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不知学,何以教
    发布时间:2019-09-09 11:33          作者: 褚清源          来源:中国教师报         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一项重要的成果,就是过去那种教师满堂灌的课堂结构正在被瓦解,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顽固地为“传统课堂”辩护,随之生长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新样态日渐丰满,不少教师开始觉醒,并站在学习者角度去设计和改进教学。

    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教授说,21世纪的教师要从研究“教的专家”转为研究“学的专家”。教学的本质归根结底是学习的本质。而要破解教学的密码,首先要从读懂学生的学习开始,进而不断探寻学生学习的真相。

    但回到课堂现场,还有不少现象值得追问:有多少学生在假装学习?有多少学生的举手只是为了配合或迎合?

    学生在课堂上通常只是一个“模糊的集体”,这使得让“每一个学生”被看见、被关注成了班级授课制下一个巨大的矛盾。每一位愿意改进教学的教师,都必须正视一个教育真相,课堂上我们不仅在培养优秀学生,也在催生着后进生的“后进”。

    这里,我们可以大致分析一下后进生到底是怎样产生的?

    课堂上,教有教的节奏,学有学的进程,但是课堂教学普遍的问题在于,当学生陷入学习困境时,一些教师却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凭着自己的感觉在教。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合拍时,当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困难”不被看见,他们释放的求助信号无人回应时,学习热情就会降低。久而久之,自然会产生厌学情绪,最终沦为“后进生”群体的一员。

    因为教师缺乏对学情的有效了解,学生就成了课堂上“熟悉的陌生人”,因为学生的真实需求不被关注,教师的教就陷入了一种“盲目”。

    只有来自教师的“关注和关怀”,才可能触发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显然,那些后进生更需要被关注。那么,如何关注课堂上学困生的学习困难,如何收集更多的学情呢?

    佐藤学的学习共同体倡导以教研方式的转型推进课堂教学的转型,那就是逐步从“观教”走向“察学”。学情观察可以发现平时被忽略的课堂细节,可以发现平常视而不见的海量学情。这是一种全新的课改启动方式,也是中小学教研正在经历的一个拐点。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优化教学方式”,“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

    精准分析学情的基础是观察学情、收集学情。只有坐在学生身边,长期观察记录学生完整的学习历程,才可能发现具体的学情。

    关于如何进行学情观察,可关注以下五点:

    一是观察焦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看是否心理安全,是否能积极投入学习?

    二是观察焦点学生的学习习惯,看他有没有独特的学习方法?

    三是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否遇到了学习困难,具体的困难在哪里?

    四是观察学生在合作讨论或探究过程中,与他人的交往关系如何?贡献了哪些观点?

    五是下课前观察焦点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程度如何?

    循着这样的路径进行学情观察,我们会发现,学生身上有哪些丰富的学习故事,学生讨论时产生了哪些没有被上课教师捕捉到的精彩观点,那些学困生的认知困境到底在哪里?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还可以做哪些设计和支持?具体的学情都会告诉我们。

    有人说,“不怕学生基础差,就怕老师不从基础教”。也有人说,“不知学,何以教”?显然,学情观察员制度可以更好地帮助上课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基础,收集到学困生的学习困难。

    作为教师,我们“教的权力不能任性”,只有将“教”建立在大量的学情收集之上,才能教得有的放矢,才能教到学生的需要处。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打开自己的教室,开放每一堂课,请学情观察员来观察、收集学情,上课教师就有了“第三只眼”,发现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将成为可能。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