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走进新时代,践行新德育 ——贵州省余庆县中小学“小菜园·大德育”活动解析
    发布时间:2018-05-14 16:55          作者:唐 勇          来源:中国教育报         阅读:

    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给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贵州省余庆县教育局践行全新的德育模式,即“小菜园·大德育”实践活动,为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小菜园”的“小”

    面积小,便于实施。通过利用荒芜空地、采取“农户+租赁”和争取社会支持的形式,余庆县已有75所学校建立了面积大小不等的“小菜园”,累计面积130余亩。高坡小学利用教学楼、运动场等附近的空地建立实践基地;什字小学以300元每亩的价格租用农户耕地作为劳动实践基地;太平小学还争取到构皮滩供销社支持,将其柏果山茶园作为校外实践基地……绝大部分学校“小菜园”均在一亩左右,最大面积不超过两亩。这种小面积的“硬件”要求,使全县除城区以外的所有学校都有了自己的“小菜园”。

    对象小,便于塑造。“小菜园·大德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因年龄小、可塑性强,为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提供最广泛的人群基础。

    “自从建了‘小菜园’后,学生通过体验劳动乐趣,懂得付出才有收获。在生活和学习中,懂得关心同学、集体荣誉感强,家长们都说孩子变了。”县教育局局长毛勇认为,“小菜园·大德育”实践活动使许多学生“脱胎换骨”。

    目标小,便于操作。“小菜园·大德育”实践活动对学生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很小,看重循序渐进的点滴变化,特别是自信心的树立和美好情感的培养。“南瓜、辣椒,新鲜上市,不甜不嫩不要钱!”去年9月的一天,几个学生抬着他们种植的蔬菜一边吆喝一边往食堂走去。原来,这是构皮滩中学食堂对“小菜园”种植出的蔬菜进行回收。“太有收获了,今天我们的菜卖了50元钱。”八(6)班学生杨修近乎喊道,卖菜的收入全部作为班费,随着班费的增多,学生的成就感越来越强。

    “大德育”的“大”

    育人功能大。在劳动中实现培养感情、实践锻炼、劳动教育、生产收获等,让学生明白德育就在身边。大乌江中学的教师用“小菜园”种出的白菜给学生包水饺,当热腾腾的水饺端到面前时,他们高兴极了。许多学生悄悄留了几个放到饭盆里,要带给家人尝尝自己的劳动果实。

    陶冶功能大。通过打造“菜园农耕文化”,培养学生志趣,陶冶学生情操。凉风中学“小菜园”占地面积十二分,分为12块,文化布置均以“十二生肖”定位,因此取名“生肖小菜园”,每个菜园都立有生肖牌,并注入了传统文化元素,既是“菜园”,也是“学园”,更是“乐园”。太平小学结合茶文化在“小菜园”内开展了“春天的颜色,芳香的味道”课外实践活动,请专家给学生上茶文化课、举行师生采茶比赛等,并通过采茶“小金手”“小银手”“小铜手”的评选和奖励,激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安全功能大。“小菜园”在课间、节假日、寒暑假开放,正好覆盖了对学生的监管盲区,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一到暑假我们就担心孩子的安全,学校假期利用‘小菜园’开展教学实践,我们就放心了。” 在外打工的大乌江镇新场村村民田茂江通过电话,对凉风中学开展“小菜园·大德育”实践活动表示支持和感谢。

    宣传功能大。经过半年创建,现在各校的“小菜园”或小桥流水或鸟语花香或绿树成荫或果实累累,千园千面各有特点。凉风中学、龙溪小学的“小菜园”均建有假山、水池、小瀑布和灯光,灵气十足。特别是假期的晚上,周边群众会前来参观拍照,“拍客”们晒出照片后又不断引来校友前来留影。“小菜园”使许多人目睹了“最美的风景在校园”,为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小”中有“大”新模式

    丰富了德育内容。“小菜园·大德育”实践活动丰富了德育内容,扩展了德育内涵,为德育活动开展提供了“余庆模式”。龙溪中学定期在“小菜园”开展专题教育,让学生明白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创新了德育形式。在德育形式上,“小菜园·大德育”实践活动把“单向灌输”变为“多向交流”,把“平面教育”变为“立体活动”,把“包办代替”变为“自愿选择”。龙溪小学把自然课、劳动课、主题班会搬到“小菜园”,摈弃了以往单纯的“以书本为中心”的德育模式,结束了“枯燥德育”的历史。

    拓展了德育功能。“小菜园·大德育”实践活动在发挥德育功能的同时,为思想品德教学以及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提供了安全保障。敖溪小学“小菜园”被确定为贵州省“雨露家园”劳动实践基地,该校规定留守儿童优先参与“小菜园”管理。留守儿童多数是寄宿生,放学后就在“小菜园”自行劳作,精心“照顾”农作物……“小菜园·大德育”实践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帮助他们安全、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系贵州省余庆县教育局)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