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深度学习与学情分析的关联
    发布时间:2019-11-13 10:47          作者:陈 华          来源:中国教师报         阅读:

    为了调动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兴趣,教师应以个别化的学情分析为前提,引导学生由浅表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我以七年级下册《愚公移山》教学为例,谈谈如何通过学情分析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第一,了解学生真实认知与认知冲突的载体。执教《愚公移山》之前,我一直在思考问题到底是由谁来提出?有专家说:“来自学生的问题往往是真问题。” 通过与部分学生交流,我大致了解到学生对愚公的“移山”举动印象颇为深刻。于是,我围绕“移山”二字设计了预习单。

    预习单如下:

    《愚公移山》预习单

    1. 愚公决心移山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如何看待“移山”这一行为?请在下面横线处写下理由。

    移山之举真可谓(   )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疑问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忙解决,请写下来。(至少写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发现,学生在答第一、第二题时,能够顺利完成。特别是第一题,全班学生都知道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两山挡住去路,出入有困难所致。第二题,学生的回答则各有各的道理,观点也不同。统计发现,第二题中认为“移山真好”的有6人,认为“移山是壮举”的有4人,认为“移山很难”的有4人,认为“移山荒谬”的有5人,认为“移山很厉害”的有1人,认为“移山是迫不得已”的有1人。学生的观点虽然不一致,但有18名学生都认识到“移山是十分困难的”。

    文章中表现移山难的词句有许多,学生各有各的见解。因此,“移山难在哪里”这一问题可以成为课堂上的基础性问题。课堂上只要教师给足时间,学生就可以在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移山难的词语或句子。如果设计一次合作学习,学生通过交流互为补充,可以实现既品读了语言又对“移山难”的认识由表及里走向深入的目的。

    在预习单的最后部分设置了开放式提问,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后把不懂的问题写在预习单上。此时,教师需要做的是把搜集的问题进行统计、归类与分析,关注那些重复出现的问题,寻找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把教学导向深度的问题。以《愚公移山》为例,我统计的结果是全班22人提出了98个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学生反复提及的——“愚公为什么会选择移山,而不选择搬家”?

    第二,建立在预习单基础上的学习单,使深度学习有章可循。以往教师做学情分析,把整班学生看作一个抽象的“人”,个别化的学情分析没有得到体现。过去教师总习惯在学习单上设计两个问题:前一个是基础性问题,后一个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挑战性问题,这两个问题其实都来自学生。《愚公移山》学习单上,我设计的两个问题分别是:

    1.许多同学认为移山是很难的事。你觉得“移山”到底难在哪些方面?(尝试独立完成,写下具体难处并在书上进行圈画,时间5分钟)

    2.既然这么难,为什么不采取其他措施,而非要移山?愚公是不是很愚蠢?(团队共同完成,要以文章内容为依据,组内可以求同存异。如果有不同观点,请在发言时结合文章各自说明)

    学生在预习时就已经想到移山难的问题,教师只需要给他们一些时间思考,让他们在交流与倾听中完善自己的想法。

    第二个问题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在讨论过程中,看到学生没有发现智叟给愚公的讽刺是一种阻力,没有发现移山工具十分简陋时,我有意将一名学生在预习单中提出的疑惑读了出来:“许多人同意愚公的做法,为什么偏偏智叟不同意呢?”用学生的问题去引导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

    纵观预习单中学生的质疑,其中“愚公为什么会选择移山,而不选择搬家”的质疑显然属于高阶思维。这样的问题往往适合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倾听各自的观点,丰富完善自己的观点。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应词句,证明应该“搬家”而非“移山”。也有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应词句,证明作者写愚公移山并非想要说这件事,而是想借此事赞颂愚公的精神。

    发现学生的学习困惑,是走向深度学习的前提。实现以学定教的课堂转型,要关注学生的困惑,从诸多困惑中选取一个或数个主要问题,促使学生在对话中碰撞出思维火花。总之,深度学习没有固定的模板,需要教师从实践研究中领悟精髓,不断推陈出新。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东海学校)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