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名校名师 > 名校传真 >
  • 上海市张堰小学
    发布时间:2019-12-05 10:35          作者:陶继新          来源:中国教育报         阅读:

    张华根,中学高级教师,曾在中学从教20年、小学从教10年。在初中任教期间曾任教研组长、团总支书记、教导主任、副校长,2015年7月担任张堰小学校长。曾被聘为上海市中学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政治学科组专家,2016年被认定为上海市督学。担任上海《大众心理学》杂志社编委。2006年起先后被评为金山区“明天的导师工程”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学科导师。2016年11月参加上海市教育部门特教专业赴台湾融合教育考察学习。多篇文章发表在市区级各类教育类刊物,主持区级重点课题“用心走好每一步:正心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多个区级一般课题,参与多个市级课题的研究。曾获评为金山区优秀思想政治教师、区“十一五”法制宣传先进个人等荣誉。

    从教期间,致力于学校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在初中期间,力推学科“导学单”课堂教学改革。担任张堰小学校长后,根据百年老校(1898年建校)的深厚历史和文化积淀,以“正心”哲学思想引领学校“正心教育”核心理念,秉承“用心走好每一步”的校训,开发“正心课程”,营造“正心环境”,培育“正心少年”,努力构建学校完整文化体系。

    《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而且,“本立”才能“道生”。可见,古代圣贤对修身何其重视!那么,究竟怎样修身,就成了古今志士仁人普遍关注的问题。还是《大学》说得好:“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看来,不“正其心”,修身就无法谈起。

    2015年7月,张华根到张堰小学走马上任校长之初,他就在思考,有着近120年历史积淀的张堰小学之所以一直闪耀着精神的光芒,与“正其心”“修其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要想在前人的基础上传承与发展,学校就应当有一个核心理念,于是,“正心教育”的理念应运而生。

    他并没有止于这种灵感的一时闪现,而是进一步深入思考研究“正心教育”的价值。

    社会上不良的价值取向,往往“于无声处”浸染着本应是一方圣土的学校里的学生与教师,所以,学校教育特别需要一种“正”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引领。“正心教育”,就是要让师生端正心思、一心一意,而不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只有心正了,修身才能随之而来,师生的价值追求才能水到渠成地走向“正”道。因为“心”是生命的主宰,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动及其精神品格。只有心正了,才能有正确的行动,才能升华生命的境界。

    由此看来,“正心教育”就成了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要素。为此,作为学校灵魂人物的校长,就必须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写的人,心正、身正、行正,不以权谋私,公平、公正、公开,成为中层和教师的表率和精神引领者。教师则要在教书的同时,担当起育人的重任,用公正与美好的言行,“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之心,感召与影响学生。学生在努力求知的同时,则要自觉地“正其心”,成为品学兼优者。校长、教师尤其是学生的“正心”,还会不知不觉地让家长“正其心”,从而让“齐家”生出正向的能量与积极的行动。当更多的家庭充满“正”的能量时,就有可能出现“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美妙景观。

    由此观之,“正心教育”不只是立校之举,还是齐家治国之大业。

    正心课程,彰显特色

    学校在编制“正心修身”校本课程的同时,还编写了诸如围棋、书法、足球等内含“正心教育”的特色课程。

    如果说文如其人的话,对于一个优秀的围棋手来说,其人其艺也一定是浑然天成的。在其下棋的时候,必然折射出其不同凡响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围棋与张堰小学的“正心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

    围棋比赛自然要关注输赢,它需要学习下棋的技巧,掌握必需的策略,可更重要的是棋手如何出奇制胜而又谦虚谨慎和富有气度,即使失败也毫不气馁而又总结教训并继续战斗。所以,在真正的围棋高手那里,折射出来的是坚韧的意志、极强的专注力、高度的自信心、超越常人的抗挫力,以及“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精神文明气度。

    所以,教师不但希望学生学到精湛的棋艺,更要教给学生具有“正心教育”气质的围棋精神。事实上,学生在学习围棋一段时间后,上课走神开小差的现象明显减少,自控能力越来越强,学习成绩也有所提升;平时活动与交往中,斤斤计较者少了,成人之美者多了。家长们高兴地说,自从学棋之后,孩子不但变得更尊重父母、礼貌待人,而且胜不骄、败不馁且意志坚强了。

    张华根校长说,孩子们学下围棋既是在学做人,也是结下一颗丰硕的“正心教育”的精神之果。

    以张堰小学为龙头的张堰地区围棋“一条龙”项目已经整整举办了15年30届,人人会下围棋,个个都是棋手,已经成为金山区乃至整个上海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书法和足球也是张堰小学的特色课程,也像围棋课程一样,取得了累累战果。在连续6年、每年举行一届的“白蕉杯”书法邀请赛上,学生的书法作品赢得了众多参会者的啧啧称赞。而学生在写好每一个字的同时,所呈现出来的一丝不苟的精神与精益求精的品质,则向在场的人们展示了“正心”独有的精神风景。张堰小学还是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一批足球小精英在球场上技艺超群的表现,以及奋力拼搏的精神,展示出了孩子们踢好每一脚球的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范。

    张华根校长说,“用心走好每一步”的校训正是围棋的棋理、书写的要诀、足球的奥妙和人生的哲理的完美诠释,而“正心教育”的理念则由此闪耀出了更美好的光芒。

    正心课堂,善学乐学

    中国首部教育学论著叫《学记》而非《教记》,现在的教室,当时也称之为学堂。看来,古代卓有见识的教育者所认为的课堂,在关注教师之教的时候,更注重了学生之学。可是,2000多年之后的今天,有的课堂依然是以教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张堰小学尽管没有像这些学校一样以教为中心,可有的教师心中依然固存着以教为中心的观念,并反映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可是,在提出“正心教育”并以此为课题立项之后,他们开始重建课堂生态、课堂文化,并构建了“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正心课堂”。

    “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去自动地、积极地学习。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从而让课堂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所谓“学为中心”,就是围绕学习共同体这个中心,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真正自主、真正合作、真正探索”,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累学习方法,真正学会学习,以至升华到善于学习和乐于学习的境界。

    那么,张堰小学是如何构建“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正心课堂”的呢?

    一、建设学习小组

    毛主席在1927年就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在1929年底的古田会议上,将其通过决议案并形成定制,成为建党建军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延续至今。这一英明的论断,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以有益的启示,课堂教学的学习组织,就应当建立在学习小组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级“组织”,没有组织,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就不存在。充分发挥这个组织的作用,才能取得合作学习的预期效果。组织建立不是随意而为,而是在深思熟虑之后形成的。而且建立之后,还要有加强组织建设的一系列举措。借助这一组织,通过大家的合作,才能在单位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建立之初,就是直指高效学习这一目标。

    比如,要设计好有利于学生相互展开合作研讨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明确合作学习任务,明确交代合作学习将采用什么方式,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小组合作的要求是什么,给小组合作以正确的目标导向。

    张洁琼老师说,在小组学习的时候,教师并不是可有可无,尤其是在一般学生无法更好完成的任务方面,教师要发挥其独有的优势。比如要制定更适切的教学目标,然后围绕着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在课堂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选择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去落实目标。所以求正的“正”有两种内涵,一个是教学目标的“正”,一个是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在合作学习的时候,沿着正确的目标学习与研究。

    学生在小组学习时所研究的成果,则需要在全班进行展示与交流。一方面分享取得的成果,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另一方面,其他小组也可以将不同的学习体会与成果展示出来,让学习成果更加丰硕与美好。有的时候,也会出现不同的意见,这样,辩论与争鸣也就相应产生,于是,就有了“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的可喜景象。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走向了深入,并引发了更加努力学习的欲望与动力。

    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对各小组学习效果作出评价,并组织学生对照他人的学习情况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这样,就不至于陷入“学而不思则罔”的困境,而是形成一种学而反思的良好习惯。

    二、编制导学单

    导学单,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引导、指导学生自学而编制的学习单,它具有目标性、启发性、层次性、学习性等特点。导学单的制作一般由学科组教师集思广益共同完成,旨在让学生自主地进行问题探究、知识建构、学法导航。

    导学单把原先教师教的某些内容转化成问题展示出来,结合课前亮出的目标,等于给了学生一个学习的路标。它一般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思考与研究,寻找到理想的答案。这种“开而弗达”的导学单,让学生真正走进了“开而弗达则思”的高层次学习境界。久而久之,学生不只是可以通过导学单自行解决很多课堂上的学习问题,而且还会形成自我探究的思维习惯,在解决其他问题的时候,不是先问教师或他人直接寻求答案,而是饶有兴趣地自我探索,并通过对问题的深层叩问,享受解决问题后心灵的愉悦,以及感受学习主体地位的精神上的洗礼。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时候,教师并不只是作壁上观,而是掌握不同学生的自觉情况,持续不断地编制因材施教的导学单,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自我探索的兴趣,并从会学跃升至善学的学习境界。

    三、游戏化教学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化教学,无疑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式。尤其是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和疑点,通过游戏化教学,常常让学生乐在其中,又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据顾春美老师讲,在一、二年级英语教学中,结合融入学习基础素养的游戏化学习项目,拍摄了区级的游戏化项目摄像课,举办了区级的游戏化项目展示活动。学生们兴高采烈,积极思考、主动发言,抵达了善学而又乐学的境界。

    正心教师,实现飞跃

    教师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力军,是实施“正心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为此,张堰小学提出了锻造“正心教师”的理念。

    张华根认为,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只不过有不少时候,这种潜能处在了潜伏状态,甚至有的濒临死亡。所以,教学几十年,只见银丝由无到有、由少到多,却聆听不到生命拔节的声响。

    锻造“正心教师”则不然,它要焕发教师们生命的激情,让其潜在的能量不断喷发出来,从而实现生命的不断飞跃。

    除了让教师经典阅读、课题研究和外出培训考察等之外,学校还将教师推到了更大的展示舞台上,从而激发其内驱力,让生命焕发出别样的风采。推荐更多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加区内、市内和国内各种形式的赛课活动,让他们脱颖而出,感受走向成功的喜悦。即使“败走麦城”,也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以期再战而胜。

    一、青岛同课异构的幸福

    2017年9月28日,全国幸福教育联盟首届小学语文同课异构大赛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江山路第一小学举行,张堰小学推荐岳聪和黄佳丽两位教师参加比赛,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成行前,为了让两位教师旗开得胜,同学科的教师都积极主动地助其一臂之力,这种“成人之美”的举动,让两位教师未曾“出师”,就有了一种特殊的幸福感。

    岳聪老师尽管做好了充分准备,可在上课伊始还是遭遇了难题。上课的学生与自己的学生相比,朗读课文和回答问题的习惯大不一样,如果循着原先设计的教学思路,肯定会出现问题。岳聪老师不但具有课堂教学的正心,而且见机行事,即时调整教学思路,密切观察学生的反应,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巧妙设计突破点,上了一堂十分漂亮的“学为中心”的课。

    下课后,全班30多个学生齐刷刷地站在台阶上,请求与她一起拍照留念。岳聪老师说,那一刻,幸福洋溢在了她和孩子们的脸上。那张照片,也成了她永恒的纪念与美好的回忆。

    一个“正心教师”的智慧与心灵,不但可以点燃自己学生的激情,同样可以让初次相见的学生的思维飞扬起来。

    二、洛阳高峰论坛的反思

    2018年4月12日,由《中国教师报》《河南教育》杂志社和洛阳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新生态学校高峰论坛”,在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拉开了帷幕,张堰小学的顾春美老师代表上海市新生代名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In the zoo”课。在这里,环境变了,学生换了,还能像以前在自己班里如鱼得水地走向教学成功的殿堂吗?为此,在前往洛阳之前,她就设计了几套教学方案,尽量多设计一些简单又不无重要的教学内容,而且还设计了几个游戏环节,力求能让学生积极开口说,并且确有收益。

    课如所愿,这位“正心教师”的心很快与学生融为一体,师生在行动上也有了高度的和谐,以至到下课时间,学生们还在不断地请求继续上课。

    笔者有幸在张堰小学见到了顾春美老师,谈起洛阳那堂课,她说自己并不十分满意。归来之后,她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更多地是反思有何失误与教训。她感慨地说:“如果有机会再去洛阳,我希望能再一次展示自己的课堂,但是要完美地演绎出来。”

    顾春美老师认为,在锻造“正心教师”的行程中,除了可视的教学上的改变,更多的就是老师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那种精、气、神。那是一所有正心的学校所呈现出来的特殊的“正”的精神气象,它让身在其中的教师充满希望与激情,持续不断地去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

    张华根认为,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里,教师不应当在同一个平面上缓慢地滑移,而应当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生命飞跃,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无限的幸福与特殊的美好。

    正心少年,快速成长

    培养“正心少年”是在“正心教育”大的核心理念下提出的,它贯穿于德育工作、少先队工作等学校工作之中。经过大量的调研与认真的研究,学校提出了“正心少年”的培养目标——活力阳光、乐学探究、自立担当。同时,从我听、我说、我学和我行4个方面着手,打造张堰小学的“正心少年”。据丁燕老师讲,经过3年的实践研究,学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正努力成长为“言正、身正、品正、学正”的“正心少年”。

    一、我听——细心聆听

    所谓“我听”,不是三心二意地听,而是专心致志地听,即“细心聆听”。这不仅需要学生细心聆听的习惯,还要编制既有意义又吸引学生的内容。

    张堰小学每逢周一的午会课所安排的德馨园和心乐园两个广播节目,就成了孩子们的最爱。

    德馨园由德育主任王萍华老师主持,内容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优秀事迹表扬、重要活动通知与说明等,内容丰富详尽,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密切相联,加之富有童趣而又生动的语言,以及播音员所传递出来的优美悦耳的声音,让学生们在审美愉悦与异常欢快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正心”教育。

    心乐园针对学生心理健康而设立,意在通过一些心理故事的分享、心理游戏等,引导小学生建立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为了选取符合儿童心理和情趣的故事与游戏,节目主持可谓煞费苦心。不但对当下学生存在的某些心理问题进行调研,做到了如指掌,从而有的放矢;同时,还预测未来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通过故事与游戏,让这些问题“禁于未发”之时便得到解决,避免了“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的问题的出现。

    据张洁琼老师讲,学生越来越喜欢这两个广播节目,听的时候格外投入,而且节日也如涓涓细流一样走入他们的心田。当这些正向的能量不断地在他们心里回旋的时候,不但让他们当下有了健康的心理与积极的思想,还为其未来拥有健康的心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我说——能说会道

    每周五的“正心小喇叭”节目,是由各个班级的学生策划、主持而开设的节目。他们在“正心小喇叭”中,说校园新闻、讲优秀故事、总结活动感受,讲笑话、脑筋急转弯等,最后在悠扬的歌声中结束广播。在这个过程中,一批能说会道的小主持纷纷登场,成为学生乃至教师心目中的小明星。

    如果能说会道成为这些学生的一大特色的话,那么在说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灵也在净化。因为要想把好的内容说得绘声绘色,不但需要一个好口才与好嗓音,他们的心也要走进所播的内容之中,于是“正心”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蔓延到了学生的心海里。

    三、我学——乐学才艺

    每到周六,不少学生便早早来到张堰小学,高高兴兴地走进留溪花朵少年宫。因为这里有专门为学生们设置的丰富有趣的课程,例如学生踊跃抢报且得到家长大力支持的街舞、书法、编织、木兰拳、绘画、舞蹈等课程。在这里,教师们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非常认真地教授着来自农村的孩子们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们,让他们乐此不疲地学在其中。

    有的学生还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比如沪剧班的学员们登上了学校的大舞台,赢得了全校师生一片喝彩声;编织班的学员们编出的围巾、披肩,不但给寒气袭人的冬天带来了不少暖意,还成了学校一道很美的风景;而跳棋班的学员们,全员参加了上海的升级赛,而且全部顺利升级。

    在少年宫里,不但让孩子们学到了一技之长,还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愉悦了他们的心灵,从而让他们更加热爱学校与生活。

    四、我行——积极行动

    “我行”一方面意味着我能行,另一方面意味着我正在行动。每逢周一的一台大戏——正心小课堂,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我行”的美妙。每到这个时候,三到五年级其中一个班级的学生们便要以节约粮食、诚实守信、珍惜时间等为主题而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

    如果说“我行”的节目丰富而有内涵的话,那么表演者的“准备”就更是非同寻常。一方面,为了将节目表演得更好,在内容设计、形式表现、特色突显等方面,都要有匠心独运之处。另一方面,“我行”表演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孩子们不仅要演,还需要“正心”之“行”。所以,这一节目的演出只是一个外显的成果,而蕴含着的却是学生们主动而积极的“正心”行动。

    张华根说,除了从我听、我说、我学和我行4个方面培养“正心少年”外,学校还在开设正心讲坛,进行正心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开发拓展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大型活动、少先队的仪式教育中巧妙地渗透“正心教育”,培育“正心少年”。同时,还成立了一个德育中心组,设立了学校的特色章——正心少年章,通过争章活动来渗透“正心教育”,培育“正心少年”。进而让每一个学生能够“立起来”,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立得正、行得正、做得正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