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资讯 >
  •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18-02-26 14:09          作者:admin          来源:山东教育报         阅读:

    编者按:经过近些年的摸索、探讨、反思,我省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持续开展,目前,传统文化教育逐步实现了教材化、课程化、活动化。我省在统一启用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的基础上,如何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如何甄选优秀地方传统文化进校园,如何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认知和体验,需要各中小学校在具体实践中积极探索、科学把握并形成可资借鉴的教育新途径。

    “火起来”,更要“活起来”

    ——淄博市张店区倾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本报记者 张桂玲

    “以核心价值观为取向,以家乡资源为依托,以课程为主阵地,以活动为主渠道”,倡导学校营建“有传统根基”的校园文化,淄博市张店区教育系统坚持“方向一致,不拘一格”的原则,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火种不仅“燃遍”校园,更要“活在学生心里”。

    项目切入,探寻传统文化的“家乡基因”

    以项目学习为支撑,张店区实验小学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历时两个月的“齐文化”研究活动。

    从距离学校最近的冢子坡,到最偏远的中埠村,再到昌城村、浮山驿、军屯村齐景公墓等,区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在教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寻访了11个承载齐文化历史故事的景点。

    学生对齐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提出了一个个问题:“作为春秋之霸的齐国为什么最终灭亡了?” “齐国的计量单位是什么?”……

    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各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确定了不同的研究方向,学生可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以一年级为例,教师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最终确定了“寻根齐文化”这一主题。学生们饶有兴趣地研究“齐”字字源,开展了“齐国名言诵读”、“齐国成语快板表演”等活动,每个班设立“齐人、齐事、齐景、齐物”四个研究小组,学生自主申报,选择同一主题者自发组成研究小团队,还邀请家长参与。

    “学生从小就认识和了解生于斯长于斯的地域文化,希望其中包含的价值观如务实、开放、包容、创新、法治等像盐溶于水一样融入学生血脉。”区实验小学校长宋刚说。

    精设课程,让学生在传承与创新中“记住乡愁”

    2017年6月10日,是首个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西六路小学的学生们迎来了淄博市五音戏剧院的客人。学生们在校园里不仅观看了精彩的五音戏优秀传统剧目《王小赶脚》等,还听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吕凤琴讲述淄博独有的剧种——五音戏的起源,近距离感受家乡戏的独特魅力。

    房镇中心小学的“芯子文化节”举办得非常成功,“芯子文化T恤秀”、“芯子人物脸谱汇”、“芯子艺术百米画卷”、“芯子扇面秀”、“芯子人物我来扮”等系列活动吸引了全校600余名学生热情参与。

    谈及为什么开设“芯子课程”,房镇中心小学校长于丽告诉记者,“芯子”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学校就确定了“芯子印象”这一校本课程,每周一节,由美术教师担任教学。同时,大胆创新开展了多学科相融合的看芯子、访艺人、说芯子、画芯子、写芯子、做芯子、演芯子等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意义在于让学生记住乡愁,做有根的人。”张店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到深入持久和常态化,课程化实施是必由之路。”

    瞄准节点,让“仪式教育”深入人心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教育局号召全区各校“过好传统节日,推动文化传承”。

    清明小长假后第一天,铝城二小的学生们就争相走上讲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创意清明”。

    “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淄博革命烈士陵园扫墓,还拜访了一位抗战英雄,听他讲了一些抗战故事。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是‘饮水思源’。”

    “我度过了一个‘诗意清明’,收集了好几首描写清明的古诗,并且都背诵了下来。”

    “我度过的是‘画意清明’,这是我为《清明》这首诗配的水彩画。”

    新华学校三年级语文教师王冬告诉记者,学生们最喜欢上“二十四节气课程”和“节日课程”。端午节时,他布置了一些开放性的自选作业,一名学生选择了“做香囊”,并别出心裁地将24字核心价值观绣在了香囊上。

    “只有让传统文化教育回归学生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领悟文化精神与生活实践的关系,才能使学生开启文化智慧,升华日常生活。”王冬说,他们正朝这方面努力。

     

    济南五中:

    探源悠悠百年校史   浸润优秀传统文化

    本报记者 于虹

    提起优秀传统文化,大家想到的可能是国学经典如京剧、书法、泥塑等。在济南有这么一所学校,她以百年校史为载体,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扎根。这所学校就是地处大明湖畔、护城河边,已有125年历史的济南五中。

    “我校百年校史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百年五中的历史背景和政治背景及积淀的醇厚文化。二是五中人代代相传的人文精神。三是五中人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气神。”校长贾艳霞说,“这些历史、这些人、这些事及其精神内涵就是一部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教科书。因此,学校把百年校史作为传统文化教育教材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

    济南五中创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是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创建的一所教会学校,1930年取名齐鲁中学并在全国开创了“两个之最”:最早的男女同校教会学校,最早的教会学校华人校长。还创下了“两个好”:一是实验做得好,二是足球踢得好。学校校史馆“齐鲁园”2011年被命名为济南市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济南市初中学校唯一一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中的很多校友也赫赫有名:教授古典文学的老舍夫人、著名艺术家胡絜青先生,著名艺术家、国徽、政协纪念邮票设计者钟灵先生,书法界名家欧阳中石先生,著名艺术家、演员金焰,地球物理学家秦馨菱,著名书法家魏启后等。百年五中从齐鲁中学时期提出并传承至今的“勤、朴、诚、毅”的老校训及爱国爱校传统在一代代校友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局限于了解学校历史的表层,更要注重挖掘学校百年历史积淀下来的五中精神。为此,学校以校史为圆心,相继开展了“悠悠五中、文化五中、行走的五中、博爱五中、坚毅五中”等系列活动,以期把百年校史及百年五中精神辐射得更广、延伸得更长、根植得更深。

    每年9月新生入学第一天,学生们都走进“齐鲁园”,聆听、品读学校历史,感悟学校文化的厚重,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上好“开学第一课”。同时,学校还开设了“悠悠五中”校本课程,作为特色必修课纳入学校的德育课程体系。

    “学校每个阶段的变化、校名的改变都有政治、历史背景。”历史教研组长刘玉杰说,“上历史课的时候,我们会顺势结合校史进行扩展讲授。同时在美术课、语文课、政治课上,我们会适时地把知名校友的事迹融进去。”学校还通过成立五中雷锋班、开办“思想会客厅”等形式进一步深化“文化五中”的内涵。从2014年起,学校开始了“行走的五中——寻访传统文化之旅”活动,参加活动的人数达15000人次。下一步,学校还将以文化墙大型浮雕 “泰山昂昂、东海泱泱,文有孔孟、武有孙姜”为主题,开发由语文、历史、生物、地理等学科内容相融合的研学课程,进一步丰富“2018齐鲁文化研学之旅”的内涵。

    五中历史上有一段“半读半体”的辉煌时期,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至今激励着五中学子。学校男篮连续多年摘得济南市篮球初中联赛桂冠,近20次在全国、省级联赛中获奖;乒乓球队多次获全国奖,游泳队获得全国运动会金牌。此外,坚持20多年的“坚毅五中”军训活动无不传递着百年五中向上向善、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

    百年五中犹如苍劲古树,岁岁嫩叶年年新花。它的文化内涵、文化精神和文化自信为每个奋进的五中人打上了“勤、朴、诚、毅”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色。

     

     高密市田庄小学:

     “土课程”传播农耕文化

    本报记者  孙世杰 通讯员 张春晓

    “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北风吼,标志着严冬到了。”“冬至饺子夏至面,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在高密市田庄小学的课堂上,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学习“土课程”。

    “我们学校依据农时节气开发了校本课程。”校长刘奎说。近年来,田庄小学立足农村,开发了以农耕文化为主打的“土课程”。

    找回老家什的文化记忆

    学校的一间教室里摆放着各种老庄户家什,有耙子、木犁、碌碡、连枷、小推车等。

    “这是学校的农具博览馆,旧家什都是家长找来的。”刘奎介绍说,办这个展馆,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传统农耕文化。

    学校编写了《我熟悉的农业》系列校本教材,包括认识农具、农时节令、农家谚语、作物种植等,分年级开设不同课程。比如“认识农具”,一、二年级学生看识农具,三、四年级学生探究农具族谱,五、六年级学生学用农具。

    记者看到,博物馆展柜里摆放着学生的作品,有调查报告,有图说介绍,也有橡皮泥做的农具模型。翻开四年级学生薛浩钰的探究日志,第一篇写的是《镰刀》:“镰刀形状像弯弯的月亮,刀刃很锋利,木把磨得很光滑。我看到它就想起农民伯伯拿着镰刀弯腰割麦的情景。这把镰刀包含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呀……”

    学生们难忘的是劳动实践。在教师带领下,学生们用镰刀割麦,用木杈翻晒麦秸,用连枷抡、碌碡打麦粒,用小推车运送粮食等。学生们晒黑了脸,磨破了手,但乐此不疲。

    老民艺编织出新乐趣

    校园的东南角蔓生着一片野茅草。春天,学生们三五成群来这里摘茅草芽吃;秋天,来这里捕蚂蚱。

    有一次,刘奎问学生们:“你们知道关于茅草的知识吗?”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茅草根很甜,可入药;茅草可以编织。

    这让刘奎忽然想道:学校里有教师会编织,何不把这门绝活教给学生?这个想法得到了教师们的支持。

    “开始只有几名学生参加,后来越来越多。小孩子手巧,学得快。”指导教师薛建国说。

    从开始的教师教到学生互相教,从口传手教到课程创编、实践活动,草编很快在校园普及。现在,很多学生能熟练地创意编织物件。记者看到,展览室里有小巧玲珑的草笼、鸟窝,还有歪歪扭扭的篮子、茅囤等物件,这些都是学生们的作品。

    “学会了草编,我们又开始学柳编。校园里有38棵柳树,春季需要修剪,我们就用剪下的柳条编筐子、篓子等家什。”薛建国说。

    因为柳编费时长、难度高,教师担心学生学不会。学生用实际行动改变了教师的看法,很快,40多名学生学会了柳编。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田庄小学校园里有个种植园。

    春天土壤松软的时候,师生们在这里整地打垄,开沟播种,种上豌豆、黄瓜、茄子、茼蒿、花生等。

    出土的小苗一天天长大。教师们把课堂搬到了种植园,带领学生们观察记录植物生长情况,探究病虫害的防治、土壤墒情等。

    “这个园子不但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化了,还不断生成新的田园课程,如田园日记、田园画、田园摄影、田园数学等。”刘奎说。

    五年级学生张广地在“田园日记”中写道:“周五下午,我们开始挖地瓜。老师叫我们顺藤摸瓜,我用力挖下去,一个红皮大地瓜就出来了。瞧!它身披大红袍,歪着脑袋,好奇地看着外边的世界,真惹人喜爱。当晚霞映红天边时,我们已经挖了好几袋子地瓜。”

    “怎么贮藏也有学问。我们把玉米、大豆装袋子放进仓库,挖地窖藏萝卜、白菜。”六年级学生张俊涵说。学生们还用各种颜色的粮食和叶子做成了美丽的粮食画、叶贴画。

    “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校本课程改变了学校和师生,学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刘奎说。

     

    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

    ——临沂杏园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掠影

    本报通讯员 李顺 梁士国 李莉

    “在杏园小学上学,孩子是幸福的,家长是幸运的。”一位家长说,“因为孩子在这里能够学习很多国学经典,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孩子们很喜欢。”

    临沂杏园小学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有机融合,秉承“享受成长快乐”的办学理念,立足“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的教育目标,围绕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行探索。

    读好书·吟经诵典蕴养才气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夫孝,德之本也……”早读时间,杏园小学教室里会响起朗朗的读书声。临沂杏园小学精选《大学》、《论语》等6部经典和240多首古诗编制了一套《杏园国学经典读本》。按照先蒙学、后经学、间以诗词的顺序逐步推进,强调诵读遍数,注重自然成诵。学校定期举办杏园古诗文诵读大赛、杏园国学小名士评选等活动,推动学生自发学习国学经典。同时,为了加强古诗文吟诵教育的培训和推广,学校成立了子衿国学社。每周二下午的国学吟诵课成为学生们最期盼的时刻,他们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地吟诵,学得不亦乐乎。

    写好字·运笔挥毫涵养灵气

    杏园小学另一项主打课程是学写毛笔字。该校书法教师纪尊义说:“古代教育特别重视写毛笔字,因为书法不但是一门传统艺术,更是一种修养身心的方式。所以,我们提出了‘写字修身、翰墨育人’的书法教学理念。”为了真正落实这一理念,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三到六年级每周上一节书法正课,每学期进行一次书法教学检评,每年举办一次书法艺术节,成立了两个书法兴趣社团。目前,学校书法教学在师资、场地、教材、课程、培训、评价等方面逐步完善,一大批学生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系统的书法教育不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高雅的艺术素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耐心、定力和静气。

    做好人·敦品立德修养正气

    每一位走进杏园小学的人都会发现,杏园小学的学生见到师长都会有礼貌地问好。该校校长王德君说:“传统文化教育要落地,真正影响学生的品德、思想和行为,让学生的好品德在平时的言谈举止中自然地呈现出来。”学校依托重大传统节日开发了传统美德系列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做人、学做事;完善和升级传统美德系列课程,推出“养正主题月”活动:三月“善德美行”,四月“连根养根”,五月“孝亲尊长”,六月“童心同乐”,九月“亲师敬学”,十月“家国天下”,十一月“知恩报恩”,十二月“热爱生命”;每月围绕一个节日,聚焦一项美德,开展全方位、立体式、主题化的系列德育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让“立德树人”真正落地生根。

    道传而心统,文弘则风化。学校通过这些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和活动的开展,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学生的距离,先后被评为“临沂市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学经典教育实验学校”、“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实验学校”、“教育部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打好中国人的“底色”

    ——枣庄市第三十九中学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侧记

    本报记者 胡乐彪 通讯员 贾传武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枣庄市第三十九中学全体师生都会诵读一段《论语》,并作为本周全体师生的国学重点内容之一。这只是该校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个侧影。

    近年来,该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教学环节,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努力打造尚雅文化品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人文品质,打好中国人的“底色”。

    经典诵读,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2017年端午节,数十名身着古装、手捧竹简的枣庄三十九中学生来到台儿庄古城,为游客义务表演国学经典《离骚》,以此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清脆的童声、优美的古筝乐曲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欣赏。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博大精深。为调动师生参与诵读的积极性,近年来,该校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推荐了《大学》、《论语》等国学经典篇目,并提出明确的诵读目标。如今,在每年的艺术节、新生入学仪式和毕业典礼上,经典诵读都是保留节目。经典诵读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诵读传统经典的兴趣。一些爱好诵读的学生还在教师的帮助下成立了尚雅诵读社团,去台儿庄古城和台儿庄大战遗址开展诵读活动。

    “不简单,不简单,大陆的孩子没有忘记过去,也没有忘记国难,更没有忘记先烈。”台湾游客郁先生在台儿庄大战遗址听到学生诵读“抗战家书”后激动地说。

    课程挖潜,提炼传统文化的精粹

    课堂是主阵地,课程是主渠道。该校不仅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更注重在国家教材中挖潜,在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中提升。

       该校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编印了《明德至善》、《尚雅》等校本教材,让传统文化进入课堂,并贯穿育人全过程。同时,为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还推行“尚雅育人”德育新模式,将德、才、行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雅”的内涵。

    雅,正也。在三十九中人看来,整齐有序守规矩就是雅。你在学校大门口会看到,上学时,学生在校门两侧200米外便开始自觉排队;放学时,68个班的学生排着方队整齐有序快速离校。这已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传统文化中提炼精粹,让女生优雅,让男生儒雅,让教师和雅,让课堂清雅,让校园洁雅,让家庭馨雅,已成为该校尚雅育人的目标和追求。

    活动纷呈,彰显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

    枣庄三十九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之所以深入人心,不仅在于学校的推进和教师的引导,更重要的是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生的自觉。

    近年来,枣庄三十九中致力于书香校园建设,坚持布置寒暑假阅读作业,分级部明确阅读书目,让阅读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在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传统文化经典后,该校及时组织师生开展读书、聊书活动,畅谈阅读感悟。语文教师在课前3分钟组织学生开展的古诗鉴赏、经典赏读、读书妙悟等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每年暑假的“经典阅读返校日展示”活动和4月23日的读书节、聊书会已列入学校课程,成为学校的亮点。

    此外,该校还成立了书画社团、传统武术社团、太极拳社团、鲁南花鼓社团等,学生在活动中彰显了文化修养。2016年,学生马俊腾参加“国学小名士”挑战赛,获得山东省第一名的好成绩。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固本工程、铸人工程和中国人打好‘底色’的工程,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从教材、课程、活动抓起,让弘扬传统文化成为学校的新常态。”校长李居涛如是说。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