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走班制”与高中班级管理模式创新
    发布时间:2017-03-31 10:49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阅读:
     
      摘要:新高考改革推进了“走班制”教学的实施,进而引发了班级管理的变化。班级管理的新变化呈现出管理主体多元化、管理对象复杂化、管理制度精致化、管理目标人文化等特点。同时,教学方式的变革也给班级管理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割裂了“教”与“育”的整体性,给班级文化建设带来了冲击,降低了班级管理的效力。这就要求建立与“走班制”教学相适应的班级管理新模式,具体措施有:继承传统,育人为先;敬畏规则,规范纪律;优化管理,权责分明;搭建平台,整合信息等,以提高班级管理的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走班制”;班级管理;班主任教师
      2016年起,全国各省纷纷发布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启动新高考改革。经整理发现,各地高考改革方案都规定高考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外语科目(含听力)一年两考;取消文理分科,实行“6选3”,考生可自主选择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因此,学生可以凭借自身不同的学科优势选考任意3门科目,既能选择“物理+思想政治+历史”,也能选择“历史+化学+生物”。6选3的科目组合方式多达20种,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文理交叉”的现象。受师资及教学条件的限制,学校在组织教学时,不可能把“文科”“理科”这两种编班方式改变为20种组合编班,所以组织实施“走班制”教学势在必行,而“走班制”的实行必然要求高中班级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
      一、“走班制”变革
      在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指引下,高中教学模式变革势在必行,“走班制”应时而生。具体来说,“走班制”教学,是指各学科教师在固定教室授课,学生依据各自的发展愿望、学科兴趣、学科知识及能力水平,自主选择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程度要求、不同考试难度的课堂上课。日常教学中,“走班制”“走”的是学生,即学生流动上课;“不走”的是教室与教师,即学校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层次等的不同来固定教室和教师。实行“走班制”教学,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可以促进不同特点的学生多元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做好自己的学业及人生规划,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走班制”的具体方案是灵活的,既可实行分学科的“走班制”,也可以对所有学科都实行“走班制”,主要依据学生发展的需求与学校的实际情况。
      教育改革最核心的问题是教育理念的转换。“走班制”是学校教育理念从“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向“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大转轨与深度变革———即从“标准化”转向“多样化”,从“规定性”向更多的“选择性”转变。这也正体现了“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如何提高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兴趣,并发展探索性学习的方法。”“走班制”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有利于任课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兴趣特长,组织更为高效的教学活动,有利于让学生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最大限度地让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获得与自己最相适宜的发展环境,提升他们正确认识、评价自己等元认知能力,并逐渐找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走班制”改革下班级管理的新变化与新挑战
      当前的学校日常管理仍主要是以行政班的形式进行,学生在一个固定的班级学习,由专门的班主任教师管理。而“走班制”实施后,学生可自由选择上课内容和学习的教室,并根据自己所选科目的不同到相应教室上课,在原有的行政班外,学生又生成了新的不同的教学班。这种变化使得班级管理呈现出新的特点,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厘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构建“走班制”改革下班级管理新模式,促进班级管理的高效运行。
      (一)“走班制”改革下班级管理的新特点
      新高考背景下实行的“走班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呈现出了一些新变化和新特点。
      1.管理主体多元化
      在当前的管理体制下,班级管理的主体一般包括政教处、教务处、班主任教师、相关的科任教师及学生干部等,“走班制”教学模式实施后,班级管理主体转变为包括政教处、教务处、班主任教师、涉及本班学生教学的科任教师、分散到各个学科教室的学生干部及其他所有学生。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原有的学校政教处、班主任教师等管理主体依然参加班级管理,但参与管理的科任教师及学生增多,管理的主体更加多元化。首先,所有的科任教师都参与到班级管理的一线,这对除班主任教师之外的科任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在学生干部之外,更多学生也由原来单纯的被管理者变成了兼具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形成多方参与管理和多元化管理的组织系统,让学校系统内的所有成员参与到管理中来,尤其是更多学生的参与,对于培养其自觉性与组织纪律性有一定帮助作用。另外,应注意的是,因学生来自不同班级,科任教师的管理复杂度增高,难度增大。“走班制”应该说为学生由被动地获取知识和技能转变为积极地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可能性,但是这种转变将“提高而不是削弱教师的作用”。
      2.管理对象复杂化
      “走班制”教学实施以后,教师管理的学生是流动的,而不再是固定不变的。科任教师每天面对的都有可能是不同的学生,班主任教师管理的学生也有可能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不在原有的行政班内学习。同时,实行“走班制”后,随着每一学科授课时间的变化,师生组合的变化,各个教室的教学空间、氛围就会随之发生变化。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学生流动性的增强、班级组合的变化等因素共同造成了管理对象的复杂化,这也就给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复杂性与难度。因此,这就要求作为班级核心领导者或管理者的班主任教师,必须跟上变化的步伐与节奏,及时有效地做好协调工作。这时,班主任教师就要运用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影响、指导、引导,与学生进行心灵和心灵之间的对接、交流。班主任教师要认真做到示范、说服、坚持、耐心,甚至 “苦口婆心”,不怕麻烦,如利用“走班”前后的时间,见缝插针地把时间用在学生身上,善于了解和研究学生,不断为学生发展支招、引路,真正管理好、教育好学生。
      3.管理目标人文化
      基础教育是 “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教育的功能之一在于为社会培养新人,这些新人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更需要拥有健康的人格。学生在与教师情感交流过程中,能获得心灵的润泽、情感的满足、精神的愉悦,而这些与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样重要。“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班主任教师的岗位职责规定了其更多地肩负“育人”使命,担负着教育学生做人的责任。在新时期高考改革背景下,“走班制”改革的实施正是符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基本理念的。因此,在管理中,班主任教师一定要牢记:比分数更重要的还有学生的身心健康、正直勤勉的品行及面对困难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等。在唯分数论、唯高考成绩的环境下,班主任教师需要更多关注学生“成人”的管理与培养目标。
      4.管理制度精致化
      如前文所述,“走班制”致使班级管理主体多元化、对象复杂化,这就必然要求管理制度精致化、精细化,以适应新的变化。相对于传统班级管理模式,“走班制”背景下的班级管理除了要制定出原有班级共同认可的班规外,还要为分散到各个学科教室的学生制定更为精致的学习评价制度、激励制度,以及创建迥异于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新的班级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仅体现在班级的布置、装饰等上,更要体现在全体班级师生认可的价值追求上。这就要求管理制度的制定更加精致、精准、精细,能保证在复杂、多元的管理模式中,提高管理的效率。
      (二)“走班制”改革下班级管理的新挑战
      “走班制”改革改变了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 ,更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新事物的出现往往并不是那么完美,“走班制”改革也给班级管理带了新挑战。
      1.割裂了“教”与“育”的整体性
      “教育”作为一个词最早出现在 《孟子》一书,即“得天下之英才教育之”。中国的教育一直是寓“育”于“教”的,“教”“育”二字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教”更强调知识的获取,“育”侧重于品德的养成,但二者是统合在一起的,是不能分割的。中国教育强调“教书育人 ”,不仅强调“教”与“育”的整体性,而且更突出“育”的重要性。钱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彻头彻尾,乃是一种人道精神、道德精神”,“儒家知识从德性起,德性中即有情感”。[5]在传统文化与教育中,他更强调道德教育对人的德行成长的重要作用,也就是更强调“教”中“育”的不可或缺性。“走班制”在时间与空间上,客观造成“育”的主力老师———班主任教师和班级学生的分割,尽管承担各教学任务的科任教师也承担 “教书育人”的职责,但科任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科知识教学。因此,“教”与“育”在一定程度上就被人为割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给班级文化建设带来了冲击
      “走班制”的“走”,促进了学生的校内流动,为学生交往范围的扩大提供了可能,扩大了学生的交际圈,加强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利于增强同一层次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但是,实际上 “每人一张课程表,每人一个储物柜”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在选择众多门课程学习中,只能面对“每堂课都在不同的教室上或每堂课身边的同学都是不一样”的现实,课间短暂的休息时间基本都用在上厕所或赶往下一节课的教室路上,结识同学尚且困难,更不用说深入交流与合作了。同时,流动也容易造成学生思想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原有的班级文化被打破,不利班级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对班级文化的建设带了极大的冲击。
      3.降低了班级管理的效力
      实施“走班制”后,由于学生兴趣爱好不同,学习基础有差异,学习能力各具强弱,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散在不同教室上不同的课,削弱了原班集体中同学之间的相互监督作用,同时班主任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与时间也大大减少,班级管理的效果有可能减弱。这就容易给学习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创造了逃课之机,与此同时容易出现迟到、早退或者旷课现象,甚至会强化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事件及出现其他安全隐患。
      三、建立与“走班制”教学相适应的班级管理策略
      (一)继承传统,育人为先
      “走班制”在西方国家已有很长历史,也形成了丰富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我们在吸收、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结合本国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创造出适合中国的“走班制”。钱穆曾说:“今天,我们东方人的教育,第一大错误,是在一意模仿西方,抄袭西方。不知道每一国家每一民族的教育,必该有自己的一套。”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不仅仅是中华儿女原发性创造力的基质,而且与我们根本的价值观息息相关。可以说,我们价值观层面的东西,是根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高中生正处在“非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年龄段内,自制力、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发展中,所以班主任教师一定要坚持育人为先,倡导学生加强传统文化学习,在“走班”过程中,有意识地营造大大小小的“学习型社区”,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能判断、会选择,能理解、会反思,能包容、会合作,能自律、会自主等这些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敬畏规则,规范纪律
      班级是一个“特殊”的规范性组织,与其他组织一样,需要各种各样的规范来维持其正常运转。但是,这种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且具有因“人”而异、与时俱进的特点,这就规定了它的特殊性。尤其在“走班制”改革后,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班主任教师在班规的建设上,除了要完成必要的规定活动外,还要学生进行自主的选择活动。班主任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吸引家长参与班规的修订,可以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主选择的基础上习得社会规范,实现初级社会化。康德认为,孩子们最初被送到学校,目的并不是要他们从学校里学习知识,而是意在使他们习惯于静静地坐在教室里,严格遵守他们被要求的东西。因此,班主任教师要重视制度建设,只有致力于建立起适合 “走班制”教学的一整套科学、合理、完备的考核、评价制度,才能够化繁为简、举重若轻,将班级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尽收眼底,并让运行在这个轨道上的每一个个体都各展其能、各尽其才,得到及时的鼓励和公正的评价。班主任教师除了要完善制度,还要信赖并敬畏制度,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班级是一个不断成长起来的、可持续的、不断变化的发展性组织。班主任教师要注意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与才能,培养学生的多样化能力,在引导学生形成个人价值观的同时,构建集体价值观。班主任教师不仅要主动发掘班级的正能量,而且还要善于抓住负能量因势利导,特别是在指出学生违犯纪律、处罚学生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懂得上课如何遵守纪律。比如,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把学生的犯规作为一次难得的教育契机,通过恰当的教育引导学生认知的发展。
      (三)优化管理,权责分明
      “走班制”实施以后,学科教学的班额较大,学生流动性较强,任课教师难以在短暂的一节课里熟悉学生,会有 “抓不住学生”的感觉。这些问题集中凸显,会给班级管理带来更多的问题。班主任教师可以依据学校授予的资源和权力进行权威性分配,强化涉及本班学生教学的科任教师及分散到各个学科教室的学生这两个子系统的整体行动能力,赋予他们一定的协调、管理职能。针对 “走班制 ”教学中暴露出学生的集体观念淡化,思想教育和组织集体活动困难等问题,班主任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选配一支高水平的学生干部队伍,分学科、分节课组织本班学生 “走班”上课。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并逐步形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学生干部选聘激励机制和评价奖惩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管理中的有效监督,能提高班级管理的效力。
      (四)搭建平台,整合信息
      “走班制”带来的学生分散、流动性强等管理问题,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来解决。班主任教师首先要建立班级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平台,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化管理系统,将教务处、政教处、各科任教师及学生信息,都纳入到智能化信息处理平台之中,形成有效的班级管理信息互动平台。班主任教师利用这个平台,对各种散乱的信息进行整合,及时了解学生“走班”听课状况,解决“走班”带来的混乱和无序等问题,使班级管理多元化、立体化、信息化,实现教学管理的程序化、网络化。同时,信息平台的运用,可以加强教学督导、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及时收集和处理师生意见,对于教育督导和评价都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目前,新时期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班级管理模式创新在实践中存在两种比较典型的问题。一是“旧瓶装新酒”,即班主任教师直接将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机械套用到“走班制”教学的班级管理模式中来。因学生“走班”面广,班主任教师如采取措施不力,可能会出现班级管理松散现象。二是以“科任教师取代班主任教师”的简单对接,即以授课教师代行班主任教师职能。因学生随上课节次的变化而波动,科任教师面对的学生集体多,难以将精力聚焦于某一固定学生集体,因而班级管理效果也可能会不好。高考改革从统考 “套餐 ”变成选考“自助餐”,减轻压在学生肩上“科科学、门门拼”的重担,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性。所以,学校一定要积极研究新时期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班级管理模式创新,让班主任教师能更好地引领学生主动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学会选择和规划自己的人生。
      (蓝日模,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武汉430079;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南宁530001)
    本文详见《教师教育论坛》杂志第8期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