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走班制下的“水墨潇湘”课程
    发布时间:2019-02-02 11:54          作者:刘清峨          来源:中国教师报         阅读:

    文化的不自信常常源于不了解。为了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湖南省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开设《水墨潇湘——走近中国山水画》美术拓展课程,不仅弥补了常规教学的不足,还为学生的校园生活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在常规美术教学中,学生对西方美术作品印象更深刻,在“像”与“不像”中作价值判断,大部分学生更认同西方绘画作品。谈及中国传统绘画,学生不仅陌生,还对中国绘画作品表现出文化的不自信。学校教育如何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美术作品,尤其是中国山水画的美与价值?如何以课程引领学生建立审美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建立文化自信?基于此,学校开设《水墨潇湘——走近中国山水画》课程,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尝试和探索中出发了。

    课程目标

    通过中国绘画作品赏析、临摹、创作,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美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哲学思想,以及在几千年发展历程中其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感受中国绘画的笔墨特点、意境营造、精神追求,对中国历代美术作品有认知和解读;让学生尝试从研究者的角度解读中国绘画的精神内涵。

    课程内容

    基于现实生成内容:

    加强图像识读教学,以经典作品的局部讲解、示范、临摹练习等引领学生理解中国山水画的观察方法、意境营造和精神追求,加强动手实践与思考,让学生在课程练习中了解山水画的墨法、水法、皴法和点法,通过树、石、水的用笔技巧和画面布局的学习,完成山水画的临摹和小品创作。

    1.文化理解:书画同源,通过课程理解中国山水画和书法笔墨的异同。

    2.美术表现:山水画的墨法和水法,树的画法,石头的画法,云、水的画法;皴法技巧与运用,点染技巧与运用。

    3.图像识读:经典山水画作品的画面元素组合解析。

    4.水墨山水画临摹与小品创作。

    经典作品:

    宋代山水:包括宋代山水团扇、宋代大尺幅经典作品,通过对宋代经典的临摹学习,了解中国传统山水绘画的笔墨特点。

    元代山水:研究笔墨特点,梳理其在传统绘画史上的意义。通过对元代经典山水画作品的解读与临摹,进一步理解经典作品的精神内涵。

    情景山水创作:通过对相关文本的理解和品味,运用所学笔墨技法和画论知识,创作与文本相对应的笔墨意境。

    此外,学校还通过作品赏析、画论导读、艺术讨论、集体观展等活动,增强学生对艺术规律的认识与理解,为学生理解中国山水画的学习和创作打好基础。

    课程实施

    以“走班制”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选课单选择课程。教师提供多样课程目录清单、课程特色介绍并分发到每个班,让学生了解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后自主选择。上课教室和授课教师基本固定,但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进行层次划分,让学生选择在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班级的教学内容、考核标准也不同,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

    以活动推进课程实施。活动即课程,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麓山大讲堂、现场书画比赛等推进课程发展。同时以微课、翻转课堂等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以麓山美术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帮助师生共同提高,促进学校的课程建设。

    以问题带动课程。以中国山水画为例,我们从认识和了解、临摹和创作两个方面展开,对美术拓展课程开设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提出问题,比如如何实现美术课程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核心价值引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等,从研究问题出发,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善于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知识与能力。

    开发校本教材,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经典作品的价值与美好。学校的第一本美术拓展课程教材《水墨潇湘——走近中国山水画》,以画家乡为主题进行中国山水画教学。教师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内涵、了解中国水墨的笔法和墨法的同时,提供作品解读或者风景照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空间。

    课程管理和保障

    以美术名师工作室为平台,打造优秀的美术教师团队;以系统的课程体系和管理系统为抓手,为课程的发展保驾护航。学校重视拓展课程的管理,由教科室负责管理课程的开设和组织情况,并给予支持;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训教师,关注细节,把工作做实、做细。

    以课题研究促进课程的发展。学校在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2017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MIFE高效课堂实践探索——以中国画课程教学为例》研究中,积极促进教师围绕课题深入研究和升级课程。吸收有一定创作成果的教师成为课题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把自己的创作热情与经验融入课程开发和美术教学中,引导教师研读经典作品,撰写教学随笔和教研论文,进而以教师的创作激发学生参与课程。

    提供拓展课程的微型课题平台,供教师开展研究和学习。学校不仅加强课题理论学习和指导培训,还聘请专家学者围绕中学美术校本课程对课题组成员作专题讲座,举办研讨交流会、校园艺术节师生美术作品成果展、专题研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一支稳定的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的教师队伍。

    开发校本课程。整理编写选修教材和绘本教材,逐步构建适合学生创作发展的特色选修课程。

    师生美术创作的发现与培养。组织开展全校艺术展演、特色教师和特长学生评选活动;重视过程和方法研究,遵照“计划—行动—反馈—调整—再行动”的研究步骤和要求,提高研究的实效。帮助学生在常规教学中通过中国书画模块内容的学习获得美术知识和有益信息,联系生活进行美术表现,形成良好的审美判断能力。

    思考

    在实践和探索中,我们收获了经验和方法,也有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比如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课业保证、课程评价细则的完善、学生的档案袋管理、课程推进过程中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许多问题都需要在具体的课程环节中落实。但值得欣慰的是,通过不断尝试和实践,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价值认同,他们开始用笔和墨来表达对中国山水画的理解。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中国教师报》2019年01月30日 星期三 第07版:课改研究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