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用生活的眼光看美术
    发布时间:2018-02-09 13:59          作者:admin          来源:山东教育报         阅读: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艺术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美术课当然也不例外。结合学生心理特征,运用生活经验,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在提高美术课堂学习效率方面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诱发生活联想,营造趣味课堂

    低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导,造型能力差,往往很难处理好画面关系,存在构图偏下、主题形象小、没有遮挡关系等等问题。教师直白地告诉学生时,他们一般不会接受,因为儿童不在乎构图是否饱满,而是愉悦自身的趣味。教师要根据画面的不同给予学生良好的建议,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诱发生活联想,便可事半功倍。在《神鸟变树》一课的辅导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个极内向的孩子很不自信地看着自己的作业,他已经不想再画下去了,他画的那棵树很小,整张纸基本都是空白。我问他:“你画的树为什么这么小?”“它是棵小树苗。”“那我们给它画上大树妈妈好吗?”当他看到大树的轮廓时显得异常兴奋,拿起彩笔继续画起来。妈妈是孩子生活中无比亲切的形象,在画面上以树的形象出现诱发了儿童的生活联想。这种联想可以启发形象思维,促使孩子继续画下去,画面自然也就会丰满。我经常指着空白的地方对学生说:“这里要是有几只小鸟在唱歌就更好了!你觉得呢?”“小朋友手里牵着气球该多高兴呀!”“喜羊羊也来做游戏就更热闹了!”此时学生会迫不及待地去表现。不同的生活经验会产生不同的联想,相应产生风格迥异的画面。儿童体验成功感的同时呈现了妙趣横生的课堂。

    二、运用心理特征,创设自主学习氛围

    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强,利用这一点适当采取激励措施,能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方法。在手工课上,经常有一部分学生在教室里忙碌地穿梭在同学之间,他们是受同学们尊敬的“小老师”。学习手工制作时,教师无法在第一时间亲自辅导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那些得不到及时指点的儿童会在焦躁的等待中失去学习兴趣,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小老师”应运而生。老师在组织教学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规定在老师示范第一遍后能学会的就可以当小老师了,再由他们去教周围的“徒弟”。谁的徒弟多,谁的功劳就大。三年级《六面怪脸》一课,我只演示了最基本的制作方法,难点处稍微强调。每个孩子都屏住了呼吸瞪大了眼睛看着,最后有一半的学生第一遍就学会了。他们就如星星之火,用了不到五分钟的光景教会了身边的同伴,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小老师”的产生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为善于观察、领悟性强的孩子创设了发挥潜质的条件,为全体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三、提炼生活元素,培养观察意识

    美术中要抓住生活的细节,有目的性、持续性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在一些主题创作课上学生很头疼,他们觉得没有生活素材。我给他们看《皮德生活漫画》中一幅叫做《灵感的源泉》的作品,设计师苦苦思索帽子的创意。结果工夫不负有心人,他发现生活中的纸篓、鸟笼、茶壶之类都可以变成帽子。漫画固然让人忍俊不禁,却阐释着不变的真理——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在美术课上,我努力挖掘教材中与生活相联系的点点滴滴,让学生能在课件里看见自己,看见自己的校园、老师、家长,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去创作,带着热爱的情感去画画,就不难了。如三年级上册《老师您好》一课,我拍了大量学生上课时的照片。当他们看到自己喜欢的老师就惊讶地叫起来:“看!那是体育老师!”“那是英语老师!”此时,照片已经将孩子的回忆带入到生活中。他们会想起英语课上的新单词,体育老师健壮的身躯,音乐老师曼妙的舞姿,画笔下自然能够表现出生动的场景。再如《线的秘密》一课,我在校园里拍了很多富有线条变化的风景照片,学生一眼就认出了天桥的台阶,广场的地砖,教学楼的楼梯,校园里的一草一木皆有线条存在。当他们在课后置身此景时,会由无意注意变成有意注意,久而久之,让学生慢慢变成一个善于观察的人,练就一双能发现美的慧眼。

    四、发掘生活经验,突破课堂难点

    有人说:“一个善于灵活运用生活经验的人,一定是富有创造力的。”可是在课堂中,生活经验往往被遗忘。我曾在一次交流活动中听过《会走的小人》一课。教师了解教学目的,重点讲解人物形象的变化,教学形式多样,作业效果却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疏忽了那两个要放手指的小孔。怎样让平面的人物形象会“走”?很简单,在身体下面挖两个孔能伸进手指去就行了。可这个孔的大小程度学生却很难把握,外缘也不容易剪整齐,是本课的难点。当我讲本课时,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只问了一句:“仔细想想,你手中的哪样物体和手指一样粗细?”“彩笔!”随即不用多说,学生纷纷将彩笔竖起来描出了一个圆圈,剪下来,留下的孔刚好伸进手指去,难题迎刃而解。很多制作中都需要打孔,如《旋转卡》《风铃响叮当》《拼音卡片》等等,在没有专业打孔器的情况下,小孔不美观很影响制作效果。为此,孩子们发明了“简易打孔术”:先用钢笔戳个小洞,再用铅笔头转一转,打出的圆孔既漂亮又实用。这些小窍门来自生活经验,在美术课上得到进一步完善后又服务于生活,不断的积累为加强学生创造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用生活的眼光看美术,美术会更亲切;用美术的眼光看生活,生活会更绚丽。让我们取生活之源,浇灌课堂这片苗圃,定会开出鲜艳的花!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