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从“痛点”中发现合作学习新样态
    发布时间:2018-04-24 12:09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教师报         阅读:

    主持人:褚清源 《中国教师报》记者

    嘉  宾:陈静静 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郑艳红 上海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

    王红顺 河南民办教育共同体理事长   李启书 四川省遂宁市遂州外国语小学校校长

    靳俊良 河南省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校长   王  超 河南省郑州经开区六一小学校长

     

    主持人:课堂教学改革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享受着合作学习的“红利”,课堂活了,学生更自信、更善于表达了。但是我们看到,合作学习也存在着一些隐忧,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我想问各位,在课堂上观察到合作学习的痛点有哪些?

    李启书:合作学习提出后,课堂上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亮点。学生通过交流、合作、碰撞,呈现出自己的亮点,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正因为如此,合作学习好像成了“包治百病”的良方。但是,有时用得太多了,也会出现问题,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在执行时,可能看到的是合作学习外显的东西,而没有把它放到真正起合作学习作用的层面上,开发合作学习的功能。我们不要单单从合作学习中寻找答案,而要把合作学习在助力学生成长方面的意义无限放大。

    王红顺:合作学习就像药品,我们放大了它的功效,而忽视了它的副作用。

    第一,正常情况下,合作学习需要的时间比传统讲课时间要长。如果所有的内容都这样做,而不考量其价值,就会出问题。

    第二,有时真理在少数人手中,小组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代表小组发表意见。但这也可能是错误的,部分学生的正确观点没有表达的机会。

    第三,合作学习还有一个副作用,没有处理好个人思维、他人思维、群体思维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合作不仅是为了达成共识,更重要的是弘扬个性、表达不同,这样才是一种创新。

    靳俊良:课堂上最精彩的点是什么?是教师展示还是学生展示?其实,真正的精彩是生成,这种生成只能在深度、科学的学习共同体中才能出现。这也正是我们学校为什么要加强微小组建设的原因。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6人小组中当展示不够等问题出现后,我们将其变成3人小组,甚至发展到今天的两人师徒结对的微小组。

    我们学校践行“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其中“三环”指的是“预学、研学、固学”,在加强微小组建设中我们发现,“预学”环节的展示目标和预学的内容效果不理想,预学不达标,整个课堂的目标就难以达成。经过几番思考之后,我们把“目标展示”变为“作业前置”,要求这堂课的预习作业在上课之前全部完成,如今这样的做法初见成效。

    陈静静:一直以来,我在研究一件事——学生到底是怎样学习的,是在独立情况下,还是与同伴在竞争关系中学习效果好?

    如何达到这样的目标?我所采用的方法是做课堂观察员,从观教到察学,坐在学生的一边,研究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学习状态好,什么情况下学习状态不好,这样就能更加清晰我们能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学习材料、学习机会、学习伙伴。无论是叫合作学习、学习共同体,还是叫协同学习,我们都要想办法打开每个学生学习的“黑匣子”。

    主持人:有人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问题总归要寻找解决的方法。大家对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法?

    王红顺:合作学习时间较长的问题如何突破?

    第一,精选合作学习的内容,设置主干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合作的议题不能碎片化。

    第二,合作学习需要策略。合作学习有许多技巧和策略,教师在课堂上究竟植入了哪些策略,运用了单一策略还是多种策略相结合,这影响着合作学习的效果。

    第三,合作学习需要工具。比如,思维导图、六顶思考帽等。工具就是生产力,合作学习是一种生产关系。生产力要和生产关系匹配,将新的工具植入合作学习。

    郑艳红:合作学习只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成绩吗?其实这远远不够,我们要研究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还要思考自己作为一个怎样的教师的问题,是碌碌无为还是找寻自己的价值?

    我从来没有严格规定学生小组到底是几个人,一开始是5个人,其中一人是组长。后来是6个人,学生说时间太短,分享时间不够。于是又变成了4个人、3个人,U型也变过,到最后,学生觉得还是4人小组最合适,于是确定下来——这是学生和我一起研究的结果。

    教师不变,课堂不变,学生不会变;反过来说,学生变了,课堂变了,教师也会变。变化之后再想回去都不行了,因为你们已经走上了课堂的“高速通道”,这个时候教师和学生的幸福感就会非常强。

    王超:我们谈到许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其实许多教师主要研究的也是这个。但教师应该先研究怎样放下姿态、调整自己的心态与学生合作,当师生关系融洽,不用做太多工作,学生自然会学习。

    如果想让学生真正走向合作,尊重是一把很好的钥匙,会帮助我们打开学生“心灵”的锁,打开我们与学生合作的大门。

    陈静静:我与郑艳红老师很早就认识。起初,她教学能力强,学生考试成绩很好。作为高中教师,郑老师很怕学生成绩不好,所以她每天都把最重要的知识点总结一遍,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她,一个知识点都不能漏掉。

    但一节课下来,学生们都感觉很累。后来,郑老师开始反思,并下定决心:我要成为和学生一起构筑幸福班级的人。于是,她对自己进行了全面重构,许多事情与学生一起商量。比如,课堂转型过程中,小组中设立组长职务,有学生说组长太限制自己,于是选择取消。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同盟关系,有了同盟,教师不用听专家怎么说,只看学生怎么说,看学生怎么表现,这就抓住了根本。

    李启书:教育中的许多事情没有那么明确的评价标准。无论是合作学习的哪种样态,我们都必须明确:做的这项改革,到底是为了什么?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考量出发点——“真诚”,在我们学校,无论我与谁探讨问题,我都会问他,你是出自真心的吗?

    其次是方法论——“懂”。对学生而言,学习共同体最核心的理念就是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我们要去感知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最适合他们的。只有对学生进行研究,不断了解他们,才能找到更适合的方法。有了方法,我相信合作学习的任何一种样态都是崭新的,这种新是从内心出发,因学生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呈现出创新。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