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教师教育 如何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化
    发布时间:2018-07-03 15:01          作者:admin          来源:现代教育报         阅读:

    教师职后如何发展?教师教育学科怎样建设?日前,在北京教育学院举行的《教师发展研究》创刊一周年座谈会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的近20位专家学者给出了答案。本期,我们摘录部分专家观点,以飨读者。

    缺乏对人的关注

    教师教育质量会受影响

    朱旭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是我过去十几年来一直在思考的。我认为,教师教育的学科建设,体现在学术上一定满足几大要素。第一,学科目录中是否有规划,否则很难有发展空间。第二,是否有学科学院,尤其在单一大学里,我主张设立教师教育学院。第三,学科教育要有学位点,以及教师的职位。第四,要有科学研究的基金规划,不然教师教育永远没有发展机会。第五,要有学术组织。第六,要有学术出版期刊。

    关于教师教育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我想表达三个关系:一是教师教育学科与教育学的关系。我认为,从学术角度来讲,教育学本身是目的和手段,也就是说,教育学整体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二是教师教育学科与学科教学论的关系。我感觉,学科教学论总是在关注“事”,而不关注“人”。如果缺乏对人的关注,尤其是师范生的关注,教师教育的质量会受影响。在大学里,学科教学论只是教师教育学科当中的一小部分,用学科教学论来替代教师教育学科,我认为有大的偏颇。三是教师教育学科与大学学科教育学的关系。大学的学科教育学是基础,以中学教师为例,没有强大扎实的学科基础很难成为优秀的中学教师。现在急需关注的是,大学里面的学科教育怎么在师范生的培养中有效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

    实践为教师教育

    带来源头活水

    靳玉乐(西南大学副校长):职后教师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培养和发展若被忽视,对教师教育建设来讲是个致命缺陷。因此,强化教师职后教育建设非常重要。

    谈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我想表达四点:首先,要回答教师是什么的哲学命题。在我看来,教师是一种社会存在、关系存在,也是一种个体存在。过去,教师教育很多从外界的社会要求出发,主要考虑培养学生的问题,我认为,真正树立教师第一的概念,才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其次,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应该是问题先导,实践为重。要把我们的目光投入到学校场地中去,教师的个体成长才能够更加生动、形象,教师教育的学科建设才有了活水源头。第三,职后为重,不忘职前。一定要从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概念,来考虑职后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不能把两者割裂。第四,教师教育要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但是不应忘记教师的个体成长。个体成长更关注的是教师价值、心理和行为的改变。围绕课程变革,教师的价值改变、心理改变、行为改变,因此,职业发展和个体成长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的整合只有在特定的学校场合中,特定的时间内,才能够得以发展实现。

    教师教育要基于

    对现实问题的提炼

    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教师教育从一个问题、领域要变为一门学科,需要有哪些基本构成条件?我认为,第一个条件,需要有学科实体,这里面包括学科相应课程、教学内容以及相应的教学机构。第二个条件,要有学科特有的思想内容,比如,有没有属于自己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最核心的观点,有没有基本的研究方法适合学科建设,适合学科问题的解决和思考。有了这些,学科建设就有了底气和根基。第三个条件,还需要有学科的基本特点,能够体现人类认识的公共性。

    我建议,教师教育要想成为一门学科,至少要有两个逻辑起点:一个是理论的起点,另一个起点就是对于教育现实问题的观察、捕捉和提炼。当前教师发展中出现的待遇、职称,还有教师个体在工作中的瓶颈都可以是研究的起点。教师对于教育教学丧失激情,教师的积累不够以及教师的思维品质跟不上发展,都属于现实中的发展瓶颈。教师教育学科建设能够回答并解决这些问题吗?不妨立足区域经验,先从这里开始研究。

    教师教育不妨先从问题入手

    陈向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我们现在的教师教育还存在一种体系化的、强控制的思路。比如说强调能力为本,开发了很多教师的标准,指标,测量工具来培训老师,然后把教师的动作行为记录下来和学生的学业联系起来。其实,假设教师的发展有清晰轨道的思路,则阻断了多样可能性的涌现。实际上,真正的教育不论对学生,还是老师都有无限的可能性。这样,才会让从业者感到 有希望。就是说,他的获得成长是通过某些事件让他产生了洞见。

    这种所谓弱控制,其实有美丽的风险。控制的东西只是信念,需要不同的人在一起交流,在不同的理解中产生学习。

    今天我们谈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问题,但从我的经历来看,我希望能先从问题着手,先看有什么实际问题。职前教育的核心实践,可以把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比如说怎么提问,怎么答,怎么组织小组讨论,怎么指导学生开班会等进行训练。而对于职后一线教师,其实也很难理解学科建设的逻辑和体系。区别在于,职后教育因为教师有了丰富经验,可以从实践中反思,重点思考怎样把学科的理论、原理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没有学科知识基础

    难以成为学科

    饶从满(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讨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没有学科知识基础很难成为一个学科。

    作为教师需要什么知识,当老师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在现代的知识社会或者信息社会,这些内容有变化亦有不变。要在变和不变当中把握教师需要的核心素养。教师的素养是终身发展的,在职前阶段,在入职阶段,在职后各个阶段怎么要求,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教师的学习,是成人学习,有自身的学习方式和发展特点。中小学阶段的“学徒观察期”,对教师以后的教育教学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些东西值得研究。研究教师的学习和发展,是开展教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从国际比较来说,中国教师的继续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国外,比如芬兰,教师在职教育做的不算好,但学生成绩很好。所以说,重心放在哪个阶段,可能每个国家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一样。国外把重心放在职前教育,教师有研究能力就意味着有自我发展能力,不需要过多培训。职后教育阶段则更多创造环境,提供资源。我们需要思考提高培训效果,观察教师在什么时间发生转折,因为什么而发生转折,怎样有针对性地进行支持,这些是我们开展教师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师范教育与

    教师发展要并重

    王红(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常务副院长):目前国家对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对教育人才能够有专门的培养培育以及研究。这决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够更好促进教师队伍发展的基础。进行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一定要强调职前职后一体化。

    当前,整个教育发展形态发生变化,教育资源由过去的稀缺变为相对充分。师范生一毕业登上讲台,如果还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可能不能站稳讲台。变化之下,整个教师教育的重心要发生一种转变,即师范教育与教师发展并重。因为,师范教育与教师职后发展,是4年与40年的关系。重点关注对师范生的4年的师范教育,但对教师40年的职后专业发展不关注,不研究,不进行学科建构,是极为错误的。进行教师教育学科建设要抓的着力点和关键点在哪里?设立人才培养的学科与学位点是关键。我们应该把学科与学位点的建设作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要素。

    □文/本报记者 雷灵 整理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