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名校名师 > 名家展示 >
  • 杜金山:让课改在两个方向平衡发展
    发布时间:2019-01-16 15:06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教师报         阅读:

    image.png

    杜金山 中国教师报特聘专家

    课改才刚刚蹒跚起步,这是我的研判。这样说,绝不是为了引起围观和争论,也不是否定课改已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我看来:第一,这才是对当下中国课改的真实描述;第二,这也是对课改成就最大的肯定。因为,虽然步履蹒跚,但上路了,且上对路了,虽然刚起步,但变革已经来了。正因如此,我们的教育有了真正可期的未来。

    任何真正的变革,都必须基于现实向两个方向延展。一个方向指向“术”,在此方向上人们会不断做加法,表现为操作技术和操作工具的突破和翻新:既带来行为方式的变革,呈现出不同的显性文化状态,也带来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让作为主体的人能够从满足低层次需求的低效状态解放出来,有条件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另一个方向指向“道”,需要人们不断做减法,不断地追问和寻求该项事业的根本属性,去求得“一”,然后再在这个“一”的指引下,去统御“术”的发展,使整个改革事业一以贯之。两个方向缺一不可,没有“术”的创新,改革无法落地;没有对“道”的追问,改革事业就成了无本之木,求不得“一”,就没办法以术载道和以道驭术,术不载道则偏,道不驭术则废。

    课改,当然也不例外。

    当今课改,在“术”的方向创新较多、突破较多。这主要得益于来自一线教师层出不穷的创造力。20多年来,我们终于在师生行为的显性层面看到了中国学校与原来的大不同,至少在可观察的方面呈现出了“新”文化景象。联想到鲁迅先生对中国改革之难的描述,这些课改者能够以新的方式生存下来,是弥足珍贵的。

    之所以在新字上加引号,是因为这个新还不够稳,还非常弱,还没有找到坚实的基础。究其原因,除了“外”的顽固和强大,主要还是“内”的缺失和软弱。这个“内”就是指在“道”的方面取得的进展还远远不够。远远不够的具体表现为,一些课改人还没有意识到需要在这方面作出努力;远远不够的关键之处在于,在“道”上取得的成就远远低于在“术”上取得的成绩。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然前景堪忧,若源头和根本过于弱小,虽可见小苗茁壮,其未来依然不敢奢求。

    我说源头和根本弱小是有原因的。请大家想一想,什么决定着人与人相处的行为方式?是主体间关系。如果行为主体间关系这个内因没有真正变化,那些依靠外因,在行政的、权威的、个人需求压力下所产生的行为方式的变化是真实的吗?是可持续的吗?是可以转变成常态的吗?演员为角色需求在舞台表演是真实的吗?当然不是。而这就是目前许多自称为课改学校,甚至是许多公认的课改成功学校依然有作秀现象,而难以把新学校的教育文化变为常态的深层次原因。

    再向深处追问,为什么一些课改学校作为教育和教学主体间的关系没有真正发生变革呢?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作为教育和教学主体的师也罢、生也罢,其决定行为的心智模式没有实现真正的调整和改变。人的心智模式不仅决定人的成长方式,还影响并决定着该主体与任何外主体间的关系模式,也就是说,课改学校的师生其心智模式和传统学校的师生有本质的不同。如果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就不可能真正改变。

    这些年,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率先进行了“无师”课堂的探索。许多人,包括许多课改推进比较深的人很难接受。这里的“无师”,其一,体现为教师工作着力点的转移,由原来的讲授者变成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学习组织的建设者、学习氛围的维护者和学习主体的陪伴者。相信学生的成长是自然而然的事儿,相信存在于学生生命体内的天然的主动性。在人性的弱点方面,我们需要创设积极的环境,用环境帮助学生自己克服人性中的惰性。其二,尝试着在陪伴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减弱教师角色对学生的“硬”影响力,去“为无为”,让教师与学生成为平等的学习者,让教学变成教师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其三,利用这样的方式,在师生相互发现的过程中,完成教室内所有师生心智模式的改变,求得新文化的持续常态化。在所谓的“无师”课堂上,真正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会则为师、强则为师、明则为师……人人为师、人人为生。教师常常在学中教,学生常常在教中学,当然也不刻意否定教师在教中和学生学中的作用。否则,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就成了二元对立。

    决定这种看似“无”实际上“人人都可能是师”的新课堂文化的,就是这样的师生和生生关系,姑且称之为“第三种师生关系”。

    如果说师生的心智模式决定了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那么,就每一个个体而言,又是什么决定了他自己的心智模式呢?目前,借助现有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们至少可以知道,在心智关系中,“心”是常态下的主宰,这表明,在常态下一个人心智模式的运作是“心”决定的。“心”的改变只有一个渠道,那就是“智”,这里可以理解为人的理性。可见,课改是改文化,文化的表面是行为方式,行为方式取决于主体间的关系,主体间的关系取决于主体的心智模式,而心智模式常态下取决于“心”,能改变“心”的只能是自己的理智。这样,课改的内在路径就清晰了:课改最终是改心,能改心的,只能是自己的理性。

    让课改回归理性,沿着两个方向平衡发展。课改路漫长,但我们已经在路上。

    《中国教师报》2019年01月02日 星期三 第14版:趋势研判·专家观点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