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整书阅读,改变语文教学格局
    发布时间:2017-09-12 13:53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教师报         阅读:

    推荐理由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得阅读者得语文。然而,在现实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还在努力研究教材,把重心放在教材教法解读上。

        究竟如何通过整书阅读,切实有效地大面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四川省成都市新都香城中学教师余志勤,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体系。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吃力而不讨好。一些教师尝试在课外开展语文阅读活动,一些班级自创阅读角或者上阅读课,但是因为阅读文本的选择局限于对教材的解读和补充,加之学生的阅读水准和趣味并没有形成,所以各种阅读活动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语文阅读的“尴尬”。

        在学校推进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如果只是选取一些文章片段让学生阅读,其本质与语文教材上的阅读并无多大区别,况且教材所选取的文章更经典、更具有代表性。基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考虑,我们大胆地在全年级开展了整书阅读活动,希望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形成一个序列,形成阅读的思考方法,从根本上提升语文能力,改变课堂格局。

        整书阅读,形成阅读序列

        在学校刚刚开展整书阅读活动时,我们有两个担忧:一是学生对书籍的购买,二是书籍的选择。由于学校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在购买书籍时不可能做到全部购买,所以我们分班级重点推荐书目,尽量采用交换阅读的方式促进书籍的流通。

        另外,在书籍的选取上尽量与学校图书馆配合,让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在图书馆借阅。对于一个作家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我们也会采用印刷的方式发放给学生,让其重点阅读,从而有效地推进阅读活动的展开。

        为了更结合学生阅读的实际水平,我们在设计阅读序列时尽量与教材相结合,但在深度和广度上做整体规划。第一册围绕“现当代诗歌整书主题阅读”,第二册围绕“中国现当代散文整书主题阅读”,第三册围绕“古诗词整书主题阅读”,第四册围绕“外国现当代名家整书主题阅读”,第五册围绕“思想文化整书主题阅读”。

        整书阅读,推动语文活动开展

        在设计阅读序列时,我们尽量按照学生的阅读习惯编排阅读顺序,以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为了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我们在开展每一册阅读主题活动时,都会开展相应的全年级语文阅读推广活动。

        我们围绕主题阅读先后策划过许多推广活动,具有典型性、激发兴趣、提升语文能力的主题活动主要有:

        “为你读诗·为你写诗”活动。学校每个班级先在班内举行诗歌朗诵活动,选出优秀朗读者参加全年级诗歌朗读活动,并且开展诗歌征文。青春,原本是诗一般的季节,但是因为学业和各种原因,许多学生有诗意却找不到更好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在高一年级安排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读海子、席慕蓉、汪国真、北岛、舒婷,当他们读过以后,教师不用教如何写诗,诗句便自然地从他们的笔下流淌出来。语文,或许需要的就是激发一个人内心的情感,让他有哭的冲动,亦能体会到笑的喜悦。

        “在这里,读懂中国”活动。在全年级开展读后感写作活动,推荐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并在全校开展手抄报比赛。

        记得在香港回归20周年的手抄报比赛中,一名学生梳理出香港流行音乐发展史,制作了张国荣和黄家驹歌曲特辑。由于她的手抄报,许多班级的学生开始关注香港流行音乐,试着写音乐赏析,师生一起听歌、鉴歌,整个语文课堂都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

        与此同时,教师趁机引导,又对香港作家的作品进行了概括梳理,重点推荐香港的武侠小说和代表作家金庸。有些学生会感到不可思议,老师会让我们看武侠小说吗?由于大部分学生看过金庸作品改编的各种影视作品,为了让学生正确看待武侠,我们首先推荐学生阅读孔庆东的《金庸侠语》、陈默的《文化金庸》、刘斌的《侠骨文心论剑时——金庸小说教你传统文化》,从而找到正确打开金庸作品的阅读方式。

        鉴于以地域作家归纳阅读也是不错的介入方式,在香港作家梳理完毕后,我们又推荐了台湾作家。其中龙应台作为重点推荐,并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拥护,一时读龙应台、说龙应台、写龙应台成了新风尚。

        “奉曲填词”活动。围绕古诗词学会填词、赏析,优秀作品在学校艺术节上展出。由于我们大胆尝试,打破了古诗词呆板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重新爱上古诗词。我们将热爱古诗词的学生聚集在一起,采用沙龙的形式一起探讨,最后有两名学生的作品在学校10周年校庆上朗诵,分别是《望海潮·爱香中》和《水调歌头·香中颂》。

     望海潮·爱香中

    文/龚汪翰

        树德育人,养性修心,名校香中十载。插柳成荫,桃李天下,百年匠心育才。佳绩声在外,华彩耀六州,万国宾来,踌躇满志,笑立苍穹,登龙台。

        绅淑两园似家,有风动银杏,水泛莲花。书音绕梁,伴影入夜,处处寻知问答,三秋作一日,任冬至夏来,时光飞逝。求不负寒窗事,激扬溢文字。

    水调歌头·香中颂

    文/苏浩杰

        蓉城寻文风,香中当其冲。十载白驹匆匆,成佳名如松。育人励学初衷,几代逐梦志,树德笃行称颂。求索日复日,芳引众宾至。

        草木郁,锦鳞戏,自添趣。吟唱新句,且舞手边不辍笔,伴灯入夜问理,随情细会真意,凭栏尽豪情,更作一股气,颜开为及第。

        虽然两首词在文字上有瑕疵,但学生的热爱就是我们坚持阅读的动力。与此同时,我们并不拘泥于古诗词,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走近他们”小论文写作活动。我们引导学生学写小论文,在全年级开展小论文比赛。由于高中生阅读时间有限,所以这个板块,我们采用了读书与观看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推进。许多学生喜欢苏东坡,我们一般会将高中语文课本里苏东坡选文整合在一起,在学习《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定风波》之前,我们会组织学生一起阅读《苏东坡传》,并分享阅读感受。在学习完《赤壁赋》后,还会组织学生观看《宋之韵》中关于苏东坡的介绍。在学生对苏东坡有了整体了解之后,我们才会组织学生动笔写关于苏东坡的小论文。

        “孰能无惧风吹雨?一蓑烟雨任平生。他走的不是风雨,而是人生。天道茫茫,红尘恋恋,三界阡陌,人世多苦。苦有何悲?悲喜皆可付谈笑,一蓑雨裳,便可逍遥……”从学生胡林海《烟雨平生,便是逍遥 》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对苏东坡的生平经历是熟悉并且热爱的,所以笔下的文字才会充满了情感和打动人的力量。

        “思想论辩”活动。我们通过开展“学生讲座”,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阅读。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与区作家协会、图书馆联合,邀请区内外著名作家进校园,通过“作家、教师、学生”联合讲座、座谈的方式,促进阅读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能够开展“学生讲座”的学生,我们会为他们制作特别的展板。在2016年的“世界读书日”,学校举办了“阅读的力量”读书演讲活动,学校推荐3名学生登上“香城大讲坛”,并分别为他们做了展板。其中,杨汝萍的展板内容为:

        杨汝萍,香城中学学生。发表书法作品《中华活页文选》初中版;《在清流乡下》发表于《华西都市报》,并收入《艾芜故里,明珠清流》文集。

        推荐书籍:《人间词话》《白鹿原》《博物》《儿童文学》《飘》《飞鸟集》《高老头》

        阅读感悟:读书要细读写作手法,品味文字的奥妙。整书阅读后要进行思考,分析内容结构,联系背景了解书的时代意义。博览群书,不局限于文学类书籍,同时要阅读知识类书籍。

        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展板,却改变了师生关系和对阅读的看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整书阅读,形成阅读思考方法

        从学校、教研组层面引导阅读,旨在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是阅读有无效果,还必须具体到每个个体。考虑到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繁重的学业中,学生在阅读时会存在敷衍阅读和被动阅读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真正的阅读素养,不同班级的教师会针对阅读序列设计不同的思考方向,对学生的阅读思考进行引领。

        参照徐贲《阅读经典》一文中对于“阅读艺术”中“艺”的界定,阅读的“艺”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阅读方法、技巧的训练和反复运用;另一个是阅读联想、想象和创新力的引导和培养。在第一、二、三册主题阅读活动中,我们侧重于阅读方法、技巧的细致训练和反复运用,针对每一次阅读主题,要求学生采用摘抄、点评的方式进行积累,针对阅读中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并让学生针对其中某些片段设计相应的问题或者写短评。

        在第四、五册的主题阅读活动中,我们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和创新力。比如由“瓦尔登湖”联系当代隐士生活等,让学生讨论“隐士生活的本质”。

        整书阅读,改变师生气质

        阅读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学校提倡整书阅读,不仅仅局限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阅读能力,而是希望在阅读中培养学生冷静的头脑和高贵的心灵。

        真正的阅读是阅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而这种对话必须建立在阅读者的理解、感知基础上。而教师作为阅读活动的引导者,并不掌握“知识”和“话语”权,而是用自己的知识兴趣和问题意识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正如徐贲在《课堂内外的人文经典阅读》一文中所说,“教师具备并在讨论中自然流露的知识准备、学术热情、思想深度和广度、人文气质、思考和表达方式等,时时刻刻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陶冶和感染作用”。当学生有了阅读意愿、方法和能力后,整书阅读才能得到保障。

        整书阅读,形成语文课堂新格局

        一直以来,当我们在抱怨传统阅读效果不明显时,是因为我们回避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的阅读并没有真正发生。

        教材阅读具有零星化、碎片化的局限,一些教师虽然试图从一个主题入手,将每册教材做一个梳理,但是由于工作量大且效果不明显,往往会半途而废。况且局限于课堂教材的阅读,无法引发学生阅读内驱力。当语文课堂内容没有涉及真正的阅读时,因阅读而产生的能力和素养也就不复存在。

        如果教师能够具备阅读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带进课堂,与学生产生真正的对话,不仅会深化课堂内容,还会改变课堂围绕教材进行教学的格局。这个阅读与教材并存的格局,将更看重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更尊重学生“对话与发现”的能力,更提倡学生思考的品质,更重视学生的人文意识。

        在推进整书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还在继续探索,努力找到更好的路径,让阅读真正发生。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成都市新都香城中学)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