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资讯 >
  • 读懂幼儿“快速表态” 背后的潜台词
    发布时间:2017-06-05 11:49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阅读:

    案例一:“嘭!”地一声,我已经大概从声音的方向辨别出是谁的饭碗又翻了,“对不起,是板凳挡住了我的路。”微微再一次快速地先我开口。

    案例二:“老师,龙龙又……”多多还没来得及说完,“对不起,多多!我知道错了!下次不会了!”龙龙道歉快速而诚恳,但经常反反复复。

    案例三:数学活动中,羽凡又大意了,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哦,我马上改!下次一定仔细听。”说完就跑了,下次活动的时候,对的变错的,错的还错着。

    诸如这样以“对不起”“不小心”等良好姿态快速表态的幼儿越来越多,许多老师和家长都评价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但是也越来越难管了。”尤其是大班幼儿正处在词语和句式发展的加速期,他们的表达目的增强,反应速度加快,但是相对应的行为和能力发展却并没有同步,甚至有些停滞或滞后。幼儿的“快速表态”背后有没有深层的教育价值,老师面对幼儿如此诚恳的姿态是否需要深揪教育契机?幼儿的“道歉”与“内化行为”之间怎样进行转化?观察、探究清楚幼儿快速、积极表态背后的原因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

    快速表态的原因有几种类型

    恐惧担当型。微微的快速表态“对不起,是板凳挡住了我的路”,潜台词就是:这不是我的错,您不要责备我,是板凳的原因。与此相似的是微微的妈妈和奶奶,她们也常常替微微代言:“不好意思,我家微微生日小,请老师帮忙穿脱裤子。不好意思,她的亲子作业没完成,因为我们没时间,下次一定准时完成。”过度保护的家庭教育使得类似的幼儿出现问题时总是归因于外界,缺乏合理的自我评估,无法发展相应的能力、承担相应的责任。

    逃避惩罚型。多多在班级生活中经常出现“遇事立刻道歉,过后立刻再现”的情况。“对不起,多多!我下次不会了”,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这次不要批评我,给我一次机会,看我下次表现。逃避惩罚是幼儿在自身体验中获得的,或者是观察他人而习得的一种经验积累。生活和学习中,对于两个同样行为的幼儿,成人常常会对态度乖巧的幼儿更加宽容和喜爱。这种负强化让幼儿尝到甜头,因此幼儿便会多次使用,同时其他幼儿也会争相模仿。

    消极敷衍型。“哦,我马上改!下次一定仔细听”,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就是:老师,您说的道理我都知道,我会努力,但是能不能做到不确定。在幼儿学习活动中,部分幼儿思维很活跃,但是总是“听一半”“说一半”“会一半”,很难完整、准确地表达和完成一件任务。这样的幼儿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这与幼儿的专注度、注意力选择和分配、学习动机强弱、自制力等因素有关。

    机能迟缓型。大班的程浩至今还是不能灵活使用筷子和剪刀等工具,只要老师走近他时,他便会很羞涩地停止动作,对着老师微笑。笑是这类孩子对老师最快速的肢体表态语言,潜台词就是:我很努力了,但是真的做不到啊!幼儿发展既存在顺序性,也存在个别差异性。每个班级都有少部分幼儿因为遗传、疾病等生理原因导致身体发育水平缓慢,与同龄幼儿的差距,尤其体现在手部小肌肉群的运用。

    怯懦自卑型。这类幼儿往往能力已经达到,但是缺乏自信和勇气,总是拖沓不敢轻易动手。当老师介入时,他们会表现出焦虑、为难、委屈的状态,不愿正视老师,许多女孩还会伴随哽咽、流泪等情绪。例如,每次绘画活动课,许萌都不敢轻易下笔,对她来讲,画第一笔是极其痛苦的。“老师,我不会”,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就是:老师,我需要帮助,你能帮我开头吗?但是,只要第一笔完成以后,她就会很快进入状态。

    快速表态的类型会交叉组合。幼儿快速表态的原因虽然可以概括出几种类型,但是并不是一个幼儿只有一种矛盾冲突,他们的快速表态也可能是几种类型的组合。例如,机能迟缓型常常伴随着怯懦自卑,而推卸责任型又伴随着逃避惩罚。我们在关注幼儿时,要会分析主要潜台词,找准根源,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帮助幼儿。

    因材施教,才能把握教育价值

    当幼儿的成长出现矛盾时,教师解决问题的方式很重要,教师应坚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的原则查找幼儿快速表态背后的原因。幼儿发展还未定性,理解能力也停留在具体形象的阶段,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教育机会,注意就事论事,注重可操作性地解决问题。例如:教师不能凭借自己对幼儿的偏爱感情用事,不能凭借以往教育经验处理问题,要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不以喜好为原则过多掺杂对幼儿的道德定性评价;如果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出现同样教育问题的两个幼儿,不能因为其中一个幼儿态度主动一点,就淡化问题的解决,变成以态度为标准的一边倒倾向,这样的做法会给全体幼儿一种暗示:犯错不要紧,是不是态度诚恳更重要;要重视个体差异性,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存在,教师要正视幼儿的个体差异,不要横向比较,要以包容、等待、积极的教育心态去面对幼儿。

    同步家园教育方式很重要。家庭是幼儿的第一个生活环境,是影响幼儿社会化进程的开始,在塑造幼儿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孤立地看待和解决幼儿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肯定不会成功,尤其对于因家庭教养方式和自身学习品质产生问题的幼儿,家园沟通、教育同步非常重要。教师要及时和家长沟通观察到的幼儿发生的教育现象,一起分析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作者:彭解华,单位:江苏省丹阳市新区幼儿园)

    《中国教育报》2017年06月04日第4版  版名:成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