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跨界课程走向:基于真实问题的项目化解决
    发布时间:2019-05-23 11:49          作者:潘照团 ⑦          来源:中国教师报         阅读:

        当前,许多学校都在尝试跨界课程,学科整合、STEM教育或者PBL教学法都是当下的流行款。“跨”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跨界的目的是“融学”,“融学”的最佳方式是跨界。

        审势相机,我们要做到与时俱进,在把准方向的基础上“做起来”。先做到打破学科壁垒,融通学习力(包括学习资源)。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写道:方法固然重要,然而,无论我们做什么,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做着做着,我们就会与内心想要的东西相遇。

        关于学科整合,开始时可以由教师自由组织,利用不同学科的优势优化主题教学,让学生置身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中。同时,教师也要走出自己的学科,在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中增进跨学科交流。STEM教育或PBL教学法的引入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可以进一步突出学习主题。

        但探索跨界课程不能满足于此。若止步于此,教师有可能深陷为整合而整合、为项目而项目的泥淖。学生的真实需求没有被满足,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突破,学生仍旧是“学习跟班”。脱离“学生需要”与“问题解决”的跨界课程是不具有生命力的。

        跨界课程真正追求的是真实问题的项目化解决,让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并能迁移、运用所学。有了这个认识,跨界课程的走向才会清晰起来。

        比如“鸟窝的设计”,涉及多个学科的内容,算大小——数学,搭拼装——工程,选居处——科学,取名号——语文,做装饰——美术。显然,这项学习任务仅靠一个学科、一个人是很难高质量完成的。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跨界课程是因项目产生联动、因挑战缔结联盟,需要学习者在一个时间周期内完成任务。

        表面上看,“鸟窝的设计”哪所学校都可以做。实际上,真正的“跨界”是因问题引发驱动。我们必须追问——为什么做鸟窝。如果学校绿树成荫,绿水萦绕,青山做伴,鸟儿眷恋,那么做鸟窝是应当之事。这是学校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的期待。当跨界学习贴近学生真实生活,成为学生亟待完成的一项任务,课程学习才有了意义。

        如果我们对跨界课程的价值有了准确定位,那么开设这门课程的路径就不会是学校单方面的“想当然”。我们不拒绝提前规划,也不反对通用项目的移植,但我们更应该敬重因真实问题而生长起来的跨界课程。

        问卷调查是开设跨界课程的第一步,我们要了解学生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学校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二步是确立项目,分析各类需求并努力满足师生需求。第三步是设计方案,在时间地点、人员组合、材料选择、呈现形态、组织办法、成果评估等方面精心设计,提高可操作性。

        实施策略上可实行“X+1”模式,包括三个层面的设计。一是课表时间分配上的“X+1”。“X”是多点分布,围绕一项主题任务分散安排上课时间,可以是一个周期内固定一天的两节课连排;“1”是固定一周为跨界学习周,一周时间学生都在跨界形态下开展项目化学习。二是学员结构上的“X+1”。“X”是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项目而来;“1”是班级固定,原有行政班不变,跨界师资组合“上门服务”。三是课程选择上的“X+1”。“X”就是多种可能,基于真实问题的项目可以列举多个,允许贴近校情的通用项目存在,最终确定的项目由课程实施团队选择;“1”是给课程教学团队一个独立的空间,允许他们根据学情改良项目或者创造新项目。学校要做到提供选择、留有余地、允许改良、鼓励创新。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向东认为,“要适应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改要求,打破学科界限,实施跨学科教学和深度学习成为必然选择”。这一观点契合了学校教育的核心追求——全面发展人。学习是多领域学习、理解和运用的综合化结果,最终的素养表现是立足日常生活、基于问题解决,在各类挑战性任务面前能快速适应的一种状态。新时代教师要坚定这种信念,实施跨界课程要因问题驱动,因真实生长,因项目联动,因“境脉”改良,因挑战联盟。

        (作者系浙江省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副校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