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名校名师 > 名家展示 >
  • 余胜泉:顺应教育形势转型校本教研
    发布时间:2018-12-12 15:00          作者:admin          来源:现代教育报         阅读:

    image.png

    余胜泉:200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新高考推动教学改革,必然引发教研制度的变化,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需从教研的主体、教研的内容、如何开展教研三个纬度思考新高考背景下的教研制度建设,将其作为系统工程筹划,建设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研制度。

    教师是教研的主体,学校教研团队要顺应教育形势的转变而转型。首先,是要从经验型团队变为学习型团队。因为教学内容在变,考试在变,学生这一教学对象也在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了,学习能力变强了,倒逼教师加强研究和学习。只有不断研究学生、不断研究教材和相关政策的改变,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因此,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开展开放性的教研活动,同时,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方式的开发研究。

    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开发研究以综合素养为对象的学生学习评价机制。我们主张,所有的老师不仅要会做题、会讲题,同时还要会命题、会开发。同时,教师教研要变阶段型团队为螺旋型团队。因为新的考试改革会把学生十几年学习的内容都考出来,因此,教师教研要关注教学的每个阶段、每个学段,持续助力教师对于学生的培养和引导。

    囿于繁忙的工作,有时候我们的老师好像习惯了完成下达的任务,时间一长其工作的积极性便受到了限制。因此,教师教研还要变任务型团队为激励型团队,为老师搭建平台,激励老师参与研究课等,发挥老师们的潜力。在人大附中朝阳学校,不管是研究课、比赛课还是展示课,学校都对教师参与给予大力支持。

    对于校本教研而言,教研内容要专业化。应当以科研课题为引领,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使老师逐渐成为专家研究型的教师。在人大附中朝阳学校,我们鼓励老师开展课题研究,更在教研过程中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相关课程的整合。同时,更鼓励老师积极参赛,以竞赛促教师个体教学水平的提升,进而带动教研组和备课组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教研手段要多样化。从办学到现在,学校教师整体上呈现出年纪轻、学历高的特点,很多青年教师研究力和信息素养特别强,我们在教研中也充分考虑了教师的优势进行教研。教研机制要常态化。除了规定的动作之外,学校还注重教师教研的常态化,年轻老师接受随时的推门听课,老师腾出时间可以听任何其他老师的课,教研随时进行交流,互相讨论心得,可能也是学校开展教研的一大特色。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