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资讯 >
  • 课堂上请慎用反问句
    发布时间:2017-12-19 11:26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教育报         阅读:

    俗话说:“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不能恰当地使用反问句,就很容易让学生“叫”起来,从而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在人们日常交往过程中的某些特定语境下,恰当使用反问句,会起到较强的语言表达效果。可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过多地使用反问句,不仅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而会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导致教学任务无法顺利完成。这样的实例,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

    一次,笔者旁听了一位刚刚走上讲台的年轻女教师的公开课。这是一节七年级的语文新授课——《散步》。这位女教师面对讲台下的学生和听课教师,心里十分紧张,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捧着课本的手也在微微颤抖。尽管如此,她还是控制着自己紧张的情绪,按照教学流程,竭力想把课上得成功一些。然而,拐点在她说出几个反问句之后出现了。在分析课文内容时,她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在文章中,当一家人走到岔路口时,母亲为什么变了主意,说‘还是走小路吧!’”随后,她点名请坐在后排的一个女生站起来回答问题。谁知这位女生没有配合她,站起来后一声不吭。女教师明显很着急,多次用眼神鼓励她。然而,这位女生还是没有开口。一时间,课堂气氛变得很紧张。女教师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一连串的反问句脱口而出:“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回答不出来?”“你没长脑子吗?”“你这个样子还来读什么书?”……没等女教师把话说完,那位女生就把书本一扔,气冲冲地朝女教师吼起来:“我是笨,我就是没长脑子,我不读书了,行吗?”说着,就站起来要向外冲。幸好听课教师及时劝住了这位女生。但是,课堂秩序大乱,这堂公开课自然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后果也比较严重,但是,教师在课堂上随意用反问句质问学生的现象并不是个例,由此带来的副作用不可低估。比如,某位教师在课堂中常常这样批评学生:“你上课不认真,成绩上得去吗?”“别的同学都做题,你怎么就做不出来呢?”“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你难道是榆木脑袋?”等等。尽管教师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可是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无法让学生接受。因为这种质问明显有攻击性,而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比较脆弱,这样的话他们听起来格外刺耳。在学生看来,这类表述是对自己的极度不信任,自尊心会受到严重伤害,因此,学生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也在情理之中。倘若教师能换一种委婉的句式,或者换成鼓励的表达方式,比如:“上课认真了,成绩肯定上得去。”“别的同学做得来,我相信你也一定做得来。”“这个题目比较简单,我相信你多考虑考虑,应该做得来的。”等等。这样讲话,学生就易于接受,不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发生冲突,并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塑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课堂教学效果也会明显改观。

    (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思口中学)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