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让课程串起班级生活
    发布时间:2019-02-21 14:46          作者:卢小柯          来源:中国教师报         阅读:

    课程不仅是孩子学习知识技能、提升素养的跑道,也是班级文化构建的一种重要路径。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一直尝试用课程的力量撬动班级文化。

    班名课程——打造班级的认同文化

    传统起班名的过程,多数只是老师的一个简单指令,孩子们缺少对班名背后寓意的认同感和文化感。我们要把起班名这件事也做成课程,这可能需要两周甚至更长时间,因为这是一个老师和学生共同寻找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以我们萤火虫班为例。开学初,我们读到了一首很浪漫的儿童诗《萤火虫》,孩子们对萤火虫很感兴趣,于是,就展开了关于萤火虫的故事、萤火虫发光的秘密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孩子们尤其喜欢夜晚时萤火虫星星点点照亮原野的样子,也非常敬佩萤火虫点亮自己、照亮世界的品质。当我们讨论给这个班级起一个名字时,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萤火虫”。你瞧,课程的浸润让孩子们对班名背后寓意的认同水到渠成。

    诗与歌是最浪漫、最能打动人的表达方式。有了班名,还要有班诗、班歌。一首《我是萤火虫》的班诗——让我自由飞吧,爱和智慧是我的翅膀……从不畏惧黑暗,振翅让梦想发光……每每齐声朗诵,总会有一股动人的力量指引着孩子们向前、向上。每当孩子们唱起动听的班歌,又有一种温暖的力量让大家的心紧紧地靠在一起。

    从萤火虫的诗歌、传说故事中,我们再提炼班级核心价值观——自主、爱的能力、追梦、奉献等。

    好的理念和行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刺激和强化才能内化为一种习惯。所以,我从不放过任何一个肯定、鼓励孩子的机会。每每抓拍到一张好的照片,我都会把它放进课程里,通过诗歌或故事来编织,把孩子的生活变成课程的一部分。而课程反过来又引领孩子的生活,打造所有孩子共同认可并奉行的文化。

    生日课程——营造家一般的归属文化

    生日是多数孩子一年中最盼望的一天。如果能抓住这个契机,寻找教育的基点,也许生命就会在这一天响亮地拔节。

    我们这样给孩子们过生日:1.老师和家长共同梳理孩子的成长历程;2.送给孩子符合其生命特质的独一无二的生日诗和生日故事;3.老师和全班同学热情地拥抱、真诚地赞美和祝福;4.全班同学亲手做创意小礼物;5.感恩教育。

    生日课程,不仅能帮孩子找到归属感,让他们感受到“我属于这个家”“我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故事中找到自己,汲取成长的力量,在诗中感受生命的美好,这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更是生命的拔节。生日课程,改变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家长,它曾让一个从未参加过集体活动的妈妈因感动而主动来学校为孩子们上家长课堂,也曾让一个脾气暴躁、忙于工作的爸爸变得冷静而温和,愿意多花时间陪伴孩子。而这,就是生日课程带给班级关系的微妙改变。

    这一课程的实施,虽然工作量大到难以想象,但我想,只要对孩子有意义,这件事就值得做。

    公约课程——塑造班级秩序文化

    为了维护班级秩序,多数班主任会为学生制定一条又一条行为准则。这些准则中,以“不”字开头的居多。殊不知,当以否定的话语命令他人时,带给他人的是消极的暗示和抵触感。相反,如果我们用正面引导的方式,把公约制定的过程做成一门课程,枯燥的说教便会变成无声的浸润,更易被孩子接受。

    公约课程,从对是否要制定公约到制定怎样的公约,我们都会将其和故事联系起来。比如,吃饭、走路、排队,我会选择《大卫上学去》《和甘伯伯去游河》《安静》等不同类型的绘本给孩子们讲述,甚至将故事的内容用戏剧的方式表演出来。故事是很有吸引力的,孩子们往往能从中反思自我,找到最恰当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准则。

    有课程就要有评价,公约课程的评价既可以是一张张“自我评价量表”,也可以是老师、家长和伙伴不同维度的反馈。一旦发现问题,我又会基于问题为某个孩子量身定制课程。正是在一个又一个课程的编织中,孩子们的行为得到规范,班级文化也变得严而有格、活而有序。

    交友课程——润泽班级友善文化

    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来说,最快乐的事也许不是学习,而是交朋友。帮助孩子交朋友,是多数班主任应该做但又很难做的事。怎样让孩子放下戒备,用一颗友善、开放、真诚的心对待身边的朋友,这是交友课程的核心。

    在我们班,我一般会从破冰游戏入手,先让孩子放下身体的戒备。之后,有《做朋友吧》《我的兔子朋友》等绘本故事的讲述和表演,有《拉勾勾》音乐的律动,还有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朋友的讨论和写绘……一系列的课程做下来,孩子们不仅习得了不同的交友方式,也学会了怎样做才能成为别人的好朋友等。

    课程结束仪式——建立家校互联文化

    要想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孩子的成长是最具说服力的语言。

    每一个主题学习结束时,我都会举行“课程结束仪式”,邀请家长见证一段时间里孩子的成长。以春天课程结束仪式为例,我们在诗与歌的交融中编织整个课程生活,每一个孩子的照片都会出现,每一个人的闪光点都会被肯定。家长会和老师、学生互动朗诵,情感正是在音乐与朗诵的交织中升华。最后,我们还会共同种下一颗颗种子,随种子一起埋下春天的愿望……

    课程结束仪式,是老师带领孩子总结回顾的仪式,是孩子展示自己成长的仪式,是让家长更加深入了解学校的生活和教育理念的仪式。这是一个学生、老师和家长三方建立情感链接的仪式。

    这样的仪式感,是班级文化构建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孩子成长所需要的。

    正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课程中,孩子们变得自由而舒展、活跃而有序、大方而又充满爱心。

    (作者单位系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9年02月20日 星期三 第11版:班主任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