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继承创新 心爱无痕 ——记青岛九中心理健康教育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发布时间:2018-06-27 14:21          作者:君子          来源:中国教育报         阅读:

    “对别人的孩子满面春风,对自己的孩子怒发冲冠……如何帮助我们这些优秀教师变身好爸爸、好妈妈,提高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提高每个教师的幸福感,是我们特别关注的问题。原因很简单,教育是一个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职业,当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作为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拥有阳光心态,就可以更好完成教师的角色使命,更能够给予学生真正的关于生命和生活的教育。每一位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既是工作者,也是被工作的对象。”日前,青岛九中校长马志平在与笔者谈到学校多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表达了对这项工作的解读和理解。

    熟悉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对“沙盘游戏治疗”都不会陌生,但很少会有人想到,沙盘游戏治疗最早的起源会与青岛九中有关联。德国人卫礼贤先生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不仅于1900年在青岛创办了青岛市首所学校——礼贤中学,而且也是首个将中国的《易经》翻译成西文带给西方世界的人,心理学家荣格先生作为卫礼贤的好朋友,在深刻领会《易经》思想的基础上,用系统观、正负两极转化等观点帮助来访者解读自己的问题,开创了对心理治疗有深远影响的“沙盘游戏治疗”理论。

    笔者:青岛九中创建之初就跟心理健康这么有渊源,请您介绍一下学校近年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

    马志平:青岛九中有着118年的历史,是全国百所百年名校之一,是山东省级规范化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包括王大珩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8名院士在内的大批优秀人才。学校以见贤思齐的文化传统、尊重包容的人文积淀享誉社会。早在1996年就有教师发表了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科研论文,1997年学校正式建立“心理咨询室”,其后不断探索改进,渐成规范。已开展并完善了个别咨询、小组辅导、班级辅导、心理讲座、心理沙龙、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制、科研课题研究等工作形式,心理工作的对象涵盖教师、家长、学生及社区部分单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不仅涉及学生的学习、人际关系管理、生涯规划、时间管理等内容,也涉及家长和教师的个人成长、亲子互动、夫妻关系,并且在教师生涯规划、压力管理、教师职业幸福感等方面都有开创性的工作。

    青岛九中是全市中小学中首个建立、健全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制,首个率先开展班主任心理沙龙活动——沙龙在山东省范围内作过经验交流,也是首个面对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学校(2002年的《青岛日报》曾大篇幅报道)。2017年学校整体搬迁至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新校址,硬件条件极大改善,为此,学校提出“不仅仅为学生的高中三年负责,更要为所有学生未来人生长远发展奠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要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常规化、制度化的状态,逐渐打造成学校的一种温润无声的文化,浸润每一位“礼贤人”的心灵世界,这项工作要为老师和学生激发出巨大的、去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

    笔者:如果请您总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基础,您认为更重要的是什么?

    马志平:重要的基础是组织架构与师资培养。青岛九中心理教研组成立于2004年,是青岛市中小学中较早成立的心理教育教研组之一,即便在不开课的时段,教研组仍保持每周举办教研活动,研讨案例、工作方式等,保证专业水准的有序提高;2018年初学校又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规划指导中心”,由14名成员组成,每个成员各负其责,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在2016年组织120余名教师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培训与学习,从学校校长到中层干部几乎人人都参加过国家、省、市等不同级别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每年夏天都会派优秀班主任教师或专兼职心理教师参加青岛市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及团组织的心理辅导员培训。目前,全校已有70余人通过了相应的考核,获取了各种相关的资格证书。学校也会派专兼职心理教师参加国家和省内外高水准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能力。

    300平方米的“心理辅导中心”,除了个别咨询室、团体辅导室等功能区室,还特别设立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专业督导的督导室——要保证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为健康且可持续发展、可持续为师生服务的专业人员,就要保证他们定期接受督导、定期完成个人成长课程,所谓助人者先自助……学校不能让每天都接收心理垃圾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为心理有问题的人。

    另外,学校工会定期举办教师心理拓展活动,让教职员工们在紧张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余,也能够乐享突破自我、团结协作的团队乐趣,情绪顺畅、感受丰富、表达真挚、同频共振,这是特别好的校园文化。

    笔者: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对其成效影响非常大,学校是如何做的?

    马志平:心理辅导中心更多承担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个别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我们在每个年级的楼上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分中心,方便学生多样化的心理辅导需要。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它的主渠道是学科渗透和班级管理,由班主任教师和任课教师完成,由专职心理教师提供心理技术支持。

    青岛九中循环开展职业教育、生命教育、青春健康教育、预防毒品和艾滋病教育、女性教育、合作与沟通等专题教育,通过这些专题教育活动,学生不断认识和悦纳自我、完善自我。班级管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班级管理有效的途径和方式。班主任教师根据班级发展的现实问题,不定期利用校、班会时间举办心理主题班会,有的优秀班主任教师每个学期能开出4节以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几乎每月一节。教师刘新颜在2015年春天开学的第一周,给学生们作了《星想心愿——老师给我发红包》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受到学生热捧,引发了《青岛早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今年高三班主任教师宋云给学生高考前作了《送你锦囊妙计》的励志主题班会,对学生迎考状态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班主任教师每学期的心理主题班会展示成为常规工作之一。

    任课教师在各自的学科教育及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尤其是生涯规划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几乎被所有教师在不同的学科上尝试。他们都会在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给予足够的关注,特别遇到学生上课情绪低落时,就会成为教师课后要追加的工作内容。例如,生物教师张秀霞所作经验交流《生物课里的心理味儿》、物理教师于景晔的全市公开课《物理,带你通向哪里》、专职心理教师王国香的全市名师公开课《你的资源》及在全市分享的《个别心理咨询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等……学校这些年已出示过心理健康教育1节全国优质课并获一等奖,6节山东省级公开课和优质课、12节全市公开课和优质课并获一等奖,是目前青岛市中小学中市级以上心理公开课、优质课较多的学校。

    笔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哪些创新性的探索?

    马志平:除了前面提到的若干个首位,近期工作的创新是“按需定制”的导师制。所谓按需定制,就是立足于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邀请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老师担任导师,组建导师队伍,集体研讨,为学生个体制订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如:学校针对山东省新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从指导新高一学生选学科6选3出发,结合心理特点普查,指导班主任教师将每个维度上类似的学生组成一个团体,根据学生个体和团体的发展阶段的特点,聘请不同的导师团队成员开展工作。高一某班的班主任Z老师,将本班出现焦虑症状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邀请一名心理老师、一名体育老师、一位化学任课老师(其在中学阶段经历过焦虑状态)及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共同组成一个导师团队,根据学生的群体状况,制订干预活动方案,带领学生通过放松、运动减压、团体支持等方式,快速安全有效地优化了这些学生的症状,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孩子的健康发展。

    在实施“按需定制”的导师制过程中,关键是要对不同特点的学生把握如下一些关键:恰当关注;重视偶发事件;严格保密,谨防对学生造成师源性伤害;科学解读量表;用发展眼光看待学生的问题等。

    “按需定制”的导师制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学校对此也寄予很大的期待,希望“按需定制”的导师制能够给学生更多个性化的指导,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持。

    心理健康教育要服务于每一位师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广大师生在各自的学习、生活中更充分地发挥潜能,享受教师职业生涯和学生学习生活的乐趣与幸福,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的众望所归。

        《中国教育报》6月27日刊06版校长周刊*人物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