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寓综合育人目标于知行课程体系
    发布时间:2019-05-29 10:53          作者:高杨杰          来源:中国教育报         阅读:

    image.png

    安塞腰鼓作为汉族民俗舞蹈,是陕北鲜明的文化符号。西安高新第二学校开设艺术活动课程“安塞腰鼓”,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的同时演绎文化。

    刘江 摄

        ■走近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国奖”获得者(项目)③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以下简称“高新二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于2006年创建的她,诞生于追求教育普惠、教育公平的初心。学校坐落于西安市高新区,秉承“高、新”教育精神,合“高、新”改革发展之势,以国学经典进课堂,润泽学生心灵;以丰富多彩活动,培养学生素养;用课程改革的力量,促学校内涵式发展。而知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则是学校在发展之路上的突破点。

        建立之初,学校亟须在办学理念上有所创新,形成自身特色教学名片。为此,高新二校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陕西地域文化的精华,以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思想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思想源泉,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构建起具有高新二校特征的校本课程体系。

        知行德育课程:认知与实践并重

        高新二校的“知行课程”建设与实践始于2010年。其时,学校组织课程建设团队,从进一步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增强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学校课程特色的现实需要出发,力图通过行动研究,实施“知行合一”与“综合育人”双轨并重的策略,建立着眼于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促进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体系。知行课程贵在实践,而这正是当前学校教育所需加强之处。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学校从德育课程建设开始,尝试在系列化的德育课程中找到守正之路,坚持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在这一理念主导下,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德育课程作出细分:

        知行学堂课程,让知行合一引领生命成长。此类课程秉承“知行合一”的理念,体现多元主体和多样化内容特点。2011年,学校启动知行学堂,大力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推进家校社合育机制,促进“知”的积累。目前,知行学堂已开办120余期,为培育“知行合一”的生态文化、引领“知行合一”的生命成长奠定了基石。

        研学旅行课程,则是让学生在行走中认识世界。学生发展不仅发生在学校环境中,也发生在“行万里路”中。研学旅行课程秉承“最好的课堂在路上”,坚持平常省内研学为主,寒暑假省外研学、境外国外研学为辅。为此,学校设计了覆盖一到九年级的11个省内研学主题和18条省内研学线路,每个年级每个学期至少组织一次研学旅行,主题包括千年古都、现代农业、航空航天、红色圣地、户外拓展等,通过研学主题线路体验活动认知社会、认识世界,从而完善自我。

        德育综合课程,整合学校此前的“三育教育”,即书香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同时引入团队课程、家国情怀等内容,设计了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的一体化“明德修身”习惯培养、“终身发展”综合素养提升和“家国情怀”团队政治启蒙三部分内容,关注不同背景、学习能力和先天条件的学生,建成知行德育综合课程。

        知行学科课程:拓展智识与兴趣

        学科教学是实现智育的核心路径,学校既推进课程教学变革,又建设基于学科、学情、教师、学校的学科补充课程。

        学科基础型课程,让课堂教学变革改进学习方式。学校在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过程中,摒弃“满堂灌”“一言堂”“唯知识和成绩”等教学方式,着眼于学生的九年学习与长期发展,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知行合一的落实,倡导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主题活动学习和课后实践作业的常态化。

        学科拓展型课程,让学科拓展促进兴趣、视野和思维提升。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学生的成长环境也不断变化,学生价值追求、个性特点、成长需求日益多元化,这就促使学科课程教学要不断关注学生兴趣、视野和思维成长等多种需要。在实践中,学科拓展型课程指向学生发展的两个方面:一是指向学生兴趣和视野的拓展课,立足本学科,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科视野,培养学科探究能力,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当前,学校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共确定了20个拓展课主题,全体教师参与拓展课的开发。二是指向学生综合思维的拓展课,以世界优秀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陕西地域文化为人文主题,以自然科学发展为科学主题,鼓励教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形成了“宝岛情 统一梦”“大秦岭之道汇长安”“丝绸之路 熔铸古今”等经典课例。

        学科扬长型课程,让特长发展成为人生长板。学科扬长型课程突出学生发展中的特长培养,从帮助学生发现兴趣,指导发展兴趣,到打造个人特长,最终奠定人生长板。学科扬长型课程以培养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学科社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同时,实行走班制授课,使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兴趣得到发展。

        艺体活动课程:彰显美与力量

        “活动即课程”,根据学校“知行合一 全面发展”理念,学校不仅在德育与智育方面进行知行合一模式教学改革,而且增强美育与体育,实现美育与体育的知行合一、融合贯通。

        艺术活动课程,提升学生认识、理解、传承和创作地方艺术与传统艺术的能力和素养。学校立足中华优秀传统艺术、陕西地方艺术,通过中小学合唱、管乐、芭蕾舞、水墨画等40多个社团,全面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和创作能力,并借助“新华美育”网络学习服务平台,积极落实“互联网+美育”。

        体育活动课程,让健全的人格寓于健康的身体。体育活动课程是发展学生体育兴趣、培养体育特长的重要平台。学校倡导“一师一特色”“一师一社团”,共开设篮球、足球、田径、乒乓球、国际象棋等20余个体育社团,培养学生的健体意识、阳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弘扬体育精神。

        艺体综合课程,则是致力于美与力的融合,协同提升艺体素养。学校开展艺体学科综合育人,源于艺术与体育本就同音共律,应相互借鉴、吸收、配合,促进美与力的融合。学校在艺体综合课程实践中,积极探索艺体学科的有机融合,开设了少年功夫扇、英姿健美操、花样绳操、动感乒乓操、灵动空竹等多项知行艺体综合课程。

        “知行课程”是学校实施教育改革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学校实现了理论、实践和机制体制的创新。

        创新知行课程理论,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体化为解决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问题的方法,凝练成学校课程文化和教育哲学,形成包括课程指导意见、课程定位、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课程实施策略和专著在内的完整课程理论。

        创新立德树人实践,通过统整德育、学科和艺体三个育人模块,形成模块内部综合的广域课程,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课程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和校园文化于一体,使课程不仅发挥育人载体作用,更传承和创新文化内涵与外延,促进课程文化生态的发展。

        创新课程构建机制,建立了由学生、家庭、学校、社会构成的“四位一体”的课程共同体,多元主体合力统筹课程资源,将各主体拥有的、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引入课程内部,真正打造学校、家庭、社会合作育人的新机制。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强调“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知行合一”,在此背景下,学校将进一步推动知行课程体系构建,尝试打破“知行课程”中的德育课程、学科课程和艺体课程的模块界限,深入探索综合育人实践。

        (作者系陕西省西安高新第二学校校长,西安高新第二学校主持完成的“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校本‘知行课程’建设与实践”项目获得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