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江苏省南京市莫愁湖小学:让学习看得见
    发布时间:2019-01-04 14:52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教师报         阅读:

    创新点/江苏省南京市莫愁湖小学建构“让学习看得见”的课堂框架和基本范式,展示真实的学情,让问题看得见;展示探究的过程,让思维看得见;展示获得的成果,让进步看得见。在由低级到高级的展示中,学生既能看见自己的进步,也能看见集体的成长。

    南京市莫愁湖小学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有意义学习理论,借鉴认知科学、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提出并践行“让学习看得见”的教学主张,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

    “让学习看得见”针对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忽略学生学习基础与学习差异、轻视学习过程性目标、单一追求学习结果等问题,通过建构“让学习看得见”的课堂框架和基本范式,开发“让学习看得见”的学习工具和策略,拟定“让学习看得见”的评估标准,即时呈现学生学习经历,评估学生学习行为,引导并推动学习真实发生。

    一般课堂教学中的展学是原生态的自然展学,展示的目标是泛化的、模糊的,展示的成果是与学生偶然邂逅的,是教师不经意发现的,展示的主体一般是教师,学生获得的结论是碎片化的。

    莫愁湖小学教师理解的展学是专业化的自觉展学,展示的目标精准、清晰,与“作为目标的学习”进行链接;展示的成果在目标中有预设,通常不会“缺席”,教师亦会主动寻找;展示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手握“寻获学习”的地图,在独立或小组合作探究、同伴讨论、小心求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展示与学习目标对应的学习成果;学生获得的结论是有联系的,是结构化的。

    莫愁湖小学提炼出“让学习看得见”的展学“1+3”框架,这里的“1”是指一个内核,即让学习看得见;“3”是指3个维度,即展示学情,让问题看得见;展示过程,让思维看得见;展示成果,让进步看得见。

    具体而言,展学的内容包括3个方面。

    一是展示真实的学情。教师鼓励、启发、指导学生个体或学习小组敏锐地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主动地展示问题。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师指导学生及时收集、梳理、分析遇到的问题,了解自己、同伴和小组的学习起点和现状,优先展示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多数学生希望了解的问题。其他枝节问题则在教学中相机展示或课后研讨。

    二是展示探究的过程。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运用思维工具全面分析问题,尝试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让学生完整地经历知识发生、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获得包含符号概念、思维方式、方法策略、逻辑关系、情感态度、价值信念的完整性知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发展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素养要求落到实处。

    三是展示获得的成果。学生一方面展示教师期盼出现的正确结论,包括大众共识、规范表达、新的发现、精彩观点、奇思妙想;另一方面也展示多数教师内心不愿意看见甚至刻意遮掩、隐瞒的失败体验,包括学生个体和群体产生的规范缺失、困惑迷思、片面观点,甚至是错误理解……

    展学过程中,借助具体、有形的载体展示问题、方法、思维和成果,可以让学习看得见,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借助学习单、思维导图、知识树、结构图、小老师示范、现场创作、家校联系本等进行展示,使学生在看得见的过程中发展表达、操作、交往、合作、沟通等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让核心素养真正在课堂落地。

    随着探索的深入,目前莫愁湖小学的课堂中一般有3个层级的展示:一度展示是基于原生态课堂的、碎片化的,体现学生个体学习过程与成果的展示。二度展示是基于教师点评、师生互动、小组讨论,体现比较完善的学习过程、方法与成果的展示。三度展示是指向更高质量、深度合作的展示,是基于综合应用,体现前后关联甚至跨学科应用的学习过程与成果的展示。

    在由低级到高级的展示中,学生也由简单、静态地展示信息和知识,到动态地展示技能和方法,再到完整地展示个体的能力和素养、小组的协商和对话,从而看见自己和同伴的进步,看见小组和班级的成长。

    《中国教师报》2019年01月02日 星期三 第10版:年度成果·课堂样本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