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发布时间:2017-09-05 11:49          作者:admin          来源:山东教育社         阅读: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因此,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听讲、善思、爱说的良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其思维更具形象直观性。在教学中,我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借助多媒体等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全部精力投入学习中去。在教学中,加强说话训练很重要。搞好说话训练,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班级里,既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学生,也不乏胆小、害怕发言的学生。针对实际,我经常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一、二年级学生,知识面窄,语言贫乏,尤其是数学更难以用语言表达。根据这一特点,我总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一定的数学情境中,让学生把话说清楚。

    二、正确引导,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用心去记、去算,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在低年级教材里,直观的知识较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用眼细致地去看,用心仔细地想、认真地记;要抓住学生的眼神和思维,引导他们注意观察,使学生逐渐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让学生用心记,指的是利用数学中常用的数据,记住数学中的公式、法则等。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又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上,学生的写也很重要。例如,一年级学生写等号时不用格尺,教师要训练学生,使他们书写规范、速度快。计算更为重要。教师在强调规范书写的同时,计算的准确性不容忽视。有的学生计算只图快,而不图准,是不对的。

    三、有意引导、培养学生养成及时检查、调节思维的习惯

    很多小学生善于做题,但没有检查的习惯,甚至有的学生不会检查。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检查的方法。例如,看一看是否抄错题或数,运用的公式是否准确,逐步计算过程是否出错,等等。在练习巩固环节,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有错误的习题,让学生去发现、去纠正,并让其说一说出现错误的原因及不检查的危害。

    总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及时指导、帮助、训练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复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就一定能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