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课堂教学“智”“趣”共生
    发布时间:2017-12-27 11:29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教育报         阅读:

    苏州市吴江区桃源小学是一所地处偏远农村的学校。学校参加了苏州市“教是为了不教”教改实验,旨在构建基于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的智趣共生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引导和促进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
      “智趣共生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抓住小学生学习的“趣”之动力要素和“智”之智能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使学生的学习实现“趣”与“智”相互生成、相互促进,兴趣情感和智慧潜能都得到充分激发。

      桃源小学在教改实验中,从教学过程的课前、课中、课后、课外四个主要环节入手,在实践中探索构建基于“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的智趣共生教学模式。

      课前预习: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前学习、尝试探究

      在上课前,教师从学生的年龄、个性和智能特长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指导学生自主预习教材,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为了帮助学生自主预习,提升预习的效率,教师依据学生发展的需求,提供多层次的预习设计,帮助他们确定目标、发现问题、尝试探究,享受学习的无限乐趣。

      例如,语文学科采用自主预习七步法(注拼音—标小结—熟读文—划词语—查注释—观拓展—会质疑),从小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养成勤查字典、注重拓展、独立质疑的好习惯。尤其是拓展类文章的阅读不可忽视,它会让学生的思路变宽,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数学学科可以开展课前小调查、智趣小论文、解题小能手等尝试自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找到相关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英语学科以APP软件学习为抓手,在手机上听听、读读、练练、做做,在玩乐中走进学习的情境。

      课中讨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合作讨论

      在课堂上,我们从课标出发,依据学生不同的认识水平,创设多样的问题情境,注重层次性和阶段性。基于课前预习,建立一种教师—学生—文本平等对话、互相合作、共同探究的智趣课堂。例如,语文学科以项目小组、整班阅读、智趣讲坛、你说我评等多种形式,凸显“趣学”;数学学科以珠心算特色班为主阵地,以数学文化节的参赛项目为抓手,开展“数学王”技能比赛、“我是小小神算手——珠心算挑战赛”、“我是小小设计师——数学书签制作赛”等,让学生体悟创造的魅力,突出“活学”;英语学科以课本剧表演、英语口语角、E起来配音等,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中,质疑、合作、探究,在玩中学、学中玩,呈现“乐学”。

      课后作业: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有效练习、温故知新

      课后作业可以检测和反馈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经验的内化、巩固和复习、提高,是教学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在课后作业上倡导“少、精、趣、实”,要求教师“遨游题海”,主张教师对练习题进行深入研究,减少机械的、重复的、无用的训练。同时,还将作业向生活延伸,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有效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后,教师让学生回家用不同的方法测算自己房间的面积。学生在这样的生活实践中,通过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自然就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并用于实践。

      课外自学:多措并举,引导学生拥抱书本、自主实践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根据不同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拓展需求,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综合实践中求得真知,练就真能。例如,学校在“你我同行,做快乐的读书人”的办学理念下,努力建设书香校园,针对低中高各个年段,提出不同的课外阅读要求;每周定期开设阅读指导课,列入课表;开展整班阅读、晨间故事会、阅读节、三话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同时,我们还致力于多类学生喜欢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儿童数学兴趣活动持续开展,中华诗词社团活动广泛普及。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桃源小学)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