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19-11-26 11:14          作者:房俊生          来源:山东教育报         阅读: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制定小学数学学科素质教育目标时,要注重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锻炼学生探索、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其数学素养。

    注重情意效应,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小学阶段应特别注重营造轻松、和谐、有趣并有适度竞争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事实证明,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成效。教师在抓好“四基”,重视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其兴趣,树立其信心,逐步提高其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不只是为传授既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和善于探索创新的思维品质。这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需要为探索和建构新知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让知识经过教师设计加工后输出的信息更易于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启发学生的思维。课前预习有时会使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心理态势,使内容的新鲜感、探索的欲望和思维的活跃度均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教师应明确要求学生有些课课前不预习,甚至上课开始一段时间也不要翻开书本,集中注意力于课堂教学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数感很重要,数感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速度、理解水平等。可以在低年级学生中培养“凑十法”“凑百法”等,让高年级学生记忆一些特殊数,比如10至20的平方,使学生在计算的同时进行记忆。在教学质量单位时,可以让学生称量一瓶500毫升矿泉水的重量、一枚硬币的重量,感知一克、一千克大约有多重,从而知道一个物体该用什么样的计量单位。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以让学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为8块。怎样分?有几种分法?在动手和思考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单位不仅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数学情境,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体会数字可以表达和交流很多信息,丰富对数字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促进数感的形成。

    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关注学生习惯性的培养,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素质教育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教师的评价是指引学生发展的风向标,具有明确的导向功能,能引导学生朝着理想中的目标不断前进。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