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名校名师 > 名家展示 >
  • 我借此火得度茫茫黑夜
    发布时间:2018-04-23 14:47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教育报         阅读:

    我借此火得度茫茫黑夜

    blob.png

    曹勇军,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首批教授级高级教师。现任江苏省中语会副理事长,南京市中语会理事长。发表《用故事构建我们的专业生活》等论文100余篇,出版《语文,我和你的故事》等论著10余部。近年来倡导推广师生经典阅读,组建经典夜读小组,开发校本读书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如果让我挑选对自己成长具有人生启蒙意义、持续产生影响的书,我愿举出以下十本,顶礼经典,致敬先贤——

    《唐诗三百首》

    读高中时,正是“文革”后期,文化学习受到极大冲击,但我很幸运,遇到了恩师陶蔚南先生。当时班上兴起一股旧体诗词写作唱和的风气,而陶先生本人写一手漂亮的旧体诗词,我的写作才华很快被他发现。他把家藏的《唐诗三百首》借给我。回到家,我一首一首抄录下来,边抄边背。每读一首,依先生教诲,先认字(该书为繁体字)后释义,还时常去先生家请教,虽然有不少似懂非懂囫囵吞枣之处,但已基本背了下来……下放插队的时候,陶先生赋诗壮行,并把这本书慨然相赠。

    在追随陶先生的学习交往中,先生为我展现了古典诗学最原生态的面貌,给了我一本青春的经典,教给我古典诗歌的基本阅读门径,更给我一种源头式、历久弥新的人生锻造。先生已逝,我永远怀念他!

    《普希金文集》

    上高一时班上流行写诗,受到感染,我常在长短参差的分行中倾泻年轻人的狂热。一位同学把这本书偷偷借给我,我的心一下被普希金点燃了。我喜欢普希金,喜欢诗人卷头发、高鼻子、散发着异域情调的自画像,喜欢诗中大异于当时流行诗歌的忧郁情调。时常好友聚会,背诵普希金,暗中较劲。还清楚地记得,那时最喜欢的诗有《墓志铭》《再见吧,真诚的槲树林!》《只剩下我孤独的一个人》《真诚的希腊女郎呀!》《致大海》《给凯恩》《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又重新造访》等。也许是因为太喜欢了,我屡屡借故拖延不还,后来同学干脆把书送给了我,让我可以与诗人朝夕相处……很庆幸,我的读书之旅是从诗歌读写起步的,它给我埋下一颗诗意的种子,这颗种子蕴含着超常规、反庸常、求独立精神,不仅是教育的真意所在,也成为我隐秘的精神动力源头,让我走上反庸常、喜自由、求创造的语文教育创新之路。

    《野草》

    我从中学时代就酷爱读鲁迅。那时父亲所在部队医院有个图书馆,藏有不少鲁迅的文集。我借来一本一本读,终于与先生的《野草》相遇了。老实说,这本书当时我是读不大懂的,但从心里喜欢。我喜欢书中那种情绪和气质。《野草》大约是只适合独自一人轻声诵读的,因为它是灵魂的独白,直逼精神的本真状态。因为喜欢就多读,读多了文章中的音调、语气、节奏和意象,就沉到了骨子里,沉到了灵魂深处,时常脱口而出,仿佛就是许久以来藏在心中的诗。从那以后,这本书就一直伴随着我,走过人生的低谷和高潮。霜晨秋夕,风雨孤灯,心中若有所动,便拿出来随手翻阅,暗自默诵一两篇。说来奇怪,每次读后,纷乱的心绪便能沉静下来,体会到一种人生的大气象、大境界、大喜欢。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是我记忆中的青春经典,也是我人生凝聚的精神舍利子。

    《论语译注》

    我是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时候,才接触到这本经典的。当时得到一本北大哲学系1970年工农兵学员编的《〈论语〉批注》。书名中的“批注”不是一般评点解释,而是对孔子思想的批判。那时,报刊上的批判文章引用这本书中的话,加之读杨国荣《中国古代思想简史》,其中也列出专章批判,觉得好奇,于是读了这本书。我只读正文、注释和译文,不看批判。在大学读书时,我又认真地重读这本书,用的是杨伯峻《论语译注》本。杨伯峻本最大的优点是平实可靠。看起来只是“译”和“注”,但这个“译”和“注”不仅是普及,更是提高,作者许多深刻的理解就体现在“译”“注”中。后来,我参加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又陆陆续续读了朱熹、钱穆、李泽厚、李零等多家注本,还扩大范围,通读了《孟子》《老子》《庄子》等传统典籍,大致补齐了传统经典的必修课。

    如此野路子读《论语》经历的价值何在?我想,也许就是通过不断阅读对话,让传统文化在场,对残缺的文化和精神展开个体自我救赎,亲证知识,远绍传统,帮助自己理解现实,多一点文化认同和安顿。

    《万历十五年》

    作者出言有据,断案有证,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解读体现出一种价值重估的学术勇气和责任。在一般认识中,皇帝至高无上,生杀予夺,但作者告诉我们,处在权力金字塔顶端的皇帝也常常受到礼仪成制的压抑,也有苦恼;讲到海瑞,我们认为是清官,可作者展示给我们的是这位模范官吏与时代乖违的“古怪”性格和命运;讲到戚继光,我们想到的是爱国将领,哪里认识到他苦撑危局的孤独和无奈。作者记录了这些“失败”人物,写出了他们在腐朽的制度面前必然的悲剧命运,表现出对历史“迷思”的穿透和领悟。这种立足当下语境的眼光和策略,表现出一种打通古今的智慧,给人历史感悟和启示。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开创新型历史书写范式的经典之作,1982年在国内出版后引起轰动,对我影响巨大。记得当时把这本书读了多遍,从中领略了历史的魅力和智慧,重塑了历史观。后来又陆续阅读了新历史观作品,如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潘旭澜的《太平杂说》、史景迁的《天安门》、孔飞力的《叫魂》等,挣扎着从狭隘教条之中解脱出来,学习独立思考历史和现实。

    《美的历程》

    这本书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其学术格局、视野见识和词章表达。它从远古的龙凤图腾写起,一直写到明清的浪漫洪流,选择了10个原点性的命题,阐发审美观念的嬗变,书中有文学、哲学、艺术、考古……洋洋洒洒气象万千,是一部包含了几本“书”的大书。它以西方康德实践哲学理论为学术利器,熔铸众说,别裁风雅,通人眼光,新见迭出,如“儒道互补”“屈骚传统”“魏晋风度的两型”“李杜的审美范式”“苏东坡的艺术意义”等,开辟了古典美学乃至中国美学研究的新境界。本书在表达上也极具个性,纲举目张,深入浅出,典雅有味。这本书我读过许多遍,每次都有启发,受到深深的感染。

    掩卷沉思,我总是好奇地自问:这本书是怎么写出来的?这种眼光又是如何练就的?阅读中,我首先注意到作者读了哪些书,引了哪些书。从书中我找到钱钟书的《谈艺录》、闻一多的《唐诗杂论》,还有陈寅恪、宗白华等人的著作,顺藤摸瓜,依次找来阅读,打开了学术眼界。由书中丰富的材料、众多的作者,我领悟到治学读书要广、要博、要杂,以及在问题意识驱动下,将杂学知识嫁接整合成新体系的创造方法。同时,我也用心揣摩作者生发观点、引述材料、遗貌取神的表达功夫。反复阅读,偷师几招,并以此为标准激励自己在此后的读书治学中有所追求和突破。

    《中国哲学简史》

    我们今天读书治学,既需要本土资源,也离不开西学新知。两者应该怎样结合,才能破解中国问题,做好中国学问?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读这本书时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

    张岱年先生认为,百年中国文史哲方面有三大代表人物:史学是陈寅恪,文学是王国维,哲学则是冯友兰。他认为冯先生的哲学体系注重会通,“中学”“西学”各半,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中西结合。他还比较过另外两位大家:熊十力先生是“中学”十分之九,“西学”十分之一;金岳霖先生是“西学”十分之九,中学十分之一。其实,个人教育背景不同,中学西学配比不同,也是不可强求的。不同配比都可以做出贡献,虽然贡献大小会有不同。

    冯友兰先生曾给李泽厚写过一副对联:“刚日读史柔日读经,西学为体中学为用。”下联指出李泽厚治学研究的取向和特色。李泽厚解释“西体中用说”,就是立足当下,用西学新知和当代意识来研究中国问题,做好中国学问。李泽厚有这样的特色,冯友兰自己又何独不然?《中国哲学简史》独具的比较眼光、通识意识、乃至论述合一、通俗易懂的公共品质,都与这种“西体中用”自觉追求有关,给我很大的启发和影响。

    《新人生观》

    本书系作者抗战时期的系列演讲,凡16讲,探讨了诸如勇气、责任、同情、荣誉、创造、智慧等人生关键问题,要旨是“整个人生及其性格风度的养成,并从经历和习惯中树立其理想生活”,致力于有肩膀、有脊梁、有心胸、有眼光、有热忱的现代公民人格重塑,倡导一种全新的人生观。

    作者对“责任”之义更三致意焉。他抓住中国知识分子不负责任的通病,诊断病根,计有“混沌的思想”、“散漫的思想”“颓废的思想”“忽视履践的思想”等诸项,痛加针砭,发人深省。我们平时从没有把“混沌”“散漫”的思想作风当作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以为是值得炫耀的名士派头,自喜自赏而不知其危害,读后不啻当头棒喝!

    “负责任”是本书的关键词。有了负责任的思想和意识,才能有勇气,有同情,有荣誉,肯创造,求智慧,才有新的人生观,可见新人生观自“责任”意识始。这样,“责任”意识就打通了现代公民素养与古代读书人修身切己功夫,极为受用。

    “作《易》者岂有忧患乎?”是的,这是一本忧患之书,是经过岁月淘洗并给我思想启蒙的宝典。

    《美的凝视——爱默生散文选》

    这本小书虽然只有寥寥8篇文章,但其中自信、自立、自助的思想给我巨大的冲击。我尤其喜欢读《美国学者》一篇。这是作者当年在哈佛大学发表的演讲,被誉为美国的“思想独立宣言”。演讲从“完整的人”入手,分别从“大自然的教育”“书籍的教育”“行动的教育”和“学者的责任”几方面讨论了什么是真正的学者这个大问题。我觉得演讲者仿佛就是针对我的状况说的,是对我读书治学问题的诊断和疗救,读起来有一语惊醒的感受。爱默生认为,真正的学者是“思考着的人”,他们是“有活力的灵魂”。什么叫“有活力”?就是能冲破束缚,自信自强,不断行动和探索,“讲出真理或是创造真理”。他们读书不迷信书本和权威,别具慧眼,“只读其中富有智慧的启示”,有批判和创造精神,让书本服务于我。思考者的人,并非仅仅依靠头脑,他们更依靠行动,依靠生命的整体。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机能,思想就是生命本身,就是生活本身。行动者的个性比智力更重要。真正的学者绝不肯放过每一次行动的机会。“行动好比是原材料,智者可以用它塑造出自己辉煌的产品”,进而打开思想,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文中这些寄托我学术生命的至理名言,让我产生深深的共鸣,提醒我用新的眼光去看待读书和探索,获得心灵解放的力量,帮助我最终走向独立思考、自由探索之路。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我把这本书称之为“教育心学”,意在强调它揭示的另类教学真实所具有的内在颠覆和解放的价值。

    作者抓住“教师自我”这个超越方法技巧的核心问题,提出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思想认同和自身完整”这个教育现象学命题,揭示教师职业经验的内在风貌,展开叙事性阐发,剖析内心恐惧导致的分离生活,以及克服它的策略,即“通过教与学悖论把握整体”“构建真正的共同体”,学会“在共同体中认知”“教学”和“发展”,最后把个人愿景融入公共事业,推动教育改革。这样就完整揭示出教师内心与教学实践、专业发展、教育体制和教育改革的隐秘联系,重构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也因此重构了教师职业生活。我特别欣赏书中“内心恐惧”“教学悖论”“真正共同体”“伟大事物的魅力”这几部分的论述,觉得切合自己的职业感受,富有解释力,读来别有会心。

    后来,我又读了一批现象教育学论著,如陈向明的《搭建实践与理论之桥——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马克斯·范梅南的《教学机智》、A·舍恩的《反应的实践者》等。这些异质学术资源打开了我的思路,帮我找到自己的心灵导师,有了学术生命的皈依感,读书治学也进入了新的境界。

    这10本书陆陆续续进入我的生命,见证了我艰难的成长。如果说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的话,那就是其中洋溢着的青春气质和少年心态: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自信自强,一种对生命和创造的坚定信仰。这是我求知进步的主轴,成为我的思想资源。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把这种气质和心态具象化为“黎明意识”,我把其中的文句改编成诗歌,表达我的感激和敬意——

    黎明啊,是一天之中最值得纪念的时节,是觉醒的时辰/以富于弹性的和精力充沛的思想追随着太阳步伐的人/白昼对于他便是一个永恒的黎明/早晨是我醒来时,内心有黎明感觉的一个时候/改良德行就是为了把昏沉的睡眠抛弃/每天都重新精力弥漫一次/又可以去试探他能完成何等崇高的生活了/清新就是生活

    《唐诗三百首》

    喻守真 编注

    中华书局 1957年版

    《普希金文集》

    戈宝权等 译

    时代出版社 1947年版

    《野草》

    鲁迅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年版

    《论语译注》

    杨伯峻 译注

    中华书局 1980年版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著

    中华书局 1982年版

    《美的历程》

    李泽厚 著

    文物出版社 1981年版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著

    涂又光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年版

    《新人生观》

    罗家伦 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 2010年版

    《美的凝视——爱默生散文选》

    (美)爱默生 著

    佟孝功等 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2年版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美)帕尔默 著

    吴国珍等 译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5年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