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名校名师 > 名家展示 >
  • 高境界 大格局
    发布时间:2019-03-28 11:38          作者:陶继新          来源:中国教育报         阅读:

    image.pngimage.png

    冯孝英,汉族,1958年2月28日出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中共党员,专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唐山市丰润区金桥教育集团董事长。

    1976年至2002年期间,她先后担任原唐山市新区团区委少先大队总辅导员、燕山路小学校长等职务,多次被评为唐山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河北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唐山市建功立业三等功、政府二等功。学校也先后被命名为唐山市艺术教育示范校、唐山市课改工作重点实验校、河北省素质教育先进校、河北省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实验校、河北省素质教育先进校、河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安全文明校园、国家级别“中小学学习问题研究”科研实验学校,并多次承担了区、市、省素质教育和现代技术装备现场会以及经验交流的现场展示任务。

    2003年4月,冯孝英历经万难创办了唐山市金桥教育集团,集团包含亲子园、幼儿园、小学、中学、中专、培训学校等共13所学校。冯孝英把呵护生命,办人民满意放心的教育作为办学宗旨,把自己的精力、能力全部用于教育集团的发展过程中。至今,金桥教育集团各校赢得了百姓和社会的好评,先后被评为丰润区安全法制教育示范校、规范化办学示范校、区市级精细化管理示范校、河北省明星校、河北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金桥中学自办学以来,中考成绩一直在区市遥遥领先,居于首位。冯孝英个人也多次荣获区政府三等功、唐山市巾帼创业明星、唐山市建功立业二等功、唐山市女企业家、中国创业明星、河北省教育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现在,冯孝英担任丰润区和唐山市两级人大代表,连任两届河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民办教育协会幼教协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常务理事。

        在河北省唐山市乃至全国更大的范围,愈来愈多的教育人将惊奇的目光投向了唐山金桥教育集团。

        16年来,有多少民办学校生而不久便悄然死去,可金桥教育集团不但有着特殊的生命韧性,而且有着狂飙突进式的发展潜力。

        其之所以具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生命能量,原因虽然非止一端,而董事长冯孝英的大担当、大格局与大智慧,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元素。

        从“民办”到“公办”的奋争

        有人说,冯孝英是为教育而生的。

        这话似乎有点夸张,其实,仔细一想,并非全无道理。

        1976年,年仅18岁的她,高中毕业后,高高兴兴地来到地处乡村的常庄小学,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

        爱唱爱跳爱说爱笑的冯孝英,在常庄小学当过班主任,教过政治、数学、科学、音乐等学科。不管干什么,她都很快投入其中,而且干得风生水起,赢得赞声一片。

        她之所干,有分内之事,也有在人们看来与之风马牛不相及的分外之事。可她认为,凡学校应做之事,只要时间、精力允许,都不应视而不见,置之度外,而应当高效高质地将其做好。所以,领导欣赏她,同事夸奖她,学生喜欢她。

        1981年,唐山市丰润区有了20位民办教师通过考试转正的机会,冯孝英参考且以第四名的好成绩转成公办教师,并继续在常庄小学任教。

        后来,河北师大招收脱职进修教师,冯孝英以优异的成绩一举考中。那时,她的儿子刚满7个月,她却要在这所寄宿制大学里整整学习两年。舍离儿子之痛,与进修提升之需,“二者不可得兼”,她只好舍儿子而取进修也。对惜时如金、求知若渴的冯孝英而言,两年的进修学习,何等重要,收获又是何其大也。

        毕业归来,再在常庄小学工作的时候,她的热情依旧,可其理论水平与教育智慧却已今非昔比,她已能在“更上一层楼”的天地里,挥洒自如地干出一番更大的事业了。她成了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又兼任了乡少先队总辅导员。其倾情的投入与卓越的才华,让学校及乡里少先队工作摇曳出一道又一道亮丽的风景。冯孝英,也由此被评为河北省优秀辅导员和全国优秀辅导员。1990年,因其突出的表现,她被调到新区团委工作。

        是金子总会闪烁出其灼然的光华。

        冯孝英,以其敬业精神与创新品质,很快又在团委脱颖而出,闪耀出了独具的光芒。

        1996年,深得领导青睐和群众拥戴的冯孝英,迎来了步入仕途的多种选择。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她没有去很多人向往的组织部门、法院等单位,因为她心心相系的是教育。她认为,教育才是她一生安身立命之地,也是她实现生命飞跃的一方沃土。

        她走进了企业新建的燕山路小学,担任了这所新建学校的副校长。半年之后,老校长退休,她顺理成章地成了这所学校的校长。

        万事开头难,可再难也难不倒冯孝英。不但难不倒,而且两三年后,这所学校竟然成为老百姓交口称赞的名校。

        1999年,作为全国教育现场之一的燕山路小学,迎来了时任国家教育部门领导。

        领导的表扬,同行的激赏,百姓的称道,让燕山路小学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也将冯孝英推到了名校长的队列。

        但她一点儿也没有骄傲,反而带领着教师们,又向着更高的山峰攀登。

        学校在年年荣获先进单位称号的同时,也成了全区更优质的学校。

        冯孝英,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教育获得持续成功硕果的时候,又开始了她生命中新的征程。

        创办民校初战告捷

        2003年夏天,驻丰润区国有企业中建二局改制、重组,所属一所小学与一所中学准备分离推向社会。当时两所学校校舍、设备极其陈旧,教学质量低下,生源流失严重,已经到了濒临停办的边缘。区政府部门希望将其改建为民办学校,用一种新的机制让其起死回生。

        这就需要一位有责任担当与宏大气魄的校长。

        区里选定了冯孝英。

        书记和区长语重心长又充满信任地对她说:“你是人大代表,在教育界有着很高的威望与信任度,又有着创办学校的成功经验,所以,希望你在关键时候接此重任。”

        临别,他们嘱咐她,最好近日决定下来。

        这对冯孝英来说,来得太过突然。她需要认真思考,不是害怕困难,而是担心有负领导重望与老百姓希望让子女接受好教育的期待。

        回来之后,她征求母亲和朋友的意见,都得到了支持。可她没有告诉丈夫,因为他不希望她在不惑之年,再受苦难,再冒风险。况且,他自创办民营企业之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2000年已有700多万元的积蓄,不需他的妻子再去二次创业。

        可冯孝英从来不是一个因循守旧之人,再次创业,挑战自我,虽然会遭遇风险,可她认为,人生就要奋斗,就要不断超越自己,这样人生才有意义,为此,她会矢志不移、一往无前,并坚信一定会走向成功。

        冯孝英把决定向领导汇报后,政府部门也给了她一个特殊政策,并于当年4月出台正式文件:一是原二局三公司小学留任的三十多名教师的工资全部由冯孝英发放,与原单位脱管;二是每招收80个学生,即为冯孝英输送一位公办教师,工资由政府财政支付。

        “文件”既出,一所平地而起的民办学校——金桥双语实验小学招生的战役打响了。创办初期,连续几个日夜,只吃几口饭,只喝几口水,不睡一分钟,但大家依然激情洋溢,斗志不减。激战两个月,终于迎来辉煌的战果:700多个孩子成了这所民办学校的新生。

        中建二局领导看着冯孝英如此迅速地突围且战果累累,便找到她,希望把中学也交到她的手上,改为民办学校。

        她几乎没有做思考,就慨然应允下来。8月,冯孝英名下,就有了一所民办初中——金桥中学。招生时间虽短,还是招收了300多个学生。

        之所以初战告捷:一是因为董事长冯孝英的雷厉风行与信念坚定,以及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早就在社会上有口皆碑;二是小学和中学的两位校长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与很强的业务能力,这在当地教育界几乎无人不知;三是学校硬件建设的大投入,让学校有了“旧貌换新颜”的亮色。

        硬件建设的钱从何而来?

        冯孝英没有钱,可她丈夫有钱,不过,丈夫的钱存在了银行里,而所有存折都握在了冯孝英的手里。

        丈夫在外地正兴致勃勃地做着高铁桥梁的工程,想都没有想到,不到3个月的时间,他此前披荆斩棘挣下的近千万元,已经被夫人全部投到了学校建设等上面了。

        9月初,冯孝英的丈夫从南阳一回到唐山丰润区,就家也不回到了她此前工作的燕山路小学。学校的人告诉他,她已经不在这里了。

        他一问,一下子蒙了。好一个冯孝英!怎么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创办起民办学校来了呢?他急急忙忙赶到新办民办学校找到妻子,二话没说,就问她为何做出如此让人不可思议的决定?

        冯孝英在学校里不便细说详情,只好一起回到家里。她开门见山地对丈夫说:“你挣的钱让我花得只有3万元了!”如五雷轰顶,丈夫一时竟无言可对。他连倒几杯白酒,一次次一饮而尽后说:“我半辈子辛辛苦苦挣的钱,就让你这么短的时间给我花了?”

        冯孝英觉得愧对自己的丈夫,可又觉得必须如此而为:她舍了小家,却顾了“大家”。她说:“你要相信你的妻子,以后我一定会还给你的!”

        可直到今天,她并没有还清欠丈夫的钱,而且每年还要让丈夫为学校投上2000多万元。

        近日见到冯孝英的时候,她笑着说:“男人挣了钱,就是要女人花的。”可这个女人不是一般的女人,她有着一般男人没有的胆识与气魄,她办的是为当地老百姓子孙后代谋前程的大事业。而这次笔者见她丈夫的时候,他非但没有了责怪,反而为有这样一位妻子自豪地笑了。

        凝聚人心的管理之道

        从2003年初办民办学校一举成功之后,冯孝英带领她的团队,可谓一路高歌猛进。到目前,金桥教育集团已是一个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和中专等13所学校,1000多名教职员工,17000多个学生的既大又强的教育集团,而且还呈现出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

        这么大的教育集团的管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可是,在采访董事长冯孝英的时候,却感到她并非为此搞得筋疲力尽,反而有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

        其凝聚人心的管理之道,当是其拥有如此美妙生命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唯贤是举

        有的董事长在民办教育集团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命校长与撤换校长,一言既出,便成定局,可是,如果频频换人,往往也会让人心不定。身为董事长的冯孝英,办学16年来,所有任命的校长、园长,迄今全部活跃于学校与幼儿园之中。

        因为她之选人用人,一直遵循着唯贤是举的原则;贤者做其事,当然会把事情越办越好。董事长对这样的校长园长,自然不会随意撤换了。

        唯贤是举,有时会有六亲不认之痛,可她却一一隐痛将其割舍了下来。对于没有进入贤者之列的亲友,休说不能委任于校长、园长等重任,甚至连一般工作人员都难有位置。对此,有人曾不解地问过她:“学校是你出资办的,教师是你花钱雇的,满足一下个别亲友的要求,又有什么问题?”

        她的回答坚定得不容置疑:“我们做的是培养人的教育事业,是要履行社会责任的。所以,用一个人事小,影响孩子成长却是天大的事。为更多孩子成长而违逆个别亲友之求,是别无选择的选择。”她并非一点儿人情不讲,对于亲朋好友、家庭成员,如果生活上有了困难,她一定会慷慨解囊,无偿资助;但如果他们不称其职,又要在集团谋个职位,那是绝对行不通的。当然,如果按照相应规则与程序,严格进行考核与选拔,符合用人条件,自然也会被录取。她十分欣赏春秋时代祁黄羊的用人之道:“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到了知天命之年,冯孝英为了将教育事业做得更大更好,决定让儿子刘波辞去北京某央企副处长的职务,接替她董事长的位置。有人认为他在北京发展非常好,不能由此耽误了他的前程。可冯孝英认为,当地老百姓迫切希望金桥教育事业持续优质发展,如果后继乏人,未来即使走到巅峰,也有可能滑至低谷。她和金桥的不少人都深信,她的儿子可以担此大任。所以,她和儿子多次推心置腹地交流,要他以教育事业为重,做更多有益于老百姓的事情,把金桥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儿子被妈妈说服了,他从首都北京回到唐山丰润区,金桥教育集团有了他的办公室。

        笔者见到刘波的时候,感到这个英气勃发的小伙子彬彬有礼而又谦虚好学,其认真负责、大局为重的品质,注定了他是可以做一番大事业的。刘波说,回来之后,一直在向妈妈学习,向校长与老师们学习,先做学生,才能担当起这个重任。

        我们交谈时间并不太长,可是,笔者却坚信,他一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金桥教育集团跨向一个新的高度。

        对此,冯孝英也深信不疑。

        她相信自己的判断,既往的事实也证明了她在大事上的决断有着超人的智慧。

        对亲友如是,对于校长、园长的任用,也是如此。

        在走访过程中,笔者一直被校长、园长们的敬业精神与管理水平感动着。在他们那里,笔者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事业为重、鞠躬尽瘁,他们不辞辛苦、忘我工作的精神,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乐章。

        冯孝英说,是共同的事业追求,将我们这一群“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教育志士凝聚在了一起。正是因为志同道合,冯孝英才与这些校长、园长为了共同的目标,即使千辛万苦,也在所不辞,一往无前。

        二、用人不疑

        孔子说:“在其位,谋其政。”可有的董事长,往往不只是谋董事长的政,也谋校长园长的政,结果是董事长事无巨细,一一过问,而校长园长凡事请示,方可行动。董事长的权力是大了,校长园长的权力却少得可怜了。于是,他们的工作的热情、创造性与主动性也被扼杀了。

        冯孝英肯定会“谋其政”,只不过谋的是她董事长的政。一方面,她到清华大学CEO总裁班学习深造了3年,她认为,一个教育集团的董事长,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否则,就不可能走在教育的前列。她把校长们送到清华大学研究生班学习教育管理,学习费用全由集团财务支出。她还和校长们走出国门,先后到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去考察国外的民办教育。

        这样的“政”她要谋,钱也要出。

        她之谋“政”,还有集团大的决策、重要应酬与协调外部关系等。类似的问题,校长园长很难解决,非她出面不可。她的高尚人格与良好的人脉关系,让校外园外有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唯其如此,校长园长才能安下心来做好校内园内的工作。

        非该董事长所谋之“政”,冯孝英则完全放权于校长园长。为此,专门制定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园长负责制,校长、园长除了全权实施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外,还拥有对学校中层领导托免和对员工的聘任、辞退权,拥有对学校财务管理和在一定范围内的资金支配权。以财务管理为例,各校、园根据本校、园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按学年度制定财务预算,交董事会审议,只要所需合理,董事会财务审议批准小组就会按预算全额拨付,由校、园长全权使用。由于特殊事项需要追加预算的,各校、园长可以提出追加预算,经审核后及时拨付。

        不但有放权于校长、园长的制度与机制,冯孝英还向他们承诺:尽管大胆地去干,出了事情由她负责。

        校长园长有权力,有激情,同时也有了责任。用人的时候,六亲不任,唯贤是举;花钱的时候,一定要物有所值;评优的时候,绝对是能者上。从冯孝英创办民办学校的第一天起,金桥双语实验小学王淑艳校长就加盟了这个团队。16个春夏秋冬,她都精神饱满地工作在学校里。学校,成了她精神的归属地,虽然每天从早到晚极其忙碌,可外在之累似乎并没有走进她的心里,而心灵的飞翔,让她始终有一种乐在其中的审美快感。

        金桥中学姚庆田校长说,今年他已57岁,家庭经济条件不错,本应退休回家颐养天年了。可董事长的信任,让他每天都有一种特殊的愉悦感。而高兴工作,不但可以提高效率,还有益于身心健康。所以,尽管每天从早到晚地工作着,可“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乐感文化,却始终书写在他的脸上。

        金桥中等职业专业学校李清祥校长也到了知天命之年,尽管岁月已经在他头上染上了白霜,可从他身上依然透射出青年人的力量。在丰润区十几所职业学校相继倒闭之时,金桥中等职业专业学校不但屹立不倒,反而愈办愈红火。笔者感到,这所地处城郊、硬件条件一般的学校,有一个刚毅倔强的灵魂在歌唱。

        这几位校长对笔者说,董事长把学校的所有权力都交给了他们,这不只是放权两字那么简单的,它蕴含着董事长对他们极大的信任。正是这种特殊的信任,让他们每天的工作有了激情,有了责任,更有了一个自由愉悦的心灵。自由愉悦的心灵会让生命蓬勃出巨大的创造潜能,自主且创造性地谋其之“政”,虽然在一般人看来十分辛劳,可因为情之所愿,心之所至,个个呈现出来的都是乐此不疲的精神气象。于是,不同的学校与幼儿园,都不断地呈现出新的景象,从而塑造了金桥教育集团的品牌。

        三、人文情怀

        董事长在一个教育集团中,是最大的“官”;可在与校长、园长和老师们交流的时候,他们都感到她不是颐指气使的董事长,而是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大姐。如有时间,她还会走到教职员工中去,与他们交流、沟通,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听说一位主任得了癌症,她心急如焚地前去看望,并送上10万元钱,让他安心治病。有人悄悄地对她说:“这个主任以后不一定能上班了,何必送去这么多钱?”她非常严肃地说:“他为我们金桥教育集团作过贡献,就永远是我们集团的功臣,我不但现在感恩他,以后也会一直感恩他。”

        这种感恩让我们感动,它让我们对这种高尚品质敬而仰之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泓人文情怀的溪水在流淌,它温暖着人心,和谐着教育环境,让人人都有了一种精神与感悟的归属感。每当教职工有红白事的时候,董事长都会派校长去探望或祝贺,在金桥工作的员工都能深深感受到董事长的爱,以在金桥工作为荣,珍惜、奋进、快乐地在这个大家庭中工作。

        冯孝英对校长、园长、主任、教师的爱,是以家文化的形态呈现出来的。而推而思之,它又让我们感到,这是一种集团精神文化。爱而关心他人,自己也被爱与关心着,于是,工作不但有了安全感,而且走进了和谐、幸福的天地。心甘情愿而又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就成了这一群体的生命常态。

        民办学校教师流失是一个难解的“方程”,尤其是那些教学水平较高者,或被高薪聘到其他民办学校,或通过考试成为公办教师。于是,离校而去,永不回首。可这种情况在金桥教育集团却是少之又少,一方面他们不愿意到其他民办学校谋职,另一方面通过考试成为公办教师后,他们依然眷恋着金桥。冯孝英读懂了他们的心,向区里与教育部门请示,让他们继续留在金桥,保留其公办教师的身份。前不久笔者见到49位公办教师,他们非常安心而又高兴地在金桥从事着管理与教学工作。老师们说,在这里,不但感到温暖,而且人人都能持续不断地成长。

        有人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有了这种和谐与愉悦的教育氛围,金桥教育集团走向远方,才有了水到渠成的必然。(陶继新)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