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资讯 >
  • 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已初步解决
    发布时间:2018-04-19 11:46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教育报         阅读:

    日前,华中师范大学发布《中西部6省12县(区)120余所乡村学校调研报告》。近年来,为全方位了解《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的实施效果,华中师范大学课题组对湖北、河南、安徽、四川、云南和陕西等6省12县(区)120余所乡村中小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结构性访谈。报告显示,《计划》实施的效果明显,初步解决了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

    报告指出,《计划》首先致力于建立乡村教师培养与补充的长效机制,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积极推进交流轮岗,鼓励送教支教,初步解决了优秀年轻教师“下不去”的难题。以湖北省为例,该省提出“退一补一”乡村教师补充政策,实行乡村教师省级统筹。课题组调查的罗田县近两年就招聘了252名高校毕业生,打破了近10年来乡村学校“有编不补”的历史记录。

    其次,实行差异化生活补助和教师周转房等措施,有效保证了乡村教师“留得住”。据调查,绝大多数县(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行差异化发放,任教于农村偏远学校或条件艰苦的村小及教学点的乡村教师获利较多,其补助金额往往是乡镇学校教师的一倍甚至数倍。

    再次,职称评定和教师培训向乡村学校倾斜,拓宽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渠道,初步实现了乡村教师“教得好”。受调查的12个县(区)中,所有县(区)都规定职称评定和教师培训向乡村学校倾斜,有些县(区)还为乡村教师创造优惠条件。例如,四川省蓬安县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设置比例上浮3-5个百分点,且为音、体、美教师单独设置职称评定标准和职称名额。

    最后,实施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乡村教师的辛勤劳动得到充分肯定,增强了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2016年云南省寻甸县隆重表彰了在乡村执教30年的教师,共有1100名乡村教师符合条件。

    与此同时,《计划》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报告指出,乡村教师补充数量不足且质量难以满足实际需要,部分新进乡村教师专业不对口且流失率高,乡村学校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和信息技术教师严重短缺问题依然存在。另外,尽管一些省份出台了专门面向村小和教学点师资的招聘政策,并给予了差异化补贴,但由于工作和生活环境艰苦,村小和教学点仍然难以获得扎根基层、奉献农村的优秀年轻师资。

    此外,乡村学校教师编制供需矛盾尖锐,乡村学校名义上超编实际缺编问题突出,村小和教学点难以按生师比和班师比进行核编。

    流动不畅成为《计划》实施的痛点之一,优秀教师难以向乡村薄弱学校流动。报告指出,城镇学校安排教师到乡村薄弱学校支教时,一般选择“副科”教师、学校竞争中的失利者或者教学工作不努力者。同时,教师“被流动”趋势明显。

    再者,乡村教师职称评聘问题依旧突出,主要体现在高级职称评定名额太少。此外,部分地区教师职称评定未向乡村倾斜,部分地区教师职称评定硬性指标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教育的发展。

    为此,华中师范大学课题组建议采取相关措施,积极推进《计划》的落实。包括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确保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明显提升;严格把控乡村教师准入和退出机制,保证乡村学校教师供给质量;完善教师编制管理制度,实现乡村学校教师编制管理科学化和合理化;完善乡村教师荣誉制度配套政策,增强乡村教师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等。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