天中学的惠老师,在学习物理的最初就把学生带到现实中,她拍了一张学校传达室门口上方所悬挂的摄像头照片,拍了超市中靠在柱子上的梯子和收款台上一个杯子里放的两个乒乓球,展示在大屏幕上。然后,让学生思考第一个问题,这三张照片想让大家分析解决什么问题?问题看起来有一定的开放性,但学生很快就联想到本节课所讲的弹力产生的条件和如何画出物体所受的弹力、作用在哪里等,他们分别提出了摄像头与吊杆之间、梯子与地面以及与柱子之间、两个乒乓球之间、乒乓球与杯子之间都有弹力,对于刚刚学习的弹力产生的条件进行了应用。接着,惠老师又鼓励大家,既然有弹力,那么第二个问题是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画出摄像头、梯子以及杯子里的两个乒乓球上面的那个球受的弹力。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把摄像头、梯子、杯子中的乒乓球简化为物体示意图,顺利建构了物理模型,并在同学合作之中画出了所受到的弹力。

    二是把难理解的物理模型转化为现实问题进行探究。这次听课中,我们发现来自陕西宝鸡的朱老师在课堂上把一个关于绳子的弹力问题解决得非常好,用的办法就是把题目给出的物理模型,回到现实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结果非常直观,两种情况下绳子的弹力不同得到充分展示,令学生兴趣大增并印象深刻。两个问题,一个是一条绳子穿过一个滑轮,滑轮上吊着一个物体,分析一下绳子对滑轮的弹力;另一个是一条绳子中间再打一个结挂上一个物体,分析这条绳子对结点的弹力。朱老师给每个小组的学生两个弹簧秤、两条细绳、一个带挂钩的滑轮、一个勾码等,让他们对照习题进行实验,看看绳子的弹力有什么特点。虽然这对于刚刚学习高中物理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积极尝试,他们对于绳子穿过滑轮下面再吊一个物体上手很快,又思考了弹簧秤的作用,把两个弹簧秤与绳子两端连接,明白了可以测出绳子内部的弹力,最后发现无论是提弹簧秤的两手斜拉的角度如何变化,弹簧秤的指示数都是相同的,两手的高低不同,称的示数也是相同的。而在绳子中间打个死结接上第二条细绳,勾码挂在第二条绳子的下端,弹簧秤再次测量原来绳子的弹力时,结果和前面不同,弹簧秤的示数一般不相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小组讨论分享后,学生明白中间挂滑轮的那条细绳,两个弹簧秤测量的是同一根细绳内部的弹力,是相同的。而中间打一个结连接上第二条细绳,其实是和三条细绳打一个死结连在一起是一样的,实际弹簧秤测量的是两根绳子的弹力,由于其形变等不同,所以弹力大小不同。整个过程,学生由陌生的表情、笨拙的实验,到最后熟练快速地重复实验以及探究出不同结果的兴奋,展现了学习探究过程的魅力。

    其实,平时我们教学中遇到的物理问题,基本就是这两种问题的转化。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烟台第三中学)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