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深入浅出建构趣味物理课堂
    发布时间:2018-07-31 13:41          作者:郇成状          来源:山东教育报         阅读:

    我常听学生说:“张老师的课听得明白,李老师的课听得不明白。”这让我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而学生的思维跟成人的思维存在着差异。要想把学生不明白的事情和道理讲清楚,教师除了熟悉专业知识外,还要做好生活语言和物理语言之间的翻译工作,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幽默风趣、有感染力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将物理知识讲得通俗易懂,从而引导他们的思维,打开他们的心扉,启迪他们的智慧。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具有艺术美的教学语言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能力。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一般初中生的思维活动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他们还不习惯比较抽象和理论性较强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用生动、直观、形象的语言对物理问题进行描述,引导学生在大脑中想象出相应的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或一个物理模型,使学生身临其境、乐在其中,帮助他们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逐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电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但是看不见、摸不着,理性思维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初中生很难理解这个概念。在讲述《导线与用电器并联电流的流向问题》一课时,教师打个形象的比方有助于学生理解。于是,我说道:“某车辆从 A 地到 B 地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有收费站的公路,另一条是与这条公路并行的一条公路(不收费)。如果你是车主,会走哪条路?”大部分学生都倾向于选择后者。我进而说道,“电流和你们一样聪明。它通过灯泡就要耗用电,所以会选择不耗电的导线。于是,灯泡就被短路了!” 在轻松的环境中,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更容易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令人惊喜的效果,有时甚至可以解决偶然事件。比如,凸透镜成像特点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和难点。鉴于此,我为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就打了这样的比方:“照相时,某个人头顶地、脚对天。为何会这样?”学生们一齐答道:“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在热闹且充满知识性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们将“凸透镜成倒立实像”的特点铭记在心中。

    在物理课堂上引入学生熟知的成语,也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笔者在讲《光的直线传播》一课时说“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引导学生记住“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又如,在“参照物”的定义引入过程中,我借用“刻舟求剑”这个成语,引导学生从物理的角度分析楚人的错误,他们很快就明白了参照物的概念。再如,我用“孤掌难鸣”这个成语向学生介绍《力》这一章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思索。最后,他们理解了定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上一堂好课,如同演一场好戏,教师就是这场戏的导演。只有导演创设出其乐融融的氛围,观众才能沉浸于其中。如果教师善于使用趣味性的教学语言,让知识与思想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学生就会乐在其中、积极思考。与此同时,教师也会获得满意的反馈和激励,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