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一所小学的“创课”之旅
    发布时间:2017-12-19 11:30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教师报         阅读:

    推荐理由

    自主学习中心、互助学习中心、学习支持中心,将教室设置为三个功能不同的区域,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提供了便利。

    用设计改变教学,让学生在读、唱、讲、看、写等多个维度的学习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升华情感、提升素养。

    “创课”重塑了杭州绿城育华小学的教育教学秩序,更为众多学校的课改带来了诸多启示。

    走进浙江省杭州绿城育华小学(以下简称育华小学)教学楼,映入眼帘的便是学生笑得灿烂的笑脸墙。

    孩子们说:一走进校园,看到有“我”的笑脸墙,就感觉像回到家一样。

    教师们说:每一天,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墙,就感到自己是那样幸福,自己的工作是在培养希望。

    家长们说:每一次,看到有“我”孩子的笑脸墙,内心就涌起阵阵感动和为孩子选择了正确学校的喜悦。

    办一所真正属于儿童的学校,是育华小学的追求。每年学校都会随机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并掌握学生心中所想、所思。记得在一次随机访谈中,面对“你想上什么样的课”的提问时,学生的答案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有学生说:“为什么我们上课的内容都在教科书上呢?”有学生说:“如果我们想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多好啊。”有学生说:“我们为什么不天天上春游课呢?”……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不过是孩子的玩笑话,有些天真不切实际。但是,学校对孩子的疑问和想法非常重视,不仅记下这些心愿,还立刻着手讨论并邀请专家论证,由此掀起了育华小学教学改革的新篇章。

    非常“6+1”重构教学

    “老师,为什么我们上的课,全都是教科书的内容呢?”面对学生的提问,2014年暑假,学校进行了基础性课程的深度革新。先在四年级进行试点,把四年级的7节语文课变成“6+1”模式:用6节课时间上完7节课的内容,节省出1节课时间,让孩子上自己喜欢的语文课。

    于是,学校让语文教师积极申报这1节语文课的内容,有申报小古文的、有申报演讲的、有申报辩论的、有申报儿童诗的、有申报非连续性文本的……经过专家和学校学术委员会的讨论,最后确定了17门课程供全年级学生自主选择。学生打破了原有行政班的界限,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走班学习。课一变,学生也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对课程的满意度达到100%。这些课程是以一学期为周期设计的,当学生一学期学习结束后,再选择其他课程进行学习。以此类推,到学生六年级毕业,将学到6个兴趣学科的语文内容,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课程履历。

    学校并没有因此停下探索的脚步,而是开始了新的探索研究。如果将学校的学习生活进行适当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何乐而不为。

    以秋游为例,传统的秋游就是学生跟着教师到指定地点玩玩、吃吃、赏赏,然后各自回家。而育华小学的秋游是这样设计的,以五年级“秋游岳庙”为例:教师提前一周引导学生阅读《岳飞传》,了解岳飞精忠报国却含冤而死的传奇和悲壮人生,为了解岳飞做铺垫;语文和音乐教师合作授课,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满江红》,学生在不断吟诵“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名句中,感受岳飞的豪迈气概与铁骨侠情后,学唱歌曲《满江红》;班主任在班级举行“岳飞与爱国”主题班会,学生再一次认识岳飞,提升爱国主义情怀;家长带领学生品尝小吃“葱包桧”,讲述“葱包桧”的来历;现场参观岳王庙,带着学习成果和了解到的历史文化走近岳飞,民族之义油然而生;秋游结束后,学生将秋游成果进行展示,形成二度学习。

    育华小学每一次春游、秋游都有全新的设计,学生在读、唱、讲、看、写等多个维度的学习中,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升华了情感,提升了素养。

    将教室变成三个学习中心

    “如果我们的学校能像公园一样,每一间教室都不一样,每一间教室都有别样景致,那该多好啊。”一个学生参加秋游后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啊,如果每间教室都不一样,那学校不就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吗?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句学生的感慨一直萦绕在教师心上。学校开始组织一批批教师前往英国、美国、日本开展教育考察,把设想付诸行动。

    先从桌椅摆放开始,教室不再是秧田式排列,而是根据课程需要变成马蹄形、圆桌会议形、弯弧形……

    再将教室进行分区:浸润孩子心灵的图书角,培养热爱自然的生物角,表达情感的“心灵驿站”……这样的布置便于关注学生的健康与情感,展示孩子的个性与特长,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心情不好,就到“心灵驿站”倾诉,教师变成了心灵辅导师;想听故事,就到故事屋听绘本故事,教师变成了故事大王。教室里总会看到令人感动的一幕:留恋生物角的孩子听到上课铃声后,依依不舍地说:“再见了,小乌龟,下课我再来看你哦”……原本冰冷的教室变成孩子的学园、乐园。

    孩子们还可以用作品装点教室,或绘画,或书法……人人变成魔术师,一起建设心中向往的教室,让每一间教室与孩子融情、融景。

    有学生赞美说:“我们的教室很美,我喜欢靠在大大的靠垫上看书。”有学生感叹说:“教室张贴地图后,我可以马上找到北京在哪里,杭州在哪里。”一位家长说:“教室的格局、布置像一个家,有家就有了爱”……

    育华小学的“教室革命”始于“同伴不同速的学习”,主要有三种形式:同班不同区、同课不同班、同班不同级。

    同班不同区。在育华小学的教室里,为了让孩子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伙伴进行选择性学习, 学生被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并进行分区设置,分别为自主学习中心、互助学习中心、学习支持中心。

    这样的分区摆放,为学生的自主选择提供了便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选择到自主学习中心,自学为主,教师检查;喜欢合作学习的学生,选择到互助学习中心,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教师导学;需要帮助的学生,可以到学习支持中心,教师辅导学习,进行重点解疑和难点诠释,学生通过作业巩固。这样的分区,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基础选择学习速度,让学习变得更从容、更高效。

    同课不同班。在语文“6+1”的拓展性课程中,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分别进行选择后,便形成了新的学习班级。以四(1)班为例,全班30名学生分别走向了不同的课程班级:3名学习“儿童诗”,4名学习“非连续性文本”,2名学习“相声语文”,2名学习“新闻写作”,5名学习“演讲”,4名学习“辩论”,2名学习“小古文”,3名学习“小小说”,3名学习“创意童话”,2名学习“童话剧”。新学期学生又重新选课,班级学生的数量和成员又不一样了,形成了新的学习共同体。

    同班不同级。学校开发的选修课程,采用的是“网上课程公示→学生自主选课→教师课程教学与评价”的方式进行。往往几个不同年级的学生都选择了同一门课程,形成了“同班不同级”的现象。学习年龄结构的变化,教学方式也自然不同。以书法选修课为例,学生经过简单的书写测试后,将同一书体按照楷书、隶书、篆书、行书等分区;将同一楷书的不同字体分类:颜体、柳体、欧体。这样合并分区的策略,便于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合力,教师也便于集中指导。此外,教师还将同一书体的学生不以年级为界限,而以书写水平进行“师徒”结对,并逐一考核。

    “真把学生当回事儿”

    在新生入学的那一天,一位家长将孩子安顿好后却迟迟不愿离开。忧心忡忡的她原来是为了找机会告诉老师:“我儿子很顽皮,在幼儿园经常挨老师批。下雨了,明明水坑里满是水,他却偏往里跳。我担心他还是如此顽皮,惹了教师,也耽误了自己。”

    教师听完这位妈妈的诉说后便认真地开导她:“孩子不走寻常路,你该为他高兴才是。你再仔细观察一下,用赏识的眼光重新审视孩子,两个星期后咱们再聊,你一定会有新发现。”

    后来,这位妈妈真的发现孩子身上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孩子也变得越来越出色。

    四(6)班有个孩子叫小方,读到四年级时已经辗转5所学校,他好动、好问、顽皮,有时还与别人打架。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家长将孩子送到育华小学。

    谁也没料到,才过了两个星期,全家人就簇拥着孩子来到学校。一见校长的面,小方妈妈就拉着校长的手说:“昨天孩子回家第一句话就说,‘育华小学真好,老师真好,同学真好,我问的每一个问题老师都当一回事儿……’我们终于找到他喜欢的学校了。”

    “真把学生当回事儿”,一句话道出了育华小学课堂的特点:以生为本,课堂是学堂,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经历生命成长的场域。育华小学的每位教师练就了看家本领,把课上得有趣,让学生喜欢;上得有特色,让学生忘不了。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育华小学全体教育人的底线,面对国际学生、个性孩子、特殊孩子,他们一视同仁,为每一位孩子建立成长档案,并结合每个孩子的特长、性格特点作出相应的课程设计,因材施教。学校这样做就是想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都很重要,即使你现在的成绩不理想,只是比别人走得慢一点。

    每到周一、周二下午三点,校园内就沸腾起来,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纷纷离开自己的教室,带上必备的学习用品走向不同的场馆、教室。不一会儿,令人奇怪的现象就出现了——

    咦,教室里的孩子怎么不见了。

    咦,陶艺教室、书法教室里,怎么会有不同年级的学生一起上课。

    咦,讲台上的教师怎么都不是学校的教师……

    如果在育华小学看到这种现象,不要惊讶、不要怀疑看花了眼,这是每周定时的选修课程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就像去超市选择喜欢的物品一样选择喜欢的课程。如今,学校已经开设130多门选修课程。

    而这一切,都源于学校“办一所真正属于儿童的学校——儿童是校园的主人,学校是儿童成长的乐园”的教育追求。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杭州绿城育华小学)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