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区域课改如何对接新时代
    发布时间:2018-01-23 13:54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教师报         阅读:

    区域课改如何对接新时代

    《中国教师报》区域课改研究中心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教育如何为解决世界教育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教育如何引领世界教育发展潮流?中国教育如何为世界教育发展提供标准?

    这些重大的问题落在区域教育层面,就共同指向了一个问题:区域课改如何对接新时代?

    教育局长如何“生命定位”

    人与人相比,最大、最根本的不同是什么?我们认为,比较容易为大家忽略的核心是4个字——生命定位。

    伟大的教育家一定有其生命定位。张伯苓的生命定位是教育救国,陶行知的生命定位是用学校文明推动社会文明。

    就一个人而言,有没有生命定位是大不一样的。没有生命定位或定位不明确的人,其生命容易摇摆不定,为外物所动;有明确而高尚生命定位的人,其生命方向坚定不移,会整合所有的资源、集中众多的智慧完成其使命。

    就县域教育局长而言,同样是勤勉地做了7年教育局长,为什么有人不仅快速提升了区域教育的办学条件,而且有效推动了区域教育的内涵发展;而有人仅仅是改善了硬件,并没有培养出优秀的校长、教师队伍?同样忙碌、同样努力、同样付出,为什么成果却大相径庭?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开会、布置工作、改善办学条件、培训校长与教师……这些对于县域教育局长来说,都是常规性工作。在做好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还能挤出时间读几本书,这已经是优秀教育局长了。如果说,做好这些看得见的常规性工作是“阳”的话,那么这些优秀教育局长忽略了“阴”,这正是从优秀难以走向卓越的秘密所在。

    用一个更通俗的比喻,这里所说的“阴”“阳”,可以看成一个十字架:横线是“阳”,上面的都是看得见的常规性工作;竖线是“阴”,上面有看不见的三个核心内容——教育情怀、教育思想、教育使命。《道德经》告诉我们“有无相生”,“大有”生于“大无”。就教育而言,有形的卓越成果均来自于无形的教育情怀、教育思想、教育使命。这就是真相。

    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区域教育主政者,教育局长必须要提升生命定位意识,寻找并确定自己的生命定位,这既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更是对教育事业负责。

    用什么培育中华创才

    未来世界一定是由创造性人才主导的。换言之,未来中国最需要的是“创才”。这里所说的未来,绝不是遥远的将来,而是包括现实的未来,因为未来已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洪流正裹挟着我们前进。创新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这种创新不仅仅涉及技术创新,而且涉及大量的制度创新、思想创新等。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着学业过剩现象,以死记硬背获取标准答案及高分数为唯一目标和价值取向,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只会满足于获得标准答案和高分数的人。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认真、勤奋、刻苦的品质,但我们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担当精神等方面做得还不够。所以,学生创造精神与能力相对弱化的状况必须尽快解决。

    谁来培育中华创才?如何培育中华创才?这绝不是在学校开设“创客教育”课程就能解决的问题,因为“创新是不可教的”。

    就创才培育而言,有一项事实一定不能被忽略:儿童原本就具有创新能力,换言之,创新素养绝不是外在于学生生命的。

    创新不可“教”但可以“育”。“育”意味着自主、激励、唤醒。这就像农村的压井一样,灌一瓢引水是为了把地下水引出来,绝不能一味地灌水。这恰恰是当前教育最需要改变的。学生的创新、智慧就像地下水一样,本就存在于他们的生命内在,只不过或多或少被后天的诸多因素“堵塞”了,需要的只是“疏通”“唤醒”而已。

    培养创新能力就像治理一条污染的河流。治标的方法是派人捡拾河道里的塑料袋等垃圾,治本的方法是关闭河流上游的化工厂,标本兼治的方法是既捡河道里的垃圾又关闭化工厂。

    就儿童创造力的河流治理而言,“上游的化工厂”意味着扼杀儿童天性的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意味着违背儿童天性的教育观念,意味着追求标准答案的考试评价制度,意味着对儿童心灵世界的无知……

    所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从根本上讲,必须保护儿童天性。不伤害、压抑儿童的天性,让儿童成为自己,才是培育创才的根本之道。

    课堂究竟怎样“革命”

    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进行彻底的课堂变革,用教育部长陈宝生的话说,就是进行“课堂革命”。

    为什么要“课堂革命”?因为当前一些地区的课堂严重偏离了“道”,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背离了时代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一阴一阳之谓道”。任何事物都有阴阳属性。教与学、教与育、管与理、师与生都是一对阴阳。阴阳失调就违反规律,就会出问题。在我们看来,“课堂革命”意味着四个“乾坤大挪移”。

    一是教与学的乾坤大挪移。教师满堂灌的教学之所以饱受诟病,就是因为违背了教为学服务的基本常识,甚至走向了这个常识的反面。所以,要从“教中心”走向“学中心”。

    二是师生关系的乾坤大挪移。教师的价值因学生的发展而存在。当现实中教师没有了“传道”,却依旧“尊严”着,教育就走向了反教育。当学生见到教师不再是“老鼠见到猫”,新时代所需要的基于师生地位平等的共创型师生关系才会出现。

    三是教与育的乾坤大挪移。一些学校里教导多、教训多、训练多,唯独教育少。与教学相似,我们“教”得太多,“育”得太少!合道的教育应该是“多育少教”。

    四是管与理的乾坤大挪移。教育从来都是一个有生命的系统。与教学关系、师生关系、教育关系的改变相匹配,管理关系也必须调整,从管控型关系向民主型、共创型关系转型,或者说,从“管理”走向“理管”。

    中国教师报曾将课改大致分为三代。第一代课改是通过调整、改进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实现从低效到有效的跨越,改变的是课堂结构;第二代课改实现了从“教中心”到“学中心”的飞跃,改变的是教与学的关系;第三代课改在此基础上摆脱了知识对教育的束缚,不再过度纠缠于课堂技术,而是以“人本”为基石,构建全新的课堂规则和形态,更加强调生活内容和方式,更加关注生命状态和质量,改变的是教学的意义。

    从改变课堂结构到改变教学关系再到改变教学意义,这样的研判是对众多学校课改实践的引领。改变教学意义意味着课堂教学不再以知识掌握为目的,而是以知识为手段,实现智慧的增长,即“转知成智”。

    在我们看来,课堂变革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的课堂变革指向“术”,第二层面的课堂变革指向“理”,第三层面的课堂变革指向“道”,其核心是教学关系、师生关系的性质发生了质变,教学关系基于平等走向了“共创”——师生共创、生生共创。

    中国特色教育如何创建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在中国全面崛起的时代背景下,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中华民族必然伟大复兴,中华文化必然全面复兴。这是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衍生教育自信。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在学习、参照西方,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无可厚非。我们应该向国外学习,但学别人是为了“做自己”,而不是迷失自己。如果指导中国基础教育的理论主要是学习西方国家的,我们拿什么与国际教育对话?我们用什么引领世界教育?如何为解决世界教育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特有而丰富的教育思想。这是我们的文化自信。基于此,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让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回归中华文明很难吗?其实,很简单。比如,课堂变革的核心在于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这些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曾经表达过。

    《易经》蒙卦是这样说:“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说出了究竟谁才是教育的主体。现在的教育通常是教师要学生学,家长要孩子学,结果把教育的主体颠倒了,导致学生不想学,学得痛苦,教师教得也痛苦。

    创建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必须提升教育层次。我们把教育分为三个层次:低层次教育指向技能,中层次教育指向思维,高层次教育指向人格。这里的“人格”就是“心性”。教育的核心在哪里?在心性。一个人长大以后,所有美德都是心性的显现,比如慈爱、自信、克制、淡泊、乐观等;所有问题也都是心性的显现,比如贪婪、投机、胆怯、冷漠等。所以,一切问题都出在“心”上。如果对基础教育的成败得失有唯一判断标准,那就是心性。

    在这方面,中国传统教育是有优势的,因为教育即“传道,授业,解惑”,最重要的是传道,而传道的载体和指向就是“心性”。这样的改革,顺应了中华文化复兴的大势,必将创生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中国教师发展方式怎样升级

    为什么许多教师努力成长,却难有突破?因为模式不对!

    中国教师成长正面临亟待突破的困境:聚焦于学科教学的教师培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但对教师使命缺失、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大、幸福指数低的严峻现实基本上束手无策。如何让教师像教师那样去工作?这是时代对教育人的诘问!其实,对于中国教师职业成长来说,当前最重要的不是方法的优化,而是方向的调整。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培训都指向了学科专业、班级管理,却缺乏对教师内在人格完善的深入探索。所以,指向学科专业素养提升的教师发展方式亟待升级,中国教育需要一场“教师成长的革命”。

    教师真成长=学科专业素养+生命觉悟素养+儿童研究素养。我国教师成长的偏颇在于:注重前一种素养,而忽略后两种素养。

    所以,中国教师发展方式亟待升级。其基本模型可以定位于“一个核心,两个基点”:以生命觉悟素养提升为核心,以学科专业素养和儿童研究素养提升为基点。这正是打破教师成长困局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升级后的教师发展方式将重塑教师培训。基于中国教师培训重视学科专业素养,相对忽略生命觉悟素养、儿童研究素养的现实,中国教师报探索出一套支持教师生命成长的体验式课程——《教师生命成长工作坊》。前不久,该课程先后在河南、山东、河北试水,受到学校、教师的好评。其实,这样的探索在一些学校已经开始。比如,已经有学校将企业培训机制导入教师成长体系,植入大量体验式活动和游戏,培训焦点从知识走向目标,培训方式从传授变为引发,培训功能从传授知识技能变为认识生命真相。

    这种教师培训内容与方式演绎了一种“正在发生的未来”。这样的教育小事件或许将拉开中国教师培训转型的序幕,必将成为中国教师发展方式升级的星星之火。

    在升级教师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好教师也需要重新定义。正如有专家所说,如果说19世纪和20世纪的好教师都是“教的专家”,那么21世纪的好教师则必须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者”。

    乡村教育如何拉动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乡风如何文明?治理怎样有效?这些都离不开农民文明素养的提升,离不开乡村教育的助力与引领。

    我们曾经问过许多乡村学校校长一个问题:你们学校的最大优势是什么?有的说是教师敬业,有的说是领导、家长重视,有的说是推行课改……在我们看来,就一所有课改基础的农村学校而言,其最大的优势是乡村学校。因为,当下的中国需要乡村教育的典范,但相对于城市品牌学校而言,乡村品牌学校实在少得可怜,也就是说,同样创建走向全国的品牌学校,乡村学校需要突破的成本远远低于城市学校。

    如何用乡村教育拉动乡村振兴?核心只有一句话:让乡村学校成为乡村文明的策源地。

    让乡村学校成为乡村文明策源地有三个关键点:一是不留退路地推进课改。推进课改,才能激活课堂,激活课堂才能激发师生,才能改变学校发展方式,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阅读。引领儿童读好书,才能为乡村儿童的生命成长奠定精神底色,才能通过书香校园建设带动书香家庭建设,逐步让阅读成为越来越多的农民的生命方式。三是满怀信心地推进“三亲教育”,即亲父母、亲乡土、亲自然。乡土是乡亲、乡味、乡情。如果乡村学校一味地教儿童学城市,他们能真心热爱家乡吗?如果培养的学生不爱自己脚下的土地,将来能爱国吗?

    乡村振兴战略对于乡村学校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志于创建乡村教育示范区的教育局长,你们准备好了吗?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