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用最好的情绪“款待”课堂
    发布时间:2018-08-13 13:43          作者:孙秀莲          来源:山东教育报         阅读:

    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有意识的体验和感受,具有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特征。积极的情绪会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和潜力,消极的情绪会对个人产生负面影响。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的情绪对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至关重要。教师要用最优美、最纯粹的情绪“款待”课堂,就像款待最尊贵的客人一样。因为课堂时间宝贵,并且一去不返,你不会有第二次“款待”的机会。

    要掌控自己的情绪,以积极、昂扬的情绪感染学生。教师是成人,是师生关系的主导,应做“使得花儿盛开的灿烂阳光”,给自己、给学生的人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与开放性。一位优秀的教师,首先得认识自身的情绪,并妥善管理、掌控自己的情绪。教师带着情绪步入教室,其授课过程难免会受影响,课堂气氛难以融洽和谐,严重的还会影响授课效率。一个能够掌控自己情绪的教师,在走上讲台的一瞬间就完全进入角色,调适好个人情绪,并通过生动、形象、幽默的教学语言,亲切、温和、微笑的教学表情,传达自己的“精、气、神”,感染学生,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我们都知道,学生热爱自己的老师,一定会连带着热爱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学生情绪的感染,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要有自我激励意识,过滤消极情绪,释放积极情绪。由于教师职业的高要求和为人师表的严谨,不少教师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容易产生危机感,或者由于长期的辛苦操劳产生麻木感。这两种感觉,最终都会导致职业倦怠,使教师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对教学工作来说,停滞不前就是倒退,缺少创新就会失去生命力,失去学生的信任。这时,教师必须懂得自我激励。如果一位教师能时时警醒自己,像和地心引力做斗争一样,和人生低谷的引力做斗争,即使初为人师时没有找准节奏,也不妨碍其以后的发展,因为他懂得怎样解放自己、提升自己。当遇到不良情绪侵扰时,教师不妨利用语言对自身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通过心理暗示缓解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平衡。比如,默想或用笔在纸上写“冷静”、“三思而后行”、“制怒”、“镇定”等。实践证明,这种心理暗示对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有奇妙的影响和调控作用。或者采用注意力转移法,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想想开心的事情,想想学生可爱的方面,以此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调整好情绪。有时,还可以采用适度宣泄法,恰当发泄情绪。

    要正确认知他人的情绪,使师生关系升华,走向和谐。教师面对的主要是学生,是需要用积极情绪引导的未成年人。要把学生看作真正个性独立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情感,有自己的世界和空间。当师生关系受挫时,握有主动权的教师一定要拿捏好分寸,既把学生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又不能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同样的水平上。前者是尊重学生,后者则是提升自我。一个和学生缺乏良好沟通的教师不可能教好课,也不可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有的教师从来不正面批评学生,但说出的每一句话和流露出的每一个表情都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这种冷暴力也不是良好的教育行为。这些言行的产生和教师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甚至将不良情绪转嫁到学生身上有很大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诸多努力(包括情绪管理),通过师生的共同调控,使师生间形成良好的情绪氛围。一旦这种氛围形成,将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因为这种情绪氛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只要是这个教师的课,学生就期待,就喜欢;只要这个教师进入课堂,课堂学习气氛就好。这时,积极的情绪就不再仅仅是一时的反应和暂时的状态,而成为师生的一种素养和习惯。在此情境下,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加明确,学习态度更加端正,能使课堂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自然就会提高教学实效。

    □ 邹平县教研室 孙秀莲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