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虚实之间 诗意盎然
    发布时间:2018-06-19 14:47          作者:张利娜          来源:中国教师报         阅读:

    执教内容:诗词鉴赏之虚实结合与想象手法 

    执教教师: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 张利娜

    特级简介:张利娜,河北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河北省模范教师、优秀班主任,“河北省名师张利娜工作室”主持人,现任教于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

    好课主张:高品质的思维成就高质量的语文课。高中语文课堂应该是思维碰撞之所在,没有深度思考的语文课堂是有缺憾的。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认识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从而提高思维品质。好的语文课要努力达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进而实现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以文本为依托,在多层对话中归纳、提炼,去粗取精、由表及里,达到举三反一、灵活运用的目的。

    欣赏诗词往往要借助想象之翼,体味诗人创作的精巧构思,跟上诗人思维的跳跃,在中国古典诗词的虚实转换之间,走进别有洞天的诗境。本节课主要通过几类诗词的组篇品读,学习古典诗词中运用虚实结合的技巧而成的几种经典创作和构思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加深其对古诗词乃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师:大家请看幻灯片(出示幻灯:齐白石先生的画作《蛙声十里出山泉》,该画作为齐白石先生91岁时,为文学家老舍所画),上面展示的是一幅水墨画,请仔细观察,那几个黑色的小逗号是什么?你能为这幅画作命个名吗?

    生1:蝌蚪,小蝌蚪找妈妈。

    师:很有童真童趣!除了黑色的小蝌蚪,大家还看到了什么?

    生2:还有水,应该是一条山间的小溪。师:很好,你能用这两个构图的要素为这幅画命名吗?

    生2:山溪蝌蚪图。

    师:还有么?

    生3:溪涧游蚪图。

    师:不错,比第一个名字多了一种动态美。

    师:把咱们的命名与“蛙声十里出山泉”对比一下,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理由。

    生4:我更喜欢“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个名字更让我们浮想联翩,由蝌蚪联想到青蛙妈妈,或是小蝌蚪顺流而下,会长成青蛙。“十里”的蛙声顺着山泉流出来,引人遐想,还很有诗意。

    师:解读得很到位,“山溪蝌蚪图”太写实了,限制了我们的想象,“蛙声十里出山泉”却能很好地引发我们的想象……

    其实这幅画的诞生过程很有趣,老舍先生先选定了“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句诗,让齐白石先生依诗作画。齐白石先生运用想象和虚实的技巧创作出了这幅经典之作。我们今天不谈这段文坛、画坛的佳话,而是要学习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的一个难点——想象、虚写以及诗词中常用的虚实结合表现手法。

    大家来看,这里面“蝌蚪”是实写,蛙声是虚写,由此大家对实写、虚写的概念是不是有一些认识了呢?我们一起来明确一下虚实的概念。

    (出示幻灯)“实”: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境,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虚”: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情感、设想、梦境等,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学生齐读)

    师:我们看到,虚写的手法离不开想象。其实,高中所学的诗歌运用虚写手法的例子有许多,大家能找出哪些运用想象和虚写的典型例子?为尽快聚焦,我来给大家指定篇目: 第一篇,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你能背诵这篇诗作里典型的想象和虚写的句子吗?(出示原文)

    生5: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师:你为什么选了这句?

    生5:因为这是李白梦到的,写的是神仙世界,是他想象的景象。

    师:很好!梦中之境,神仙世界的确是超越现实的想象,想象的翅膀可以带我们从现实飞向天宫。

    第二篇,李煜《虞美人》,请你找出这篇诗作里典型的想象和虚写的句子。(出示原文)

    生6: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师:说说你选这句的理由。

    生6:过去的宫殿应该还在吧,李煜在想象过去,应该是虚写。

    师:不错。回忆过去,确乎不是眼前所见之实,想象的翅膀又带着我们从现在回到了过去。

    第三篇,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请你找出这篇作品里典型的想象和虚写的句子。(出示原文)

    生7: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师:说说理由吧。

    生7:“遥想”说明苏轼在怀想历史,想象三国英雄周瑜的功绩,所以是虚写。

    师:非常好!回溯想象历史之事,想象的翅膀又带我们从现在回到了遥远的历史。

    第四篇,柳永《雨霖铃》,请你找出这篇作品里典型的想象和虚写的句子。(出示原文)

    生8: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师:你为什么选择了这句呢?

    生8:“念去去”表达的是,想着离开以后,要面对的前路是千里的烟波,不可知的前路,是想象的。

    师:很好,你再找找还有没有与这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生8:还有这篇最有名的句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都是在想象离别后的痛苦。

    师:说得很棒!还未分别,已经开始想象别后的情,想象的翅膀又带我们从现在飞到了未来。

    我们不妨做个小结——课本中学过的运用虚写和想象的手法出现较多的形式主要有四种情况:(出示幻灯)梦中之景、过往经历、历史之事、未来设想。

    师:诗歌作为最简练、最精粹的文学样式,正是由于虚实结合的巧妙运用,才在有限的文字中实现了过去、现在、未来不同时空的组合,从而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更深远的诗境……下面,我们不妨在刚才的基础上再来进一步探讨诗词中“虚实结合”手法构思的几种经典方式,从关注诗人构思的角度学会“几类诗”的鉴赏。

    师:诗歌总要将虚写的手法和实写交织融合在一起,才能更好拓展诗境,展现更丰富的内涵,现在我们就组篇分类来鉴赏几组诗,不做细致的逐一赏析,只把重点放在体会这些作品运用想象及虚实结合手法构思的特点。我们先来看三首诗:(出示幻灯)李白《越中览古》、刘禹锡《石头城》、刘禹锡《乌衣巷》。

    师:从题材上看,大家看看这三首是什么诗?

    生(齐声):怀古诗。

    师:如果你是一位诗人,登临古迹,万千感慨你会怎样落笔?从诗句写眼前所见还是追怀历史的角度,选出以上三首诗中与其他两首不同的作品,并说明理由。自己先读诗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独学之后,小组讨论)

    师:我们请小组代表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9:我们选的是李白的《越中览古》,因为李白的这首诗前三句都是写历史上的事,勾践灭吴后的胜利景象,最后一句是写眼前的破败景象。三句写历史,一句写眼前。后面刘禹锡的两首,感觉都是在写现在的景象。

    师:这组同学对这三首诗解读得很到位。那追问一个问题,《越中览古》 中运用的最典型的手法,也是怀古诗最常用的手法是什么?

    生(齐声):今昔对比,借古伤今。

    师:确实如此。《越中览古》中眼前古迹为实,想象历史为虚,借助想象和虚写完成了在现实与历史之间的镜头切换,诗歌内容更丰富。刘禹锡的两首诗好像句句都在写眼前,你能感受到今昔对比吗?

    生10:好像有,因为诗中各有一个句子“淮水东边旧时月”“旧时王谢堂前燕”,好像都能联系起曾经的历史。

    师:非常好!“旧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堂前燕”也曾寄居于王谢豪门之中,两个沟通古今的典型意象让读者自己在想象之中完成今昔对比,这种“以实衬虚”的构思刘禹锡用得异常巧妙。

    总之,咏史怀古类作品借助想象和虚写的手法实现了在眼前、历史两个时空的穿梭组合,丰富了诗歌内容,拓展了诗歌意境。看到咏史怀古类作品,大家要多考虑这种题材作品的构思模式,帮助理解作品。

    好,下面我们来看第二类作品:(出示幻灯)王昌龄《送魏二》、李商隐《夜雨寄北》。

    师:从题材上看,大家看看这两首是什么诗?

    生11:第一首是送别诗,第二首不太确定。

    师:第二首是怀人类作品。

    如果是你,面对“黯然销魂”的离别,除了写眼前的依依不舍,你还会写什么?可以想象《雨霖铃》除了“执手相看泪眼”外,还写了什么?

    生12:想象别后情景。

    师:看看这两首作品中有没有与之相似的构思?同样要求,自己先读诗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独学之后,小组讨论)

    师:我们请小组代表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13:《送魏二》中“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应该设想未来离别后的场景;《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愁听清猿梦里长”应该也是想象未来重逢的情景,与《雨霖铃》里“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相似。

    师:非常好,请大家熟记送别诗中常用的“设想未来”的经典构思方式。这类作品同样是借助想象和虚写的手法实现了在眼前、未来两个时空的组合,丰富了内容,拓展了诗境。

    我们来看第三类作品:(出示幻灯)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除夜》。

    师:从题材上看,这两首是典型的“羁旅思乡”类作品,对比一下这两首诗有哪些共同点?自己先读诗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独学之后,小组讨论)

    师:请小组代表发言。

    生13:都是“羁旅思乡”诗,都是因为“节日”更想念家乡亲人。

    生14:都写出了漂泊在外的痛苦,形单影只。

    生15:都写了家里人想念自己……“想得家人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师:很好,这类作品我们可以把它叫作“己思人,偏说人思己”的经典构思方式,借助想象和虚写实现了在羁旅孤馆的实写和想象家中亲人在思念自己两个空间的交错组合,这份思乡之情就愈加含蓄蕴藉、悱恻动人。大家要关注羁旅思乡类作品中这种虚实结合的经典构思。

    师:好,这节课难点我们处理完了,还有最简单的一种虚实结合的构思方式,那就是借梦抒怀,大家请看屏幕:(出示幻灯)苏轼《江城子·记梦》、辛弃疾《破阵子》、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师:请大家齐读写梦的句子。

    生(齐声):“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铁马冰河入梦来”。

    师:很好。第一首写苏轼梦遇亡妻王弗,第二首写辛弃疾梦回年轻时征战的沙场,第三首写陆游同样让铁马冰河来入梦,都将现实的苦痛与梦境得偿所愿结合起来。记梦是最简单的一种虚写和想象手法,现实与梦境的交错也是古诗虚实结合经典方式之一,借梦抒怀使诗词内容丰富了,诗人心中的渴望也愈发强烈清晰。

    师:我们不妨再做个小结:正面是实写,则侧面为虚写;今日是实写,则忆昔为虚写;当前是实写,则未来为虚写;说己是实写,则对方为虚写。总之,客观是实,想象是虚。虚实结合手法的使用,可以丰富诗歌内涵,拓展诗歌意境,还可以使诗词表达委婉含蓄,抒情蕴藉深远。

    师:最后,我们也要学以致用,请运用今天所学虚实结合的手法及古人的构思方法,写一个送别或怀人的小语段。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