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名校名师 > 名家展示 >
  • 杨东平:期待理想的教育
    发布时间:2018-07-26 13:32          作者:杨东平          来源:教育家杂志         阅读:

    blob.png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导,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自然之友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现代化理论、教育公平、教育公共政策等,曾任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总策划。关注中国教育改革、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传统文化继承和改造、教育公平等问题并参与实际行动。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本质是非常人文化的,一点都不功利。它是一种启蒙,一种唤醒,一种打开,一种点燃,是培育丰富的内心世界,提高人的精神高度,对学生进行人格养成的教育,而知识教育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但是,这样的理念在现今人们的认识中还是稀有的。比如人格养成,其实我们有着特别珍贵的资源,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诗书礼教之国,中国传统教育就是以人文教化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教育,而且有着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塑造君子人格。

    但如今,在有些时候人们似乎远离了这个目标。尽管很多学校把育人为本的口号喊得很响,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很看重分数的,没有把人格养成放到核心位置。但如果教育偏离了教育本质,丢弃了我们珍贵的文化传统,培养出来的人或将是考试机器,或将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对于一个人来说,优秀的性格、情感、气质等,是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同样,一个人能力的养成,最重要的是可迁移的能力、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具体的专业知识,因为具体知识是很快可以习得的,或者说是很容易从“百度”获得的。

    如今的大学生就业不易,但用人单位找到适合的人也很难。一方面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大量企事业单位招不到人,这两个现象一直是并存的。其中,除了有一些结构性的失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大学培养的一些人才不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用人单位反映最看重人才的两个素质,一个叫价值观,就是基本人格,有没有服务社会的公益心,是否是一个三心二意、投机取巧,拿企业当跳板的人。第二是可迁移的能力,就是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有没有行动力、创造力,有没有业绩,然后是组织管理能力、勇气和意志力,可是以往我们的教育往往忽视了这些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方针都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在各国教育纲领、教育方针的制定中,个性发展都被放在第一位。而在教育现实中,许多情况下由于全面发展难以达到,操作中就成为了平均发展、平庸发展。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最受伤害的是人的个性。

    我们知道全世界多数优秀人才都是“片面”发展的,无论是科技人才还是人文英才,因为他们只有在其特长方面充分发展了,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古希腊圣殿上刻着一句话,叫做“认识你自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自古以来的教育智慧,就是人的自我发现、自我实现。所以,今天我们应该非常清楚,教育的功能就是帮助人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让他们做最好的自己。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